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_1627崛起南海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1627崛起南海 > 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

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陪同劉尚的士兵倒是很貼心,及時遞上了醒腦的藥物,讓他擦一些在人中上,可避免被這衝鼻的血腥氣薰得頭腦發暈。劉尚雖然也不太喜歡這種藥物的氣味,但總好過一直聞到那令人惡心欲吐的血腥味,當下隻能先暫時忍耐了。

劉尚這輩子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埋屍的千人坑,視覺上受到的衝擊還是相當強烈。不過他並不會對這些死去的後金軍人有任何的同情之心,不管是站在大明還是海漢的立場上,後金都可以算是絕無妥協可能的死對頭,而且後金軍敗得越慘傷亡越大,對劉尚的故國和現在效力的新主子都會有越多的好處。如果有可能的話,劉尚甚至會希望這平原上滿是埋屍坑,將所有的後金野豬皮全都埋到地下去。

劉尚來參觀的時候,其中一處埋屍坑已經挖掘完畢,坑邊站著數人,兩兩一組,正在將板車運過來的後金兵屍體扔到坑裡去。這些屍體絕大部分都沒了頭顱,是陳一鑫特地下了命令,將剿滅匪徒的頭顱全部砍下來。他倒不是要用頭顱來搭京觀嚇人,而是要留給沈誌祥的部隊,讓他們用這些外貌特征明顯的頭顱去向大明兵部和朝廷請功。

目前扔進坑底的無頭屍已經有兩百多具,在坑底重重疊疊地壘起了一座小丘。劉尚見狀心裡卻起了一個奇怪的念頭,海漢如果依葫蘆畫瓢,在渤海灣靠近京城的地方也弄出這麼一塊根據地來,是不是就能直接威脅到京城的安危了。

這種想法自然沒什麼道理,甚至連推論都說不上,京城附近的軍事戒備程度,也絕不止是海漢所認為的那樣脆弱。大明與後金的軍事碰撞往往是數以萬計的兵力投入,而海漢單次軍事行動能動用兩三千人就已經頂破天了。而且站在海漢的角度,也並不打算在這個階段激化與大明之間的關係,為此連攻打遼東都特地拉上了東江鎮的傀儡部隊,海漢艦隊更是極少深入到渤海灣靠近京畿的海域活動,這些措施為的便是儘量避免大明太過忌憚海漢的存在,以免因此而影響到今後兩國的建交前景。

劉尚身居敏感部門,對於海漢的政策其實多少也有所了解,但他潛意識地還是會將海漢與大明對立起來,認為兩國之間的矛盾衝突才是今後關係的主旋律。這與執委會的觀點其實是有所背離的,以陶東來為首的高層其實是希望與大明建立起正式的外交關係和深度的合作,為此海漢方麵即便是稍稍吃虧一點也無所謂,隻要之後能夠讓大明打開商貿和移民的大門,再多的前期投入也是值得的。

而劉尚認為大明朝廷不會在領土及人口的歸屬問題上向海漢妥協,畢竟所謂海漢國的現有國土中,至少有六七成都是原屬於大明的領土,而國民也是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曆年來從大明引入的移民。說得不客氣一點,這個所謂的國家完全就是寄生在大明身上的附著物,靠著吸食大明的養分來壯大自身。大明朝堂上並非沒有明眼人,自然能看清楚這其中的利益瓜葛,當下忙於應付更棘手的內憂外患,騰不出手來對付海漢也就罷了,又怎會對海漢過往的所在所為視而不見,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這種意見分歧其實就是所處的地位不同所致,劉尚與執委會高層能夠掌控的信息完全不是一個等級,自然擁有的眼界也有所不同。劉尚所著眼的層麵還是在比較具體的利益與恩怨上麵,但海漢執政這幫人多了幾百年的見識,自然知道政治這種東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刻板教條,而是什麼都可以拿出來討價還價的一種特殊交易。大明皇室和朝廷再怎麼驕傲,那也僅僅隻是一種政治資本而已,遇到海漢這種已經將其吃透的對手,大明想擺出天朝上國的架子可就沒那麼吃得開了。

