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爭武卒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182章 爭武卒

第182章 爭武卒(1 / 1)

長平長平!

聽到囿守這話,芒申臉上也露出一絲驚詫,不過好歹還鎮得住,道“梁尉公子已至,家兄得無音訊乎?”

梁尉公子又激動起來,道“臣等奉將軍令,引軍出陣,助芒大子寅與秦人一決。今吾至此,而寅公子杳然,敢問臣等何所歸?”

囿中守暗暗叫苦本來想岔開話題,讓氣氛緩和下來,不想反而激化了矛盾。正待開言,堂下家老高聲報道“諸先生至!”囿中守如蒙大赦,趕緊起身,道“有信陵君及芒府貴人相助,必無憂也。且往相迎。”自己先站起身來。其他人不好多言,也都站起身來,一起迎到堂外。但見靳、曹、車、簫、陳五人依次從簫牆後麵轉出,然後整齊地列於牆下。囿中守、尉拱手當胸,趨步下階,口中連道“得諸先生至,幸何如之,幸何如之!”五人見狀,也連忙趨步上前,卻是以靳先生為首,車先生領先為相,相距十步,兩邊各自停下,囿中守和車先生各行兩步,相互敬禮。然後自然又是一番例行的客套,兩邊分賓主上堂。三名先到的賓客在階上迎接,又是一番客套,方才入堂,各自坐下。家臣們早已重新搬上食案。

照例還是敬酒。三巡以後,囿中守先開口道“臣方得梁尉公子傳芒將軍令,武卒數千入駐囿中,與秦一決。又道芒大子寅總司其軍,而寅公子不至。臣惶恐,久不在朝,不聞其意,舉措失宜。願諸公教我!”

芒申道“敝府車先生出城未久,必知其情。”

車右先生見到梁尉公子,心中放下一大塊石頭,情緒很高。見芒申讓自己出麵,遂離席而出,立於席下垂手道“微庶聞於敝東,凡城守,必以一軍在外,一軍在內,互為犄角。梁尉公子,將門之後,為將軍讚畫,乃奮其勇,慷慨赴陣,親率武卒數千;敝東則指其大子寅總城外民軍以襄助之。大子與大梁尉同舟出城,今大梁尉已至軍中,而無大子音訊,微庶實為惶恐,不知所以。”

芒申補充道“家兄於城北驛離船登岸,當即赴戎。”

尉僚道“大梁尉出城當夜,寅公子即赴戎機;次日拜將,當夜敝公子領軍離城。今大梁尉早至長城外軍營,梁尉公子雖於途整軍,遷延時日,猶至囿中,何寅公子杳然?”

囿中守突然道“寅公子棄舟登岸,何人相隨?”

芒申道“敝府虎仲先生!”

囿中守故作失驚道“但虎仲先生一人乎?失策矣,失策矣!兵亂之時,僅一人隨衛,何能保公子平安!敢莫為亂賊所害……是也,少將軍方言,隨大梁尉往軍中多位公子,出營不遠即遭不測……九人同行尚且如此,二人……難測也,難測也!”

車右先生凜然道“不然。虎仲先生智勇雙全,非如微庶寡才無能,必能護得公子周全。”

囿中守還要出言反駁,忽聞席間傳來靳先生的輕咳聲,心裡立刻回過味來,放下了負擔,趕緊道“勞累車先生!”車右先生也聽到靳先生的輕咳聲,樂得借坡下驢,深深一揖,退回自己的座上。囿中守道“靳先生奉信陵君命,來助寅公子,必有以教我。”

靳先生就於座中拱手道“微庶奉於君上,梁尉公子年少出陣,心甚不安。微庶等雖不才,但有血氣可賈,願效於公子駕前,雖死不辭。”

梁尉公子聞言愣在當地。尉僚連忙於座上敬禮道“敝府深荷君上大德!梁尉府少主雖幼,出於將門,死生之事,在所不計。死國,幸也!”

靳先生續道“意者,寅公子總其事,微庶等任其勞,公子高坐,尉老袖手。奈何寅公子未至,微庶等不得其令,願聞公子之誌。”

梁尉公子道“臣奉將令出陣,自當不計死生,以身報國。惟離城倉促,行陣不整,糧秣輜重不備,故奉命臣往囿中就糧。願得軍器完備,糧秣充實,行伍整齊,殺敵立功,方遂平生之願。”

梁尉公子一番訴苦,讓靳先生十分意外,他與曹先生對視一下,再望向芒申。芒申輕輕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情。靳先生遂道“願公子言其詳武卒幾何,奈何行伍不整,軍資糧秣皆不備?”

不問還好,一問梁尉公子竟哽咽難以出聲。尉僚隻得代答道“公子出城,值大梁戰警正急,四門緊閉,精壯上城。公子急切之間,不及點兵,乃以私財得募二千餘兵,皆不當值者,故無行伍;士卒隻得隨身器械、餱糧,從暗道而出,並無輜車出城,亦無革車。府中家臣隻十餘人隨行,於途雖稍行整頓,亦難言整齊。加之糧儘,遂以散兵入囿中。”

靳先生越發驚疑,道“二千餘武卒,儘散兵乎?除身所有,無一輜重?現屯何地?實有卒幾何,率伯幾何?隨身軍械凡幾何?有糧幾何?”

