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_1627崛起南海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1627崛起南海 > 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

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劉尚這番話足見他對海漢社會狀況的了解頗深,但這麼深刻的看法從他一個說書先生口中說出來,卻顯得有些怪異,而且也不像是一個初到三亞這個環境中的人應有的水準。即便是已經入籍海漢一段時間的新移民,也未必能對這個問題有如此透徹的認識。

那廖遠被他不鹹不淡地批了幾句,臉上卻絲毫不見慍色,而是恭恭敬敬地應道:“劉先生說的對,當初還是來得急了,倉促間也沒細細考慮,就選了這雜耍演武的營生。若是多盤算盤算,當有更好的選擇才是。”

劉尚輕輕搖著手裡的蒲扇道:“你們這幫人既然有武技在身,可以選擇替富家當護衛保鏢、看家護院,也可以參軍入伍、報名警隊,相信在本地落腳難度都不至太大。但在街頭拋頭露麵,靠著賣藝為生,卻是極易引來官府注意,難以隱藏行跡,日後也不便行事,這便是你們最大的失誤之處。”

廖遠撓撓光禿禿的頭皮道:“那劉先生以為該如何補救才好?”

“以我之見,你們還是要儘快設法尋個不那麼引人注目的差事比較好。”劉尚沉吟道:“你們無需急於成事,先在本地站穩腳跟,慢慢再作打算。這吸引眼球之事,還是交由我來負責好了。”

兩人談話內容越發詭異,如果是被有心人聽到,隻怕立刻就會去派出所舉報這二人言語不端了。外人皆以為這兩人隻是搭夥同住一個院子的陌路人,孰料其關係遠沒有外界所認為的那麼簡單。

廖遠勸道:“本地官府對民眾監管極嚴,劉先生要搏名頭,須得小心從事才是。”

劉尚擺擺手道:“我當下這營生與你們不同,名聲越大,越是安全。你可知我為何費心費力去為海漢軍鼓吹征戰之功?”

廖遠應道:“在下不敢胡亂猜測,還請劉先生指點。”

劉尚道:“海漢官方極重宣傳文治武功,丁點事跡也巴不得能讓每個百姓都知道。你看隻要是民眾聚居之地,便會有專人負責宣傳事宜。這三亞所有茶館飯莊,但凡有說書的地方,都得抽出一定的時間宣講官方報紙上的內容。而且那些說書厲害的人,往往也會得到官府的征召,可以考慮是否進入官府當差。聽說海漢官府中有個職位名曰宣傳乾部,其中便有不少人是民間說書人出身,進了衙門有了官身,那能接觸的層麵便與普通民眾不一樣了。若要成事,光靠蠻乾是不行的,要是官府裡沒人裡應外合,舉事也隻是白白送命而已。這幾年瓊州島上反抗海漢的事跡不少,可曾聽說有誰成了氣候?”

劉尚大概也是說到了興頭上,端起茶盅喝了一口潤潤喉嚨,便又接著繼續說道:“前幾年海漢尚未建國之時,便有人嘗試過各種手段,在城中,在鄉村,在礦場,在各種環境下組織暴動,但結果呢?動作越大,輸得越慘!我曾花很多時間研究過這些案例,想弄明白為什麼這些手段行不通,後來發現其共通的缺陷便在於彼時官府中無人可予以援手配合,光靠著武力生事,無非隻是讓海漢多派出一些軍隊平亂而已。”

如果安全部部長何夕聽到他的這番言論,或許會當場為他鼓掌也說不定。彆有用心的敵對勢力再怎麼在民間搞事,也很難真正形成氣候,發動之時往往便已經離徹底失敗不遠。譬如1631年的儋州刺殺案,當時忠明書院山長黃子星、錦衣衛千戶趙野一乾人等計劃刺殺儋州管委會政要,然後在當地舉事暴動,推翻海漢在儋州的統治,孰料事情尚未發動就已暴露行跡,反被海漢安全部在城中設下圈套,借亂黨發動之際將其一網打儘。假如這幫亂黨有耳目在官府中效力,就應該知道管委會在此之前調動城防,在動手地點附近設下了層層包圍,就等亂黨自投羅網了。