執委會知道的一些絕密甚至是尚未發生的狀況,劉尚可沒辦法去想象,他自然不可能站在同樣的高度去看待兩國關係,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也是沒辦法的事。而根據他所得出的結論,軍方的窮兵黷武必將進一步加大海漢與大明之間的裂痕,甚至有可能引來大明的過度忌憚,這對執委會的意願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不過既然上頭將編撰戰報這個差事交給了他,那也隻能按照軍方的意思來構思了。其實劉尚現在也弄不太明白,自己究竟是希望這海漢與大明交戰,還是繼續和平共處。

如果交戰的話,大明就算疆域和兵力占優,也很難消滅在海上來去自如的海漢軍,如果要自不量力與海漢打海戰,那更是無異於羊入虎口,怎麼看都很難有徹底打敗海漢的勝算。而要是照海漢執委會的思路走下去,雙方建交然後海漢堂而皇之地進入大明從事商貿和移民活動,那大明被挖牆腳的速度怕是還要比現在快上好幾倍。到時候海漢通過各種吸血手段將給大明造成的隱形損失,也未必會比直接開戰少到哪裡去。

當然劉尚也很快就意識到這兩種可能性其實都是殊途同歸,無論如何,大明都將是吃虧受氣的一方。遇上了海漢這麼一個可怕的對手,大明的確很難有占到上風的機會。對於大明來說,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海漢並不打算使用戰爭的方式來實施對大明的掠奪,執委會所采用的方式更為隱蔽,也更加讓大明難以抵抗。

“劉乾事,這邊的確是有點血腥,你看要不要到處轉轉?”隨行的士兵見劉尚臉色不太好看,以為他是因為看到這種血腥場麵感到不適,於是便好心地提出了建議。

劉尚這才從思考中回過神來,勉強在臉上擠出一絲笑意道:“沒事,再看看。”

他臉色不好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想到大明灰暗的前景,另一部分才是因為看到眼前的血腥場麵所致。看著這些後金兵的屍體如同被殺掉的牲口一般,幾名蒙麵屠夫手起刀落斬下頭顱,然後由打下手的民工將無頭屍體抬起來拋入埋屍坑中,的確是會有一種胃部翻湧的難受感。而旁邊那逐漸堆砌起來的人頭小山,也絕對是一道讓人看過之後就難以忘記的可怕景觀。

劉尚稍稍收斂了一下心神,對帶路的士兵道:“除了這裡,還有其他什麼地方可以看看的?”

那士兵應道:“戰鬥中擊斃的敵方高級軍官屍首和繳獲的旌旗、武器,都存放在另一處地方,劉乾事要去看看嗎?”

“好,那有勞小兄弟帶路。”劉尚的確有點受不了長時間待在這個埋屍坑旁邊,他也不想給自己找罪受,了解了大概情況就已經足夠了。

片刻之後,劉尚在海漢營地的某處帳篷中看到了另一番場景。幾名在戰鬥中被擊斃的後金軍官屍體都存放在薄皮棺材裡,旅順附近這方圓幾十裡連百姓都沒有,更彆提棺材鋪了,也不知道後勤部門是從哪裡弄來的棺槨,劉尚看了也不禁嘖嘖稱奇。

劉尚走馬觀花地看了幾具屍體,不禁好奇地問道:“我聽說這次敵軍的帶兵大將揚古利也死在了戰場上,這人好像還是賊酋皇太極的妹夫,這裡邊哪具屍首是他?”

那名士兵解釋道:“我們戰後也仔細找過,沒有找到揚古利的屍首,想必是中槍之後便被他的親兵帶走了,首長們對此也感到很遺憾。”

劉尚惋惜地應道:“要是能把這位老兄的屍體帶回去交給皮島軍,說不定能讓沈世魁連升三級直接進兵部去當坐堂的侍郎,就算封侯也不是沒有可能。”

像揚古利這樣身份顯赫的人物,後金軍自然不會將他的屍首遺棄在戰場上,因此雖然摩根當時已經十拿九穩會要了他的命,但依然是沒能將其屍首搶下來。此事雖然也可以讓皮島軍以東江鎮的名義向上報功,但終究缺乏實證,隻有等後金那邊自行爆出消息之後才能獲得嘉獎了。隻是以後金的立場,他們又豈能承認自己的大將在戰場上被敵軍擊斃,怎麼也得想方設法弄個急病不治之類的借口糊弄過去,以保住自己的顏麵。

