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猝不及防的狗糧_華娛璀璨時代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華娛璀璨時代 > 第626章 猝不及防的狗糧

第626章 猝不及防的狗糧(1 / 2)

華娛璀璨時代!

《希望》第一輪展映結束,不僅是小兩口所在放映廳反響熱烈,文木野、劉義、孔生和黎雪他們各自所在放映廳裡的熱烈氛圍也不遑多讓。

《希望》隻是部短片,用它來完全代表華國科幻,其層麵或許不夠。

但在當下觀眾們的感觀中,華國科幻好像就隻有眼前這部《希望》,即使是一部短片,放在目前情況下也能作為華國科幻的牌麵。

很多觀眾起初對華國科幻抱有質疑,在觀看過《希望》後,這樣的想法也隨之削弱。

其具有想象力的腦洞、不可思議的反轉、令人震撼的視覺鏡頭,是進入放映廳前完全意想不到的,給足了他們驚喜。

“這是一次很好的觀影體驗。”大多數觀眾如是認為。

楚軒和劉藝妃自座椅上起身,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話筒後往舞台上走,一路上感受著現場的良好氛圍,說明著觀眾們對《希望》的認可,他們心裡也很有榮譽感。

文木野、劉義、孔生和黎雪也在各自放映廳走上舞台,現場的熱情反響讓他們鬆了口氣,卸下了一些壓力,拿起話筒準備受訪。

對於五個廳裡的外國人來說,這幾位來自華國的影視從業者很陌生,可謂相見不相識。

用作品說話,這在同行卻不同地界的環境中,是最好的認識和交流方式。

《希望》的出彩,讓很多外國人對這個來自華國製作團隊的人抱以興趣,媒體們對於接下來的采訪環節也躍躍欲試。

“請問這個故事來源於哪裡?是由哪部小說改編的嗎?”記者問。

“不是小說改編,它是我們去年在交畢業作品前的一個故事靈感。”劉藝妃回答。

現場的外國人露出訝異的表情,這部短片如此精彩,卻沒想到僅是來源於一個故事靈感,他們還以為是改編自華國的哪部科幻小說呢。

聽劉藝妃話裡的意思,這個故事靈感是為了交畢業作品,可這樣的畢業作品如今出現在戛納這個國際舞台上,他們覺得非常有趣。

“你是如何將一個故事靈感創作出《希望》這樣的劇本的呢?在此之前有什麼變化嗎?”第二間放映廳,記者問劉義。

劉義說道“故事的整體框架,是製片人也是《希望》男女主楚軒和劉藝妃的,我隻是負責把其中的故事脈絡和細節邏輯梳理好。”

“大家都看到了,《希望》中有幾段回憶式鏡頭畫麵,都是一些發生在地球上的cg畫麵,這些畫麵是用來解釋世界觀背景,以及故事的起因。”

“其實cg片段原本是完整的,在《希望》第一個版本中是集中放在開頭的,一共兩分鐘。”

“之所以把它打散,是為了讓故事節奏和鏡頭下產生的情緒更緊湊、更跌宕起伏,所以就有了這第二個版本。”

劉義他們之所以讓《希望》有這第二個版本,除了刪減一些鏡頭減少一些時間來應對戛納的短片審核標準外。

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讓剪輯風格符合歐美市場。

這就好比寫小說,第一章全是背景設定且不見主角,這放在網絡小說之初,讀者因新鮮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可一旦看多了小說就會厭煩這樣看起來毫無意義的寫法。