問到具體事,梁尉公子倒不怵,侃侃答道“實有卒約二千,什伍長三百有幾,伴長十,卒伯三,無營司以上者。卒皆有戟一、弩一,矢十數乃至十不等。各備餱糧或一日或二三日。離值而不歸家,宿於城下,蓋家鄉野,而少營生。”

靳先生道“此烏合之眾也,何能為?”

梁尉公子道“蓋以負罪之身,而待將軍之令耳!”

靳先生與曹先生對視一眼,道“信陵君公子領軍在南關,廣有糧秣及輜重,大梁尉現在彼處,主司武卒。公子其往赴之!”

車右先生急忙道“不可。公子現為大梁讚畫,得將軍令而至囿中,未得其令,焉他往?”

靳先生對囿中守問道“敢問守君,囿中糧秣可供幾日?”

囿中守道“承先生問,也敢言其實。囿中,邊邑耳,軍不滿千,少有民田。既鮮軍備,亦少糧秣。見有民軍數萬居於外,猶得自備餱糧,複得公子卒數千,一應供給,實乃窘迫。”

車右先生道“非也。公子奉將軍令至此,糧秣、軍械,皆當比囿中戍卒例供給。守君何辭?”

囿中守道“非敢辭也。囿中戍卒但不滿千,今先添數萬民軍,再得卒數千,一應供給,必不能久。雖然,將軍令必不敢辭,但據實以奏耳。”

靳先生續道“數千武卒,行列不整,軍械不備,烏合之眾,非整頓不可就敵。愚見,或大梁重任官吏就營,或再入大梁歸製,難為用也,無糧且為患。盍往南關整頓,必為勁旅。”

車右先生道“雖然,必待將軍之令也。”

尉僚接上道“軍中無軍使節符,何以報之將軍?先生其任之?”

囿中守、尉看明白了,梁尉家和信陵君家一齊在擠兌芒家,要把他手下的武卒抽走,車右先生則在竭力阻攔,但顯然力不從心。“正合吾意!”兩人都這麼想,樂得袖手旁觀,見機煽風點火,把這幫散兵擠走。互視一眼,臉上露出笑容。

車右先生道“微庶與申公子正往大梁備報諸事,梁尉公子事必不敢遺。願公子與尉老稍靜無躁。”

梁尉公子憤然道“臣等引軍出城,於途整軍,多遣使往大梁報將軍,不得一言。何先生一入,令即得出!將軍令臣等就寅公子,且寅公子何在耶?”

車右先生麵紅耳赤,道“前聞之於尉老,公子出陣,未得節符;音信不通,良有以也。申公子等得信陵君公子節符,必能上達於朝,而諸事必成。”

梁尉公子依舊憤然道“臣聞車、簫二先生,將軍之肱股也,家國軍事所賴也。願得二先生之助,得整軍備,願勿辭!”

芒申接口道“臣雖寡德,願往營中,為公子驅馳,但以公子之命是從。”

沒想到芒申會挺身而出,本來還在猶豫的車右先生急忙道“何勞公子出陣。臣與簫先生願留營中,為梁尉公子驅馳。”

囿中守見事不諧,好像梁尉公子已經沒了理由讓武卒離開,便出言道“少將軍奉信陵君公子令歸大梁,必有軍國大事,焉得以數千武卒而誤之。臣意公子等且往大梁,靳、曹二先生乃奉信陵君公子令助梁尉公子,何再勞將軍府。”

靳先生道“微庶等以為,申公子等仍依原議歸大梁,車先生得啟封之實,簫先生儘得城外大軍之情,必能善助將軍,而利宗廟。梁尉公子往依其父,義也。城外軍中,糧秣軍械皆備,武卒萬人,必能使行伍整齊,以待將軍之令。”

芒申道“靳先生所言是也。車、簫二先生各懷兵機,不可稍待。偏俾殘軀,願奉公子。”

簫間突道“將軍本以大子寅總城外軍事。今寅公子生死不明,申公子幸得到此,盍以申公子暫代其兄之司。一則免梁尉公子後顧,二則分囿守之任。”

芒申道“臣何德,敢總其司。但為梁尉府驅馳,幸也!”

簫間的話很讓梁尉家的無語本來梁尉公子就對芒卯有一肚子氣,就算芒寅在,也未必會甘受節製,現在把一個軍使推出來總領其事,就因為他是芒氏嗎?

尉僚冷笑道“簫先生好計議。惟申公子有軍令在身,縱義理兩便,不宜抗命。”



最新小说: 人皇係統帝禦乾坤 絕世唐門之瀾 寡人隻想當昏君,不想長生啊! 諸天大秦之國運先祖 寫輪眼中的鬥羅世界 逆道人皇 異世界饑荒 穿越饑荒世界 銀月之墟締結深淵的魔法師 說好女裝結果性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