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0章_1627崛起南海_思兔 

第3290章(1 / 1)

此刻的京城,一片兵荒馬亂。

城裡的人想往外逃,城外的人想進城躲避,但京城在上月開戰不久後就已經戒嚴,除了官府和軍隊的人員,普通人根本無法在這個時候進出城。

很少有人能預想到,僅僅時隔三年,海漢便再次發動了對大明的戰爭。而且這次攻打大明的出兵規模,似乎還要勝過了前一次。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海漢大軍就已推進至京城外,看樣子正在為下一步的攻城作戰做準備。

至於明軍是否能夠守住京城,擊退海漢的攻勢,普遍的看法都不太樂觀。

這一是因為已經有了前車之鑒,三年前正是因為在戰場上打不過海漢,大明才屈辱地選擇了投降停戰。兩軍之間的實力差距,大明也很難在這麼短短幾年裡就迎頭趕上。

二來近期送進京城的傷兵一天比一天多,城內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醫館藥鋪,如今都躺滿了傷兵,僅有的幾家棺材鋪更是早就已經斷了貨。

而市麵上的糧食和其他生活物資的價格,已經較戰前翻了好幾倍,這無論如何都不像是打勝仗的樣子。

不過官府公布的戰報倒是秉承了一直以來報喜不報憂的傳統,三天兩頭便有信使騎著快馬進城,招搖過市宣稱“前線大捷”。

昨日陣斬近千,今日斃敵數百,聽著似乎每天都在打勝仗,可戰報能騙人,戰線卻不會騙人。

海漢軍上個月還在天津海岸,戰報裡天天被明軍揍,按理說早就應該被擊潰了,但這個月卻已經一路推到了京城外。隻要不是傻子,自然能想到戰報弄虛作假的成分太多,而前線戰況如何,那也不問可知了。

朝廷卻三天兩頭下旨,表彰在戰場上立功的明軍將領,似乎形勢占優的一方並非海漢,而是捷報頻傳卻一路退防至京城的大明。

處於這樣的信息環境下,誰還敢相信京城牢不可破的說法?

但凡是有點門路的人,都在想方設法混出京城,試圖避開這場戰亂。

當然也有很多人根本就走不了,其中也包括朝堂上的大人物們,他們知道自己若是帶頭撤離京城,那必定會導致軍心渙散,極有可能會出現全線潰敗的局麵。

隻是他們心中堅守京城的信念,也正在隨著戰局的推進,慢慢地變得不那麼堅定。

崇禎很無力地放下手上的奏折,幾乎每天都是類似的內容,先是大勝捷報,然後便是要錢、要糧、要補充兵員。

崇禎並不傻,他當然知道這些奏折上的東西沒幾句可信,恐怕也隻有索要錢糧那部分內容是真的。但揭穿戰報真相,對於眼下的局勢也起不到什麼幫助。

需要借助勝利戰報留存希望的不隻是普通民眾,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員,甚至包括崇禎自己,也都需要有一些東西來維持信心。

如果將真實的戰況公布出去,京城必定大亂,那並不是崇禎樂於見到的景象。

幾位內閣大臣仍在爭執不休,這讓崇禎越發覺得頭疼。他想讓這些人停下來,但又指望著能從這樣的爭執中拚湊出一個可行的應對方案,解決當下的燃眉之急。

目前朝堂上的意見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建議儘快與城外的海漢軍議和停戰,避免京城遭受戰火。

議和派認為,既然三年前能與海漢議和,那麼現在也同樣可以嘗試,大不了就是停戰條件苛刻一些,但隻要能保住國祚,暫時虛與委蛇也可以接受。

另一派則是認為不應就此投降,但也不用死守京城,把精銳部隊全部耗在這裡,應以保存實力為先,給未來東山再起作準備。

朝廷可以往西撤離,先退到保定府觀望形勢,如海漢軍繼續追擊就撤到真定府,實在不行就一路撤去山西太原府。

撤離派的根據是海漢軍兵力有限,且極度依賴後勤補給,深入內陸作戰會大大增加其後勤負擔,而大明目前為數不多的優勢之一便是領土的縱深,可以主動脫離戰鬥來避免無謂的損耗。

崇禎越聽越覺得心裡發涼,這兩派爭來爭去,卻無一人提及在京城與海漢決戰的可能性。

看來朝堂上下,都不看好這場戰爭的前景。但兩個月前同一批人討論刺殺執委會的可行性時,他們卻認為即便事敗,也不會影響到京城的安全。

想起刺殺行動,崇禎不免有些懊悔,當初就是鬼迷心竅聽信了這幫人的勸說,認為一旦刺殺成功,就可大大削弱海漢的實力,為大明爭取到反撲的機會。

但哪知人算不如天算,這事反倒成了海漢開戰的理由,將大明拖入了當前的危機之中。

假如當時沒有聽信讒言,實施那不靠譜的刺殺計劃,或許此時京城還仍是一片祥和景象。

但世上沒有後悔藥吃,事已至此,也隻能想辦法彌補先前犯下的過錯。

當然崇禎也知道,如果在京城與海漢軍展開決戰,那很可能會被一戰滅國,後果十分嚴重且難以挽回。內閣大臣們爭論中的兩種意見,他更傾向於前者。

秘密派王承恩去杭州找海漢執委會談判,崇禎擔心此舉會遭到激烈反對,所以並未將此事告知內閣。

當然根本原因,其實是他已經信不過內閣這些人了。

但王承恩一去就如泥牛入海,毫無聲息地消失了,也不知道他是否已經在跟海漢執委會展開談判。

從城外海漢軍的反應來看,顯然王承恩還並未完成使命,依然看不到停戰的希望。

正聽得頭暈腦脹之時,有太監來報,城外海漢軍著人送了一封信過來,指明要求送進宮內讓崇禎親閱。

崇禎料定這信多半是勸降書,打開一看,果不其然,內容便是規勸崇禎儘快開城投降,不要再作無謂的抵抗。為表誠意,崇禎必須親自出城請降。

崇禎看完內容怒極反笑,讓在場眾大臣傳閱這封勸降書。

眾人看完之後都是大呼不可,他們可以接受投降這種解決方案,但要讓崇禎親自出城請降,這實則是在故意羞辱大明了。



最新小说: 開局成為真祖 誅仙之壯誌青雲 離婚後,戰爺眼紅掐腰求複合 你把深愛築成牢 係統要逼我成神 快穿之女配一拳一個渣渣 快穿:妖女她又被病嬌鎖腰輕哄了 死神裡的煉金術師 大佬們的白月光她恃寵而驕 盛寵小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