本書首發創世中文網,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劉尚這番話足見他對海漢社會狀況的了解頗深,但這麼深刻的看法從他一個說書先生口中說出來,卻顯得有些怪異,而且也不像是一個初到三亞這個環境中的人應有的水準。即便是已經入籍海漢一段時間的新移民,也未必能對這個問題有如此透徹的認識。

那廖遠被他不鹹不淡地批了幾句,臉上卻絲毫不見慍色,而是恭恭敬敬地應道:“劉先生說的對,當初還是來得急了,倉促間也沒細細考慮,就選了這雜耍演武的營生。若是多盤算盤算,當有更好的選擇才是。”

劉尚輕輕搖著手裡的蒲扇道:“你們這幫人既然有武技在身,可以選擇替富家當護衛保鏢、看家護院,也可以參軍入伍、報名警隊,相信在本地落腳難度都不至太大。但在街頭拋頭露麵,靠著賣藝為生,卻是極易引來官府注意,難以隱藏行跡,日後也不便行事,這便是你們最大的失誤之處。”

廖遠撓撓光禿禿的頭皮道:“那劉先生以為該如何補救才好?”

“以我之見,你們還是要儘快設法尋個不那麼引人注目的差事比較好。”劉尚沉吟道:“你們無需急於成事,先在本地站穩腳跟,慢慢再作打算。這吸引眼球之事,還是交由我來負責好了。”

兩人談話內容越發詭異,如果是被有心人聽到,隻怕立刻就會去派出所舉報這二人言語不端了。外人皆以為這兩人隻是搭夥同住一個院子的陌路人,孰料其關係遠沒有外界所認為的那麼簡單。

廖遠勸道:“本地官府對民眾監管極嚴,劉先生要搏名頭,須得小心從事才是。”

劉尚擺擺手道:“我當下這營生與你們不同,名聲越大,越是安全。你可知我為何費心費力去為海漢軍鼓吹征戰之功?”

廖遠應道:“在下不敢胡亂猜測,還請劉先生指點。”

劉尚道:“海漢官方極重宣傳文治武功,丁點事跡也巴不得能讓每個百姓都知道。你看隻要是民眾聚居之地,便會有專人負責宣傳事宜。這三亞所有茶館飯莊,但凡有說書的地方,都得抽出一定的時間宣講官方報紙上的內容。而且那些說書厲害的人,往往也會得到官府的征召,可以考慮是否進入官府當差。聽說海漢官府中有個職位名曰宣傳乾部,其中便有不少人是民間說書人出身,進了衙門有了官身,那能接觸的層麵便與普通民眾不一樣了。若要成事,光靠蠻乾是不行的,要是官府裡沒人裡應外合,舉事也隻是白白送命而已。這幾年瓊州島上反抗海漢的事跡不少,可曾聽說有誰成了氣候?”

劉尚大概也是說到了興頭上,端起茶盅喝了一口潤潤喉嚨,便又接著繼續說道:“前幾年海漢尚未建國之時,便有人嘗試過各種手段,在城中,在鄉村,在礦場,在各種環境下組織暴動,但結果呢?動作越大,輸得越慘!我曾花很多時間研究過這些案例,想弄明白為什麼這些手段行不通,後來發現其共通的缺陷便在於彼時官府中無人可予以援手配合,光靠著武力生事,無非隻是讓海漢多派出一些軍隊平亂而已。”

如果安全部部長何夕聽到他的這番言論,或許會當場為他鼓掌也說不定。彆有用心的敵對勢力再怎麼在民間搞事,也很難真正形成氣候,發動之時往往便已經離徹底失敗不遠。譬如1631年的儋州刺殺案,當時忠明書院山長黃子星、錦衣衛千戶趙野一乾人等計劃刺殺儋州管委會政要,然後在當地舉事暴動,推翻海漢在儋州的統治,孰料事情尚未發動就已暴露行跡,反被海漢安全部在城中設下圈套,借亂黨發動之際將其一網打儘。假如這幫亂黨有耳目在官府中效力,就應該知道管委會在此之前調動城防,在動手地點附近設下了層層包圍,就等亂黨自投羅網了。

