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3章_1627崛起南海_思兔 

第3123章(1 / 1)

這篇文章中所提及的農業問題,當然隻是發表政論的一個切入點,袁秋業想借此表達的觀點,內行人自然一眼就能看明白。

在向內還是向外的曆史關口上,袁秋業毫無疑問是選擇了前者。而他所列舉的理由,看起來也是完全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而並非私心。

但他的文章中以星島的發展現狀作為反例,這不免就引發了星島辦事處的擔憂——如今大張旗鼓正在進行的宣傳活動正是以農業為主題,時報上卻刊登了這麼一篇直指星島短處的文章,必然會影響到民眾對前往星島從事農業的信心。

星島辦事處當然不能對此熟視無睹,但發表這篇文章的是海漢高官,想要反駁對方的觀點,還得小心注意方式方法才行。

譚天明能想到的法子,還是隻有請筆杆子撰文,列舉星島為促進農業發展方麵所采取的各種措施,再吹一吹當地的美好發展前景。

袁秋業的文章雖然說的也是實話,但描述卻並不全麵。星島轄區內的糧食作物種植規模的確沒有達到全國範圍內的平均值,但經濟作物的經營狀況其實還算過得去,當地的橡膠和香料已經是地方特色產業,每年都能為星島創造不少的財政收入。

譚天明認為,如果能夠充分展示星島農業的優勢項目,那麼還是有機會挽回袁秋業這篇文章所將造成的負麵影響。

但問題在於如果立刻跳出來唱反調,這會不會惹惱對方,進而影響到星島今後所能獲得的農業資源。要是缺少了來自三亞的種業、農具和農技支持,那必然會讓星島本就不太理想的農業雪上加霜。

就在譚天明和星島辦事處仍然舉棋不定的時候,卻已經有人主動跳出來為他們打抱不平了。

準確地說,是反對袁秋業有關“國家未來發展方向要以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為主要考量”的說法。

在新一期時報上發表文章的是另一位正在競選新一屆執委會的官員喬誌亞。

作為曾經的北美幫成員,軍警部門最早的骨乾之一,喬誌亞後來的發展路線與他的同伴們完全不同,他沒有一直待在軍中,帶領部隊征戰四方成為名震天下的將領,而是選擇了進入工業部門當一名技術官員,並且親手締造了昌化—石碌的鋼鐵重工業中心。

時至今日,海漢幾乎所有的重工業項目都離不開喬誌亞的參與,他雖然不像軍方將領那般有名氣,但在海漢內部的影響力卻絲毫不差。

因為所有高層都知道,海漢的未來必須向著工業化的方向發展,而喬誌亞這樣的專業人才,可沒法像訓練士兵那樣,成批地快速培訓出來。

所以喬誌亞在工業方麵提出的意見看法,往往都會得到執委會的高度重視,他在時報上刊文,自然也會引起各方關注。

“農業是立國之本,為國民提供了穩定的生活保障,但唯有工業,才是我海漢國發展速度和國力都強於同時代其他國家的根本原因。”

“我國武力強盛、文教昌明、貿易繁榮、交通便捷,農產豐足,無一不是得益於工業的發展成果。”

“發展工業,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需要可穩定供應的各種自然資源,需要安全的運輸渠道,還需要龐大的消費市場。而這些條件,僅靠傳統的漢人地區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走出去,從全世界獲取工業發展所需的資源!”

譚天明讀到此處,忍不住停下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這位喬大人說得在理,若是為了多種些糧食,就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守著老祖宗的那點地就滿足了,那我們海漢朝與過去千百年間的朝代又有什麼差彆?”

老王聽他議論朝政,不免有些心驚肉跳,趕緊在旁邊提醒道:“二少爺,這裡可是京城,要是隔牆有耳,讓人給扣個妄議朝政的罪名,可能會招來麻煩,!”

譚天明擺擺手道:“無妨,行政學院裡天天都會討論朝政,老師也會特地詢問我們對各種政策的看法。”

老王聽了沒再多說什麼,心裡卻不免在想,那是你出身特殊,要是我這樣的普通人亂說話,隻怕安全部隨時都會找上門來。

譚天明繼續說道:“我星島發展礦業,按這位喬大人的說法,那也是工業的一部分。我們出兵海外占了更大的地盤,開采出更多的礦藏,那也是在為擴充國力做貢獻,意義甚至還要大過屯田種糧。”

喬誌亞的立場非常鮮明,那就是國家發展方向應以工業為重心,而不是傳統農業。為了儘可能多地獲得工業資源,海漢就應該放開手腳,在全世界範圍內采取快速行動,搶占那些重要的自然資源所在地。

如果動作慢了,讓外國同行搶在前麵,今後要再奪下這些地方,恐怕就要麻煩許多了。

至於傳統的漢人統治區,反正就在那兒也跑不了,完全可以在今後的若乾年內慢慢消化。海漢在各個方麵都具備優勢,也不用擔心大明或者滿清還能有翻盤的機會。

袁秋業與喬誌亞的文章見報之後,相關話題的討論也開始熱烈起來。

海漢目前雖然還稱不上工業化國家,但直接或間接從事工業生產的人口卻已經著實不少了。

僅在海南島一地,從事工業設計、化工、采礦、冶煉、製造等行業的人口,就早已超過十萬。而這些產業所創造的價值,更是遠遠超過了傳統農業。

以文教著稱的儋州地區,諸多書院的教學方向也早就從傳統的四書五經,轉移到了理工實作方向,每年培訓出的各種技工、工程師,都是供不應求。

專門用來向海南島運送各種礦產資源的船隊,規模也是在逐年擴大,而且永遠都有填不滿的運力缺口。

這不但帶動了海運,也促進了造船業的發展。比如海南島的各個造船廠,常年都在建造運送大宗乾散貨物的愚公級重載帆船,每年下水的貨船噸位遠遠比軍用船隻多得多。

隻要工業需要什麼,就會帶動相關產業的變化和發展,為充實國力帶來的正麵影響,已經超過了傳統農業。這不僅是海漢高層的看法,也正在逐漸成為普通民眾的共識。

1627崛起南海



最新小说: 我是現代異能者,要發財分分鐘鐘 木筏求生:我得到了一本古書 盛世田園家 快穿之此生絕愛 活捉一隻女巫 異能雙寶:爹地爆寵惹火媽咪 重生之千金歸來記 重生之還好不是穿成師尊 失格十年 從冰霜時代開始的朋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