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南道_盛唐不遺憾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盛唐不遺憾 > 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南道

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南道(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邏些是吐蕃的都城,是吐蕃帝國的行政中心,唐軍隻有牢牢的占領邏些,才能很好的宣誓對吐蕃的占領和統治,所以說,唐軍班師之前,必須留下一支強悍的兵馬,以控製這座並不算很大的城市。龍壇書網

由於吐蕃人口還是比較多的,為了防止吐蕃貴族煽動百姓造反,唐軍除了要留下普通的步騎兵馬之外,還要留下一支炮兵部隊,隻有先進的炮兵才能震懾吐蕃貴族,讓他們老老實實的聽話。

另外,為了防止遭到偷襲,唐軍在邏些的大營必須非常堅固才行,也就是說要單獨為大唐占領軍建設一座小型防禦城池,所有的炮兵和步騎兵全部部署在裡麵,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出動,平時呆在裡麵比較安全。

而這項工作在唐軍剛剛抵達邏些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做了,選擇的位置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內部還有泉水流過,風景也非常的的不錯,隻要在最高處部署一支炮兵,就可以覆蓋大半個邏些城,讓邏些城的百姓,時時刻刻處在大唐的威懾之下。

負責修建這座小型城池的,當然是吐蕃當地的百姓了,大唐將士隻負責管理和駐紮,不會乾這些苦力活的。

三天的時間,一座小型城池就建造完畢了,一萬唐軍精銳兵馬和一支炮兵旅,立即駐紮在裡麵,另外,李安還從鐵甲炮車旅抽調了兩輛鐵甲指揮車,送給這支占領軍的將領,以增強他們的力量,對吐蕃子民進行更加有效的威懾。

土石結構的城牆僅有兩丈高,防禦力並不算很大,但對於唐軍兵馬來說,這已經足夠了,有了這麼一支兵馬,足以震懾蠢蠢欲動的吐蕃部分貴族,況且,日後大唐的鐵路肯定是要修到邏些的,如此,心有不甘的吐蕃貴族就再也沒有能力做什麼了。

在對留下的將領們交代了一番之後,王忠嗣率領主力唐軍撤離邏些,並押送吐蕃讚普一行千餘貴族前往大唐,這些貴族都是吐蕃的統治核心,是必須要押走的,留他們在邏些始終都是禍患。

當然,作為吐蕃貴族,待遇還是相當優厚的,所有吐蕃貴族全部乘坐蒸汽運輸車和馬車,身體好一些的,可以騎馬而行,總之,沒有一個人是徒步行進的,這一點非常的人性化,顯示了大唐的博大胸懷,不欺辱吐蕃貴族。

而在吐蕃的降表送達長安城之後,整個長安城的所有大唐百姓全都沸騰了,街頭巷尾談論的全都是大唐征服吐蕃的話題,不僅大唐的百姓在談論這個,就連西域過來經商的商人,也在談論大唐征服吐蕃的事情。

一談到大唐輕鬆將吐蕃征服,所有大唐百姓的臉上,全都洋溢著自豪的神情,而西域商人也跟著高興,畢竟,吐蕃帝國的存在,嚴重威脅大唐到西域的商道,這樣,會讓他們的生意很難做,而大唐征服吐蕃之後,這一條商道的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如此,他們就可以更安全的做生意,並逐步掙到更多的錢財。

總之,大唐征服吐蕃帝國,除了吐蕃貴族的心裡不高興之外,其餘所有人都是很高興的,畢竟,吐蕃帝國的存在,威脅太多人的利益了,而一旦吐蕃並入大唐,很多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證,而且,大唐與吐蕃爭鬥多年,造成了很多流血事件,百姓苦不堪言,而統一之後,自然就不會再有戰爭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能過的好一些。

除了百姓和商人興奮不已,大唐的皇帝和官員們就更加高興了,能夠如此輕鬆的征服強大的吐蕃帝國,將大唐的國土向外拓展一大片區域,主要的功勞肯定還是皇帝和眾大臣武將的,而且,受益最多的也是這些人。

