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斑翅山鶉_盛唐不遺憾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盛唐不遺憾 > 第九百九十一章 斑翅山鶉

第九百九十一章 斑翅山鶉(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李安帶著一行人先去了少陵原,讓他們好好欣賞少陵原的風景,不過,這些熊孩子都在惦記著土雞湯,玩了沒多久,就嚷著要去驪山抓野雞,至於神禾原,他們一致表示不想去了。

要說這少陵原的風景一點也不差,隔壁神禾原的風景就更好了,不過,由於這裡的常駐人口在一天天的增加,京城的飯館又急需各種野味,所以,少陵原和神禾原這一代的野生動物遭遇了滅頂之災,想要在這裡抓到野雞,是越來越難了,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少陵原的野雞已經滅絕了。

而較遠位置的驪山就不同了,那裡畢竟是大山,地形的起伏相對比較大,有很多犄角旮旯都是人為很難發現的,而這些隱蔽之處,也就成為了各種野生動物最後的生存空間,至少,他們能夠在人類的捕殺之下,讓自己不至於滅絕。

不過,就算驪山的地形再怎麼複雜,隻要人類的活動繼續增加,而朝廷又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那麼驪山野生動物的滅絕也是早晚的事情。

“哎,真是一群小饞貓,本來是打算帶他們出來看看植物的,可看看這些孩子,都想著土雞湯呢?”

李安無奈的說道,並將手中的旋覆花,輕輕的扔在了地麵上。

這也不能怪這些孩子,他們年紀小,對很多不起眼的草木植物,確實沒有太高的興趣,而且,李安講解的也比較枯燥,如此,他們就更加的不願意聽了,而土雞湯的味道被李適和唐兒說的那麼好,他們自然很想親自去嘗一嘗,而且,很想立刻就去嘗一嘗,在這種急切心情的作用下,再去看那些花花草草,也就沒有太大的興趣了,而且,這些孩子也不傻,他們還是覺得驪山的環境更好,他們還要親自挖當歸,然後,一起燉野雞肉呢?

“到底都是孩子,一聽說有好吃的,就把什麼都忘了,都忘了此行的初衷了,那李侍郎覺得應該如何,是立刻離開去驪山,還是繼續在此處看花花草草。”

李豫問道。

李安看了看時間,開口道:“也罷,既然這些孩子都鬨著要去驪山,那我們這就出發吧!若真的能抓到野雞,土雞湯就有的喝了,廣平王怕是也沒有嘗過這個土雞湯的味道啊!哈哈!”

雖然驪山距離少陵原的距離比較遠,不過,現在京城附近的道路網建設的非常到位,車輛的速度也是一再提高,如此,從腳下這片土地出發,前往驪山也用不了太多的時間。

“抓野雞,抓野雞,抓野雞……”

上車之後,皇孫們就沒有安靜過,一直在談論如何抓野雞的事情,似乎他們此次出來的主要使命就是為了抓野雞,至於學習植物知識,他們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車輛行進的速度很快,在正午之前就抵達了驪山腳下,因為驪山附近有皇族的華清宮,所以,對進入驪山附近的車輛是有一定程度的管控的,不是什麼人都能隨意的駕車前往驪山深處遊玩的。

當然,李安所率領的這支隊伍是比較特殊的,自然有進入驪山深處的特權,所以,他們不用辛苦的從山腳下一步步的往上爬,隻需要坐車上去就可以了,而且,由於好多地方就已經修路了,如此,可以隨時上車行進,在需要停車的時候再下車欣賞風景就好了,時間也就能夠大大的減少了。

“大山,好大的山啊!”

