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競標_盛唐不遺憾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盛唐不遺憾 > 第九百六十三章 競標

第九百六十三章 競標(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自從協助楊家姐妹建設香水工坊以來,李安的生活突然變得忙碌了起來,除了要負責萬裡傳音計劃之外,還要額外抽出時間幫助楊家姐妹的工坊,同時,也要去自己的工坊,視察香水玻璃瓶的生產和進度,估測產量是否能滿足楊家的需要,若是多了就浪費了,若是少了的話,就不夠用了。

而為了讓客人有更多的選擇,或者為了展現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李安還需要不斷的改進香水瓶的造型,設計出一整套不同檔次的香水瓶子,高檔的可以鑲嵌金銀寶石,低檔的則就是一個很普通的玻璃瓶,隻是蓋子的部分是黃銅罷了。

不過,就算是黃銅蓋子的玻璃瓶,本身也代表了高檔,畢竟,在李安的壟斷之下,玻璃是一種極其稀有的資源,皇宮更是鑄造銅錢的原材料,普通人家倒是可以有銅錢,但很少能用上玻璃製品的,最多就是買一個麵積很小的玻璃鏡子罷了。

因為壟斷性,所以,李安的玻璃工坊,生產的所有商品都是奢侈品,就包括最廉價的小型玻璃鏡,而香水玻璃瓶的製造難度,比平整的玻璃鏡難多了,造價也要高許多,所以,更是屬於奢侈品。

奢侈品的價格是相對比較高昂的,不過,大唐帝國經過這幾年的工業化發展,普通老百姓是越來越富裕了,原先就比較富裕的人家,就更加的富裕了。

尤其是借著工業化的東風,富裕起來的家族,更是出現了財富的暴漲,買點奢侈品啥的,根本就不是問題,如此,楊家的香水隻要推入市場,必然能夠獲得很大的銷量,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不過,普通的家庭,想要買得起高檔的香水,怕是不太可能了,在工業化的浪潮中,雖然,所有的大唐百姓都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不過,更多的利益被少部分商人和貴族占據了,普通老百姓所獲得的利益非常的少,簡直是少的可憐。

也就是說這個東風,能吹起來的,隻不過是少部分人罷了,比如普通人能夠借助這個東方獲得兩倍的利益,那麼,貴族和商人就有能力獲得百倍或者千倍的利益,甚至萬倍也不稀奇。

表麵上看,有了更好的機會之後,所有人的人都能獲得超過原先的收益,但超過的倍數差距很大,也就是說,工業化的浪潮,讓所有人都富裕了起來,但在同時也極大的拉開了貧富差距,讓富裕的人與貧窮的人,之間的差距變得更大了,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更加的明顯。

這就好比後世的商業化社會,在商業管製之前,所有人都比較貧窮,肚子都很難填得飽,餓死人都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而在開放商業化之後,國家迅速富強了起來,窮人不但能吃飽飯了,而且,都能撐出毛病來,各種富貴病都找上窮人了,但窮人並沒有感受到幸福,反而覺得生活非常的不幸,不如以前幸福了,日子過的越來越窮了。

其實,窮人並沒有變窮,而是比之前富裕了很多,而他們之所以會產生更貧窮的想法,是因為彆的窮人富裕了一萬倍,而自己才富裕了一百倍,原本差不多貧窮的人,富裕程度一下子差了一百倍,而之前的富人,還比不上現在的自己,但此刻,這些富人的財富增加了百萬倍,與自己的差距更大了。

之前隻能穿補丁衣服的人,現在有了千萬的豪車,而自己的車才十萬,這種差距讓人壓抑,而在商業化之前,他們都隻能步行,雖然走路很累,但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此,心裡的幸福感自然就更大了。

後人總說,幸福感是比較出來的,而且,是與周邊的人進行比較得出來的,若自己比周圍的人富裕,就會感覺到幸福感,而若是比周圍的貧窮,就會感覺到很難過,感覺掙的錢不夠花的。