影視劇也是一樣,在前年第一個版本中,地球災難的兩分鐘cg畫麵是《希望》開頭,這兩分鐘的畫麵也是用來介紹背景和故事起因的。

這樣的剪輯風格,是很正常的擁有邏輯順序的蒙太奇剪輯基本法。

因國內科幻影視市場空白,不論怎麼剪輯,觀眾也會有新鮮感,因此也對《希望》第一個版本津津樂道。

可這樣的版本放在歐美,足足用兩分鐘的開頭來介紹背景設定,且沒出現主角的情況下,長時間缺失主體的劇情會讓看多了科幻的歐美觀眾造成勸退效果。

在劉義對劇本調整下,就將兩分鐘設定打碎並挑出來,讓故事開頭就直接從男女主主線劇情開始。

開頭不講任何設定、不講任何背景,隻講主線的鏡頭語言,讓觀眾自己去看、自己去體悟、自己去分析,然後在後續根據劇情適時插入講背景和設定的片段,用來解釋懸念。

這樣一來,不怎麼看科幻的,或許對這個版本的《希望》要多看幾遍才能徹底看明白。

但一旦能看明白,就會感受到這個版本的《希望》,其中故事節奏拉滿,每個鏡頭的細節和鋪墊都不容錯過。

從剛才的展映情況來看,觀眾們時不時的驚歎,說明劉義他們對《希望》的二次改編是成功的。

“文木野,聽說你才23歲,去年才大學畢業,但在你拍攝的《希望》中,場景傾倒的設計和剛剛那兩個鏡頭讓很多觀眾為之驚歎,請問你是怎麼做到的?這些空間感極強的鏡頭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呢?”

第三個放映廳,記者問文木野。

第一次在國外麵對如此場合,文木野很靦腆“科幻對於我們來說很多都是未知的,我想正是因為未知才會有更大膽更廣闊的想象力,因為我們在這方麵的思想不被束縛。”

現場觀眾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一個題材多了,那後續跟風的、借鑒的會蜂擁而至,市場也會慢慢失去創造力和創意。

能夠跟風賺錢,幾個人會去費勁巴拉的搞創新?

正是因為華國科幻充滿了未知,這就代表一切皆有可能。

傾倒的場景,用非3d攝像機拍出的3d鏡頭,簡單卻又拉滿了視覺效果的空間錯層鏡頭……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希望》從華國科幻的未知領域中尋找了屬於他們的答案,不僅給了觀眾驚喜,也引發專業人士對科幻鏡頭和對華國科幻市場的思考和重新審視的態度。

“在我看來,《希望》可以是完整的故事,但通過細節推敲它又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更像是完整故事中的一個片段,我想問的是你們是否會把《希望》拍成一部完整的電影?”

第四個放映廳,記者問孔生。

孔生微微頷首“你的眼光很敏銳。是的,《希望》有完整的故事,並且我們正在為屬於它的電影做準備,或許明年最遲後年就能展開拍攝,如果一切順利,它將會是完整的係列電影。”

現場觀眾感到驚訝,沒想到這個華國製作團隊這麼大膽。

《希望》或許能代表華國科幻影視的起步,但剛起步就想著搞係列電影,這野心不是一般的大。

但所謂的野心,不是任何一個有追求的人都擁有的麼?這也代表這個團隊有足夠的信心去完成它。

在場觀眾將剛剛《希望》的展映看在眼裡,它的精彩和優秀一時難以言表,但聽到孔生這番話,多多少少對屬於《希望》的電影產生了期待。

“整部短片中,除了男女主外沒有任何一個配角,請問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第五個放映廳,記者問黎雪。

黎雪說道“整個故事有三部分,剛剛展映的《希望》就是第三部分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隻有男女主,這是劇本的設計。”

記者追問“也就是說,假如把剛剛的《希望》拍成電影,整個電影隻有男女主兩個角色?”

黎雪點頭“百分八九十的劇情隻有男女主兩個角色。”

“噢!”在場的人很震驚。

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百分之八九十的劇情隻有男女主兩個角色?

他們第一時間想了想,全球影史上好像都沒有這樣的電影。



最新小说: 蒼穹乙 從被煉成僵屍開始 綜影視之一下就拆了官配 靈藥序曲 我靠被動技無敵了 組團重生異界,我隻是想活下去 仙子你聽我解釋 蕭辰戰神歸來 宿主今天白嫖了嗎 一見鐘情,桃花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