不過沒了揚古利,其他這幾具倒黴鬼的屍體也都不是普通人,其中就包括了甲喇額真額騰伊的屍首在內,加上之前被海漢乾掉的額爾赫、穆特布,自去年冬天以來,海漢已經在遼東乾掉了三名甲喇額真。而至於更低一級的牛錄額真,起碼已經死了十幾個。這個戰績已經勝過了大明近幾年累積的斃敵紀錄,等東江鎮把這份成績交到兵部,也一樣會讓朝堂為之震動。

至於後金軍的旌旗、武器等物品,在劉尚看來就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了,這些東西彆說跟海漢比,就算比大明都差得遠。畢竟後金以前隻是以建州女真名義存在的部落文明,跟中土的農耕文明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些戰利品也就能起個物證的作用,用於東江鎮向大明朝廷證明在遼東戰勝了後金軍這件事的真實性。

東江鎮怎麼做,都是海漢與其有過仔細商議,把路一步步鋪好了,如今隻要向大明國內呈報物證即可。劉尚看過這些東西之後,便向陳一鑫提出申請,想去見一見皮島軍的指揮官,以了解接下來向大明國內報功請賞的流程。

劉尚之所以要去了解這些事,是因為之後呈報給三亞勝利堡的戰報中,也將要提及此戰對東江鎮,對大明的影響,而這正是執委會十分關注的重點之一。海漢對於東江鎮連續兩年的扶持和讚助,或許便是要靠這次的遼東戰報來獲取回報了。

陳一鑫聽了劉尚的報告之後,當即便批給了他自行決斷工作方式的權限,可以在遼東占領區內不受限製地與必要人員進行接觸,以便於他搜集撰寫戰報所需的資料。為此陳一鑫還專門給劉尚分配了一匹戰馬,以便於他往來於占領區各地之間。

劉尚也是個乾事的人,領了馬之後在馬場外遛了兩圈,熟悉了一下這馬的脾性,便立刻騎著馬去了皮島軍駐守的紀家堡找沈誌祥。

沈誌祥雖然見過劉尚,但他對於劉尚的官職其實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認識,但既然見對方是持陳一鑫的手令而來,自然十分客氣,對劉尚所提的問題也知無不言,言無不儘。他知道對於海漢而言,東江鎮並沒有什麼值得保守的秘密,而抱緊海漢這條大腿的最好辦法,便是儘量去滿足海漢所需。

不管是海漢軍借助東江鎮的名義出兵遼東跟後金開戰,還是讓東江鎮出麵向朝廷報功以方便在遼東行事,隻要是海漢想做的事,沈誌祥便會儘力去完成。至於海漢官員想了解一下報功流程,他當然也會毫無保留地予以說明。

“毛帥死後,東江鎮大多是走山東都司的路子往兵部報功,不過前幾年山東大亂,根本顧不上東江鎮這邊,連補給和軍餉都斷了,也就不再指望那邊能幫什麼忙了。”沈誌祥歎道:“好在貴軍來遼東之後幫了我們一把,否則以皮島上餓殍遍地的狀況,隻怕未必能撐到如今這個時候。”

劉尚聽他說得有點跑題,便乾咳了一聲道:“沈將軍,我們還是先說說報功的事。”

沈誌祥點點頭,心說我這不是借機給海漢表表忠心嘛,怎地還不耐煩了,臉上卻不動聲色地說道:“劉乾事提醒得是。我東江鎮與海漢合作之後,便設法在京畿找人花錢打通了路子,如今可以直接把文書送進兵部,不需再從地方上繞大圈子了。”

劉尚好奇地多問了一句:“這麼做是沈將軍自己的意思,還是我們這邊的安排?”

沈誌祥不敢隱瞞,老老實實地應道:“貴軍首長口頭上提過建議,我與叔父商量之後覺得可行,便照這意思去做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邱竹一琉明 凡間無序 諸天萬界:我在影視世界的人生 嫡女逆天:神醫皇妃不好惹 愛你是毒,無藥可解 仙途鑒 白骨精前傳 蓋世妖孽神武帝 辰帝弑神 絕代王妃步步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