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鄭安平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1章 鄭安平

第1章 鄭安平(1 / 1)

長平長平!

今天的河南開封市,在2300年前叫大梁,是魏國國都。

中國人的姓通常表示他的故鄉所在,或祖先的職業。比如鄭安平姓鄭,這表示他的故鄉是鄭國,或者他的祖上乾過與祭奠用酒(鄭)相關的工作。

鄭安平是魏國的武卒。

鄭安平看來是家中的支庶。按當時的規矩,隻有(嫡)長子有資格繼承家產,被稱為“大子”——後世皇帝的接班人稱“太子”就是從這兒來的。其他的兒子,不管是大老婆生的,還是小老婆生的,統統都要離家謀生。他們被統稱為“庶子”,意思是“其他的兒子”。到後世,庶子隻用來稱呼小老婆生的兒子,與大老婆生的“嫡子”相區彆。但那已經是鄭安平之後很久的事了。

於是庶子鄭安平離開了自己在鄭國的家,來到臨近的魏國國都大梁找工作。

鄭國在今天的河南新鄭,離開封不過二百裡,在當時也就天的路,背上乾糧就能到。鄭國人到大梁找工作是很平常的。

當時占據鄭國的已經不是鄭國人,而是韓國人。鄭國人是周的同宗,是清清楚楚的王親;而韓國人祖上則是晉國的家臣,幾百年在晉國不溫不火,後來靠著暗護“趙氏孤兒”一舉成為晉的大族。三家分晉後,韓國滅掉鄭國,鳩占鵲巢。

鄭安平的祖上大約也曾經是鄭國的公子吧——不然他不會姓鄭。哦,錯了,正確地說,鄭安平是鄭氏,如果他的確是鄭國公子的後代,他應該姓姬。不過這已經無關緊要鄭安平出生時,離鄭國滅亡已近百年,他對自己的出身已經很淡漠了,他也從來沒有提過自己究竟姓什麼。姓什麼關係到找媳婦古人講究“同姓不婚”,如果鄭安平真的姓姬,那他一定不能娶姬姓的姑娘,無論鄭姬、衛姬、燕姬,還是蔡姬,都不行。他隻能娶齊國的某薑,或宋國的某子;秦國的某嬴或楚國的某羋當然也可以,但那是蠻夷,一般人不敢娶那感覺有點像今天娶個“洋媳婦”。

武卒製度誕生於魏文侯時代,是軍事家吳起精兵思想的具體體現。一個人,隻要滿足一定的選拔標準,就可以成為武卒;而他一旦成為武卒,社會地位立即發生改變國家免除他家的全部賦稅;如果無家無業的,還分給土地和家產。當武卒,曾經是很體麵和風光的事。

歲月是把殺豬刀。任何好事經過時間的衝刷,總會褪去美麗的色彩,留下本色。等鄭安平到大梁的時候,武卒已經變成一項比較普通的職業,而且還不那麼熱門——畢竟謀生的手段千千萬,把腦袋彆在腰帶上混飯吃?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吧。

鄭安平倒也長得身材魁偉,孔武有力。按照規定,他穿上三層皮坎肩(皮甲),手中提著戟,右腰勁弩,左腰兩壺100支箭,再背上個斤糧食,並不覺得有什麼吃力。半天跑一百裡,雖然有點出汗氣喘,但也隻算得熱身。一試即過。

但現在,鄭安平可不是在接受測試,他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梁飛奔。他隻披了一層皮甲,也沒帶弩箭,隻在手上拎著一支半人高的戟,這被稱為“手戟”,在當時的地位相當於後世的佩刀,屬於一種自衛性的武器,而更多的,這是一種表明自己是在執行公務的符號。

由於身上沒有負重,鄭安平跑得比測試時快得多,臉上一副焦急的神情。道上偶而路過的人都趕快閃到一旁,為他讓開路雖然鄭安平沒有披掛,但他手中的手戟和飛奔的步伐,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眾人,他有緊急軍務。這時,最好誰都彆找倒黴。