比如身邊人買了萬元的衣服,自己的收入低,買不了萬元的,隻能買百元的衣服,心裡就會有落差感,就會感覺自己不幸福,生活很壓抑。

其實,在小的時候,他穿的很有可能還是帶著補丁的衣服,那個穿萬元衣服的人,也是穿的補丁衣服,他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都遠超小時候,但就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的巨大差距,讓相對窮困的一方,產生了壓抑的感覺。

而之所以,幾十年之後,他們的收入差距能變的如此之大,是因為之前都是農民,在家裡種地,就算你再有能耐,種地還能種出花兒來?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新型的職業和商業都繁榮了起來,而很多職業的收入是完全沒有上限的,可以無限的增長,而商人的收入就更不用說了,能夠拿到資源和銷路的人,可以掙到海量的財富,而若是隻乾平凡的工作,則收入就非常有限了,如此,貧富財富的差距越拉越大,也就不可避免了,任何人都無法阻止這些現象的發生。

李安前世在網上購物的時候,選擇一種商品之後,會習慣性的點擊銷量,然後,購買銷量最高的幾家商品,如此,銷量越高的商鋪生意就會越好,而沒有銷量的商鋪就會一直難以有起色,甚至,不得不關店處理。

也就是說,富裕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富裕,而窮困的人會變得越來越難以追趕富人,從而擴大他們之間的差距。

自古以來,王朝剛開始的時候,貧富差距是最小的,國家相對比較安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的兼並,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到了實在無法收拾的時候,王朝也就滅亡了。

當然,那是在生產力比較落後的古代,在後世的物資充沛的時代,就很難發生這樣的事情了,雖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但文明的朝廷會想儘一切辦法,滿足最底層百姓的最低生活保障,雖然給不了他們榮華富貴,但可以給他們活下去的物質,讓他們能夠不被餓死,而隻要有吃的,就算活的不如意,人也是不會造反了,如此,也就不存在改朝換代之說了。

而古時候,之所以會出現改朝換代,是因為王朝的末年,不但存在嚴重的貧富差距,而且,窮困的百姓被折磨的沒有飯吃,一旦遇到災年的話,大量的貧民沒有飯吃,如此,造反也就順理成章了。

還好,大唐的老百姓比較樸實,在逐步富裕起來之後,窮苦的百姓並沒有因為富裕的貴族更加富裕而心生怨恨,反而感恩李安,覺得是李安給大唐帶來了新的生機,讓大唐帝國發展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富裕。

在富裕起來之後,大唐的社會環境自然變得更加的穩定,富的流油的貴族也願意拿出一部分食物來賑濟吃不飽肚子的窮苦人,以展示自己善心的一麵,甚至普通的窮人,也願意救濟比自己還要窮的人。

如此一來,在莫大的長安城,幾乎是見不到因為沒有食物而餓肚子的人了,就連在街頭流浪的人都比較少了。

畢竟,大量的工坊開設起來之後,對人力的需求是頗大的,而這些無所事事的流浪漢,就是非常好的勞動力,在人力緊張的時候,讓這些流浪漢加入到乾活的工匠行列也不是不可以,除非流浪漢是一個有毛病的人,那就沒法使用了,而隻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是可以使用的。

大唐社會頗為穩定,朝堂自然也很穩定,一切都牢牢的控製在李隆基這個皇帝的手上,沒有人能夠輕易的推翻這個皇帝。

不過,朝廷雖然比較穩定,但一些小的波瀾還是難以避免的,比如在人事任免方麵,會經常性的進行調動,以防止某個人在一個位置上待的太久了,形成了對皇帝的不利的小山頭。

而此刻,由於李林甫的身體越來越糟糕,朝廷內部也出現了一股暗流,那就是一旦李林甫死了,誰來當右相的問題。

從皇帝的態度可以看出,楊國忠被任命為右相的可能性最大,因為他是最受寵的大臣了,至於李安,雖然也很受寵,不過,李安實在是沒有時間去處理國家大事,光是研發中心的各種科研任務就夠李安忙活的了,而且,李安一直以來也不願意去處理這些俗物,之前雖然也帶過兵,可此時的大唐軍隊,武器的性能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提升,隨便一個將領都能橫掃周邊,如此,也就沒有必要去管兵是了,所以,讓李安乾右相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李安也不會答應,那也太浪費時間了。