在所有的皇孫之中,有的皇孫自從出生之後,就一直沒有機會離開皇宮,所能看到的就隻有宮裡的假山和微地形,在第一次見到龐大的山峰的時候,心裡自然是頗為激動的。

“驪山的風景是越來越好了,自從這硬路修建好了之後,來此處遊玩就方便太多了,朝廷每年都要撥出不少的款項,對驪山各處進行維護,光是涼亭就建了不下三十個,如此,前來遊玩的人,就不用擔心沒地方躲雨了。”

一名隨行的官員,開口說道。

驪山的風光自古以來就非常的好,野生動物也是不少,是個欣賞風光的好地方,大唐最著名的華清宮,就在這驪山之中,另外,已經被項羽一把火燒掉的阿房宮,據說也是在驪山附近,這足以說明驪山的風光有多好了。

當然,華夏帝國的領土如此廣闊,其實,比驪山風光好的地方還是很多的,隻不過驪山的位置比較特殊,他就在長安城附近,而很多王朝的都城就是長安,如此,名氣自然也就跟著起來了。

朝廷花費錢財維護和建設驪山,為的是進一步完善驪山的環境,把驪山建設的更加美好,從而提高大唐都城的形象。

遠方的客人到長安城之後,除了能在城內體驗到繁華的都市景色,同時,也可以到郊外來感受驪山等風景區的風情,這樣,大唐都城就顯得更加的飽滿了,這對提高長安城的整體形象大有裨益。

除了從萬裡之外來的客人,會選擇到驪山欣賞風光,大唐本土的很多文人騷客,也同樣會選擇到驪山來遊玩,看一看山中的風景,心裡會大不一樣的。

若驪山不是靠近長安城,那麼,他萬萬是不會有這麼大的名氣的,很多人喜歡熱鬨,喜歡高大的建築,但同時也會喜歡清靜,喜歡茅草屋,這個看似矛盾,實際卻並不矛盾,因為人會有多種不同的需求。

在寂寞的時候,可以去長安城的鬨市區看看川流不息的人流,感受一下都市的繁榮景象,而在都市待的時間太久了的話,救濟感覺到疲累和厭煩,很想要好好的靜一靜,看看山川河流和花草樹木,如此,就可以去城外的驪山散散心,甚至,還可以在山中搭個小棚子,小住幾天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寂寞了就去長安城生活,想要靜一靜就去城外的驪山等景區,這樣的生活無疑是很愜意的,也更加能夠提高長安城的居住舒適度,增加這座城市的魅力,從而吸引越來越多的有才華之人,加入到這個城市。

其實,自古以來,各個朝廷對老百姓的流動性都是進行適度打壓的,為的就是讓大部分老百姓安心的居住在自己的家鄉,不要到處亂跑,否則,都按照個人的心意去生活的話,就會造成有的地方人口太多,而有的地方人口太少,人多的地方會因為爭奪土地而發生私鬥,而人少的地方會有很多的土地荒蕪,從而造成極大的浪費。

不過,人都是熱愛自己家鄉的,隻要不是活不下去了,很多人都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而在能夠養活自己的情況下,也有部分人會離開家鄉,那是因為在離開家鄉的外地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能夠讓自己活的更好更體麵,如此,有的人自然也就不願意回到家鄉了,而願意去生活條件更好的地方去生活。

而生活條件更好的地方,一般都是指更富裕的地方,鄉村的人會往城鎮聚集,而城鎮的人會考慮進入城市,而城市的人則會選擇進入大城市,大城市的人會選擇都城,如此,人口就會從鄉村一步步的往都城聚集,從而帶動大城市的繁榮,而鄉村則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衰敗,並最終漸漸的荒蕪起來。

當然,部分老百姓願意遷移到更加富裕的地方,這裡麵會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要能夠在富裕的地方養活自己,否則,就無法在這個富裕的地方生存下去,也就隻能選擇逃離,返回貧窮的小山村了。

在古代的各個王朝,朝廷會根據實際情況對各地的人口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老百姓隨意離開家鄉的,但若是家鄉人口太多,土地已經無法承載,而國家又有好多地方人口稀少,那麼,朝廷則很有可能會從人口多的地方往人口少的地方進行有規劃的遷移人口,並做好登記工作。



最新小说: 呆萌知青一不小心撩到腹黑狐狸精 執掌封神榜 鐵口直斷,玄學大佬天橋算卦 胤禛:在兄弟們重生的大清當團寵 靈能 火影,我的斑是女孩子啊 七零下鄉後的日常生活 陷害走錯房,我為總裁生了一窩崽 夢返1981 快穿:搬磚暫停,做個任務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