劉尚這番話足見他對海漢社會狀況的了解頗深,但這麼深刻的看法從他一個說書先生口中說出來,卻顯得有些怪異,而且也不像是一個初到三亞這個環境中的人應有的水準。即便是已經入籍海漢一段時間的新移民,也未必能對這個問題有如此透徹的認識。

那廖遠被他不鹹不淡地批了幾句,臉上卻絲毫不見慍色,而是恭恭敬敬地應道:“劉先生說的對,當初還是來得急了,倉促間也沒細細考慮,就選了這雜耍演武的營生。若是多盤算盤算,當有更好的選擇才是。”

劉尚輕輕搖著手裡的蒲扇道:“你們這幫人既然有武技在身,可以選擇替富家當護衛保鏢、看家護院,也可以參軍入伍、報名警隊,相信在本地落腳難度都不至太大。但在街頭拋頭露麵,靠著賣藝為生,卻是極易引來官府注意,難以隱藏行跡,日後也不便行事,這便是你們最大的失誤之處。”

廖遠撓撓光禿禿的頭皮道:“那劉先生以為該如何補救才好?”

“以我之見,你們還是要儘快設法尋個不那麼引人注目的差事比較好。”劉尚沉吟道:“你們無需急於成事,先在本地站穩腳跟,慢慢再作打算。這吸引眼球之事,還是交由我來負責好了。”

兩人談話內容越發詭異,如果是被有心人聽到,隻怕立刻就會去派出所舉報這二人言語不端了。外人皆以為這兩人隻是搭夥同住一個院子的陌路人,孰料其關係遠沒有外界所認為的那麼簡單。

廖遠勸道:“本地官府對民眾監管極嚴,劉先生要搏名頭,須得小心從事才是。”

劉尚擺擺手道:“我當下這營生與你們不同,名聲越大,越是安全。你可知我為何費心費力去為海漢軍鼓吹征戰之功?”

廖遠應道:“在下不敢胡亂猜測,還請劉先生指點。”

劉尚道:“海漢官方極重宣傳文治武功,丁點事跡也巴不得能讓每個百姓都知道。你看隻要是民眾聚居之地,便會有專人負責宣傳事宜。這三亞所有茶館飯莊,但凡有說書的地方,都得抽出一定的時間宣講官方報紙上的內容。而且那些說書厲害的人,往往也會得到官府的征召,可以考慮是否進入官府當差。聽說海漢官府中有個職位名曰宣傳乾部,其中便有不少人是民間說書人出身,進了衙門有了官身,那能接觸的層麵便與普通民眾不一樣了。若要成事,光靠蠻乾是不行的,要是官府裡沒人裡應外合,舉事也隻是白白送命而已。這幾年瓊州島上反抗海漢的事跡不少,可曾聽說有誰成了氣候?”

劉尚大概也是說到了興頭上,端起茶盅喝了一口潤潤喉嚨,便又接著繼續說道:“前幾年海漢尚未建國之時,便有人嘗試過各種手段,在城中,在鄉村,在礦場,在各種環境下組織暴動,但結果呢?動作越大,輸得越慘!我曾花很多時間研究過這些案例,想弄明白為什麼這些手段行不通,後來發現其共通的缺陷便在於彼時官府中無人可予以援手配合,光靠著武力生事,無非隻是讓海漢多派出一些軍隊平亂而已。”

如果安全部部長何夕聽到他的這番言論,或許會當場為他鼓掌也說不定。彆有用心的敵對勢力再怎麼在民間搞事,也很難真正形成氣候,發動之時往往便已經離徹底失敗不遠。譬如1631年的儋州刺殺案,當時忠明書院山長黃子星、錦衣衛千戶趙野一乾人等計劃刺殺儋州管委會政要,然後在當地舉事暴動,推翻海漢在儋州的統治,孰料事情尚未發動就已暴露行跡,反被海漢安全部在城中設下圈套,借亂黨發動之際將其一網打儘。假如這幫亂黨有耳目在官府中效力,就應該知道管委會在此之前調動城防,在動手地點附近設下了層層包圍,就等亂黨自投羅網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從寄生獸開始的亞人 狂是我的本錢 問盛世誰成凰 脂粉強人 龍珠最強孫悟飯 我絕不可能吃軟飯 民國特情 末世係統女魔頭有點狠 我本流氓 我男友可能是個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