電池工坊的公開招標很快就在京城隆重舉行了,參加競標的權貴有很多,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來競標的,多數沒有實力的商人,就是圖個熱鬨捧個場罷了,順便還能看看熱鬨,了解一下競標是怎麼會事,還有一些覺得會有內幕的人,也會跑過來看看情況。

在招標正式開始之前,大唐報連續多個篇幅,大規模的報道了這次盛大的招標活動,由此,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街頭巷尾談論這個問題,有條件的商人,能夠混到一張門票的,則一定會親自進去看一看,看看競標是咋回事。

競標工作由李安親自舉行,朝廷的很多大官也會蒞臨現場,不過,就屬李安的官位最大了,其餘的眾官員都是陪襯罷了。

李安一進現場就被嚇了一跳,會場黑壓壓的全都是人,估計足有三五千人,人數之多,讓李安大感意外。

這麼多的人,難道都是過來參與競標的?這也太多了,不過,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眾人對於競標的重視,就算是來捧場的也好,有這麼多人見證,更能體現公平。

競標開始之後,首先由一名負責的官員,將競標的規則仔細的朗讀一遍,讓所有人都重溫一下競標的規則,然後,就正式開始了,初始價格被定在了一千挺金。

這個價格真的是不低了,放眼整個大唐,普通的老百姓一輩子也掙不了這麼多的錢,不過,對於權貴和大商人來說,這些錢就顯得很是微不足道了,京城的很多權貴都能輕易的拿出這麼多的錢財,作為起始價格最合適不過了。

雖然大唐的很多權貴,都對電池項目很有興趣,不過,他們自己並不會站出來,而是讓給忠心於自己的人去辦理,如此,李安站在台上,也不知道下麵參與競標的人是誰的人,心裡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影響了,誰出的價格高就選擇誰就行了。

一千挺金的價格很快就被抬高到了一萬挺,然後是兩萬挺,三萬挺,價格之高讓現場的很多商人都目瞪口呆,有一些先前還敢出價的商人,在聽到這些價格之後都乖乖的放棄了,再也不敢出價了,隻能靜靜的看著彆人出價,自己成了看熱鬨的了。

忙活了一下午之後,共有三位商人出價超過五萬挺,十幾位商人出價超過四萬挺,超過兩萬挺金的有一百名商人左右,參與出價的商人有五六百之多,剩下的幾千人就是過來湊熱鬨的,反正也不需要花錢,現場看看有錢人的爭奪戰倒也是挺有意思的。

“我的乖乖,都出到五萬挺了,這些家夥真是有錢啊!”

“李侍郎,已經喊過三遍了,沒有更高的價格了。”

旁邊的官員提醒道。

李安點了點頭,起身宣布,讓三位出價最高的商人,獲得這項極有價值的技術,而李安會持續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他們改善電池技術,給他們提供持續不斷的技術積累,保證他們的利潤。

“今日的競標,真是太精彩了,價格從一千挺一路飆到五萬挺,整整五十倍的差距啊!太狠了這個。”

“五萬挺金,這真是大出血啊!也就李侍郎能想出這麼狠的主意,太狠了。”

“聽說這五萬挺金,不僅包括技術,還包括一塊工坊用地和一些簡單的機器,以及後續的維護費用,這項全部加起來的話,倒也不算很虧,況且,日後能掙大錢,這可是福及子孫的事情啊!”

眾人在離開競標現場之後,笑著開口說道。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 住大院,八零辣妻發家致富日日忙 呆萌知青一不小心撩到腹黑狐狸精 執掌封神榜 鐵口直斷,玄學大佬天橋算卦 胤禛:在兄弟們重生的大清當團寵 靈能 火影,我的斑是女孩子啊 七零下鄉後的日常生活 陷害走錯房,我為總裁生了一窩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