百姓們隻是精神上高興一下,並不能得到吐蕃歸附大唐的具體好處,因為他們隻是普通百姓,吐蕃這塊大蛋糕是權貴們的,他們能分一口湯喝就不錯了,而大唐的權貴們,卻可以得到吐蕃歸附之後的巨大的好處,這是百姓們所不能比的,這就叫權勢,有權勢才能擁有一切。

一下子得到如此廣闊的土地,皇帝李隆基在思考如何分配這些土地,某一塊土地應該賞賜給哪一位有功之臣,哪一塊土地又該留給自己,這一次領兵作戰的將領們,肯定要多賞賜一些,另外,朝中重臣的賞賜也不能少,還有楊玉環的幾位親戚也需要賞賜。

吐蕃的土地是如此的廣闊,資源是如此的豐富,即便將所有大臣都賞賜一遍,也還有很多富餘,這讓李隆基非常的興奮,並有了一種上癮的感覺,看著大殿裡的世界地圖,李隆基又眼熱了,覺得還有很多土地可以拓展,並決定在李安返回京城之後,與李安好好商議一番,看看能不能多拓展一些土地。

李林甫等大唐重臣,心裡同樣非常的興奮,作為大唐帝國最重要的臣子,當然要為大唐領土的擴張而感到非常自豪了,而且,現如今,皇帝已經同意要在原吐穀渾的土地上組建隴南道,在吐蕃的固有土地上組建西南道,從而將吐蕃的現有土地一分為二,便於更好的統治。

大唐一共隻有十五道,而如今卻要多組建兩個道,如此一來,肯定需要很多官員進行統治,而這也是很多官員晉升的最好途徑。

為此,很多混的不好,沒有出路的官員,全都通過各種途徑靠攏李林甫等重臣,毛遂自薦,表示自己願意到苦寒之地的隴南道和西南道任職,請求前去做官。

對於這些官員的請求,朝廷自然不會拒絕,畢竟,隴南道和西南道,不論如何都是苦寒之地,讓這些毛遂自薦的官員前去任職,也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當然,有前途的官員一般還是不願意跑到大西南的,畢竟高原地帶住著不舒坦,而對於升官無望,甚至,考中進士多年而未能輪到官位的普通讀書人來說,能到新組建的隴南道和西南道任職,也是不錯的選擇。

就好像後世的很多普通大學生,在東部發達地區根本就考不進朝廷的編製,但隻要前往西部落後地區,就會很容易的考入朝廷的編製,畢竟,苦寒之地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報考的,考中的幾率自然要大一些,而富裕的地區有很多人擠破頭的想要考入朝廷編製,自然就會比較難考。

後世有人會另辟蹊徑,跑到大西部去考朝廷編製,在大唐這個時代,當然也會有一些讀書人,選擇去苦寒之地找機會了,在這方麵,自古以來都是相同的,並沒有多大的區彆。

在隊伍抵達隴右治所的時候,唐軍主力留了下來,王忠嗣僅僅帶領五百精銳,護送這些吐蕃貴族前往長安城,畢竟,這裡已經非常安全了,並不需要太多的護衛人馬,而且,坐在火車裡,隻需數日就會抵達長安城,再大膽的竊賊也不敢打火車和鐵路的主意,否則,吐蕃帝國的崩潰就是他們的下場。

吐蕃讚普和眾貴族,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坐火車,而且還是服務質量上乘的軟臥車廂,最高的讚普和大論等人,每人都分到一個包間,這等待遇跟後世官員的出差差不多,非常的享受,毫無被押送的感覺,當然,走道內有來回巡視的唐軍侍衛,這在提醒他們,他們是被囚禁的,是投降大唐的亡國貴族。



最新小说: 詭秘:從閱讀者開始 贈春書 九叔:吾徒有成仙之資! 我是末世屍王 穿書後,我嫁的反派大佬他造反了呂頌梨秦晟 沈晨鳴秦雙雙 鹹魚美人在求生綜藝被迫卷紅了 雁未遲上官曦 探索絲綢之路 掀桌子!歸來嫡女要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