當鄭安平已經跑得眼前幾乎要發黑時,大梁城終於在望了。

一般我們總說,大梁就是今天的開封,從大的方麵沒錯,但細究起來還是有講兒。

今天開封這個地方,在魏國沒有建都之前是一片荒涼之地,附近隻有一個小村,叫啟封,是鄭國建的一座糧站。到漢朝以後,人們把啟封這個地名給了大梁,又為了避漢景帝劉啟的諱,改名“開封”;而那個真正的開封,幾經改名,今天稱為“朱仙鎮”。最著名的故事大概要算《嶽飛傳》中“八大錘大鬨朱仙鎮”了,很不幸,那是虛構的。

不知為什麼,三家分晉後,分肥最多、國力最強的魏國看上了這個地方,花大力氣在河邊的平原荒地上建起高大的城池;還從濟水引水穿城而過,方便水路交通;又從黃河引水成圃,灌溉了城外大片土地,讓大梁成為良田萬頃、交通便利的大都市。這是不到九十年前的事。從那時起,開封雖然一再被埋入黃河泥下,卻一再原址重建,直到今天還是中原代表性的城市之一。

據曆史學家考證,今天的開封,城市布局和二千多年前的大梁並沒有什麼不同。從金明大道至鐵塔公園,大致就是大梁城的範圍,而今天開封故城大致是梁王王宮。大梁城周圍最好的田是圃田,在今天鄭州,地名還叫圃田。在圃田外,魏國修建起長長的河堤,平時防水,戰時可充當防禦工事。

從長堤到大梁城大約九十裡,中間是魏王打獵的囿中,就是今天的中牟縣;從囿中到大梁路途還遠,中間設有一個驛站。鄭安平就在這個驛站裡當差,稱為“驛卒”。

驛卒是個不大不小的差事。大凡迎來送往、上情下達、公文傳遞,……一乾雜事都要做。不過古代地廣人稀,事情少,當驛卒還是清閒的時候多。

驛站一般配五人,與軍中一伍相當,其中一人為驛吏,即站長,其他四人為驛卒,輪流當差。今天當值的是鄭安平。

他還記得,從囿中接力的那名武卒跑進驛站時,喘得上氣不接下氣。他一麵掏出一段由竹片刻劃而成的符節,一麵喘著粗氣,話說不成句“傳…,芒卯…將軍…戰敗,秦軍…秦軍將至!”

驛吏接過符節,粗一查驗,認為無誤。即示意鄭安平準備出發。鄭安平匆匆穿上草鞋,披上皮甲,挎上水瓠(葫蘆),抄起手戟,從驛吏手中接過符節,即向大梁西門跑去。

從驛站到大梁西門大約有三十裡,鄭安平必須在一個時辰內跑完這段距離。

應該說,自從鄭安平當上驛卒以來,已經有日子沒這麼跑了。但自從去年新君即位,好像就有些不順。去年傳來消息,秦將白起攻打魏邊縣,他這麼跑著傳遞過文書。但秦軍並未進到大梁城附近,軍情也沒有這麼緊急,不過是幾個城池被打破,有些損失一類。但這一次不同。魏將軍芒卯已經戰敗,秦軍幾乎馬上就要出現在大梁城下了。

“秦軍還有多遠?什麼時候會到?會攻打大梁嗎?還是把大梁周圍掃蕩一空?我會不會也要和秦軍乾上一仗?”鄭安平一邊跑,腦子裡忍不住胡思亂想,一個個問題自己冒出來,弄得他自己都好笑,也很煩。特彆是當他想到有可能要親自和秦軍交手,就有說不出的焦躁。

“孺子!你是武卒,秦兵不過是農夫,有什麼可怕的!”鄭安平在心裡安慰自己,但這並不能壓抑下自己對秦軍的畏懼。傳說中的秦軍,個個不怕死,打仗按所砍下的人頭計功,勇猛的,一個人身上可能掛好幾個人頭,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戰。他在心裡想象著,一群不要命的人一擁而上,以自己的武藝能夠擋住幾下。

“不管能擋幾下,最後要死就是了。”他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悲觀的。然後他看到了高大的城牆。



最新小说: 某鹹魚的無限劍道 禦獸:從空天霸主開始 跑山:開局一條豺,承包整座大山 說好斷絕關係,你們後悔算什麼? 穿越逃荒:我靠係統扶持一代帝王 穿越香江之財富帝國 改變大唐之李元霸 洪荒:從骷髏成為地府之主 無憂江湖 正道聖皇的我娶了邪道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