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7章_1627崛起南海_思兔 

第3267章(1 / 1)

儘管山海關向後方告急求援的奏折以每天兩次的頻率送往京城,但京城卻一直未向山海關派遣援軍,反倒是下令讓山海關後方的薊州鎮駐軍調回順天府布防。

明廷給予山海關守軍的回複,也僅僅隻是要求他們不計代價守住防線關,關於何時能派出增援,卻是隻字不提。

這並非明廷對山海關防線麵臨的危機熟視無睹,實在是因為當下京城的形勢更為急迫,無法分兵去援救邊陲重鎮了——海漢軍在天津登陸後,兵鋒直指京城,明廷已是岌岌可危了。

如果不是從遼東南下的海漢陸軍第六師正在攻打山海關,明廷大概會毫不猶豫地將這裡的邊軍也調回順天府協防,應對從大沽口登陸的海漢軍主力。

陳一鑫從望遠鏡裡觀察著遠處的天津衛城,同時聽取作戰參謀向他彙報關於天津衛的各項情報。

在此之前,陳一鑫所率的部隊已經跟明軍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但直到兵鋒推進至天津衛城,這才是海漢軍登陸之後所遇上的第一個硬茬。

天津並不算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在明朝之前,這裡僅僅隻是漕糧和海鹽的轉運中心。

直到燕王朱棣奪權上位之後,為了紀念自己在這個地方起兵“靖難”,才在永樂二年將其命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

然後明廷設立了天津衛,開始在這裡修築城池,將其打造為京師在渤海灣方向的軍事要塞和防禦門戶。

幾年前海漢與大明簽署停戰協議時,天津也是協議內容之一。

按照當時的協議內容,大明需向海漢開放天津作為貿易港之一,並且允許海漢在當地設立商業機構,從事各種貿易活動。

之後這幾年中,的確是有不少海漢工業品通過天津登陸,然後被送入了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在京師經營海漢貨物的商家,可並不是來自海漢,幾乎全是掛靠在達官貴人甚至皇室宗親名下。

而海漢是否已經通過這樣的手段,實現了針對某些特殊群體的利益輸送,對明廷和順天府地區進行了滲透,兩國都是很有默契地從不涉及這方麵的話題。

即便知道海漢會采用這樣的措施,但因為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切身利益,明廷也隻能對此裝聾作啞。

幾百裡外的京城暫且不論,但就坐落於直沽的天津衛城,對海漢來說的確是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

這地方的城防部署方案、兵力與裝備、指揮體係,乃至主要將官的個人情況,早在開戰前就已經被送到了陳一鑫的案頭。

攻打天津衛城的幾套作戰方案,陳一鑫都親自參與了謀劃,並且還讓兒子陳平遼也參加了戰前的推演。

拿下天津衛城不會有太大的懸念,極有可能就是走個流程而已。

所以攻打天津衛城一役,陳一鑫決定將指揮權交給兒子。除了考驗兒子的指揮能力之外,也是想借此機會讓陳平遼刷一刷戰功。

陳平遼倒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指揮布陣井井有條,幾乎是標準的教科書操作。

先以騎兵探明陣前敵情,選定距離目標兩百丈開外,進出方便且地勢平坦的區域,作為接下來架設火炮的陣地。

隨即出動步兵,完成對選定區域的占領,掩護火炮部隊進入預定陣地。

待火炮部署就位之後,攻城戰便拉開了序幕。

先由火炮對衛城城頭上的重點目標進行一一點名,將城樓和炮位全部擊毀,然後對相對較為薄弱的城門進行集火炮擊。

炮兵完成任務之後,便由步兵出擊至城下,如未遇激烈抵抗,便可攀城而上,占領城牆高處。如敵軍頑強抵抗,則退回安全位置,由火炮繼續打擊敵軍防線。

如此反複多次後,敵軍防線必定崩潰,海漢軍便能以比較小的代價拿下目標。

不過在實戰當中,海漢軍並沒有遭遇太大的麻煩,在首輪的攻勢走完流程後,天津衛城裡的守軍便在城頭上打出了紅藍雙色旗,示意要降了。

是的沒錯,天津衛的守軍幾乎沒有進行像樣的抵抗,甫一交手便選擇了投降。

這當然不是海漢軍天神下凡,一亮相便把守城的明軍震懾到無力反抗。

真正主導此事的,是在戰前便已經被海漢收買到位的天津衛指揮使孫全明孫大人。

海漢與大明的關係雖然緊張,但貿易活動倒是開展得如火如荼。

而這位孫大人在過去幾年中,不僅從天津衛的中轉貿易中收取了大量稅銀,而且還承攬了自天津進口的海漢打火機和煤油燈生意。

這兩樣能夠顯著提升生活質量的小東西,在京師也極為暢銷,稍微家境像樣點的家庭,幾乎都會花錢購置。

而那些皇親國戚府上,更是會毫不吝嗇地批量采購,甚至是花高價訂製帶有家族徽標的版本。

孫全明每年從這壟斷生意裡賺取到的銀兩,早就超過了朝廷發放的餉銀百倍之多。

但他也明白,兩國的和平不是永久的,遲早會再度開打。一旦開戰,這條財路就會立即中斷,而且天津衛是首當其衝成為戰場的地方。

陳一鑫每年秘密邀請孫全明到登州和金州考察,除了吃喝玩樂之外,也會向他展示海漢的武裝力量。天津衛的明軍能不能在海漢軍手底下有一戰之力,孫全明對此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

所以孫全明早就和陳一鑫約定,如果兩國再度開戰,那麼他就會安排天津衛的守軍投降。

而作為交換條件,海漢將為孫全明全家老小提供必要的庇護,並且悄悄安排孫家的人到南方購買了大量田產房產,足以讓孫全明的後半輩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朝廷能給的,海漢人也能給,朝廷給不了的,海漢人也毫不吝嗇,孫全明的選擇不言自明。

孫全明知道京師有不少人都盯著自己這個油水頗豐的職位,對他來說,甚至巴不得兩國早點開戰,免得朝廷突然哪天就空降一位下來,把自己踢出局,那對海漢可就立刻失去利用價值了。

早點開戰,早點投降,早點享福,這才是孫全明認準的脫身之路。



最新小说: 國民影後是乞丐 枝枝漫漫 鎮國神帥 被逃婚後我嫁給了皇上 網遊之四海為家 你是人間驚鴻客 從雜役開始簽到三年 重天破曉 養狐狸的人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訓練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