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戰耶和耶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311章 戰耶和耶

第311章 戰耶和耶(1 / 1)

長平長平!

好不容易熬過囿中城外的第一個夜晚,四人都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商量著要在帳前也升堆火。小四說,要不要在營裡也挖個地穴,既避風又保暖?鄭安平道“農具皆無,何以為穴?若日秦人即退,空費勞力。”不過挖個火坑還是必要的,花不了多少勞動。正商議間,有軍使來報,將軍命各營司速往城中議事。營司交待了鄉長幾句,帶著鄭安平等四人往城中而去。

走了十裡地,幾人身上暖和過來,行動也不再僵硬。

將軍帳就設在囿中尉府中,四名武卒不被允許進入大堂,被安排進一間廂房,裡麵全都是各營跟隨的軍使,隻不過都是些比較精明強乾的壯年人,讓武卒充軍使的隻有東鴻裡所在的鄉。

軍使們聚到一間房間裡,沒有了軍官,不得交頭接耳的規矩自然是廢了;又都是民軍,說起話來毫無顧忌,熟的不熟的,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要交談幾句,噓寒問暖,插科打諢,交換趣聞,不一而足。廂房裡一時成了集市。

鄭安平他們是武卒打扮,兵甲都與眾人不同,自然被吸引了最多目光。他們四人本是市井,與眾人沒有隔閡,雖然是外來戶,與眾人幾乎全都不認識,但也很快成為眾人交談的中心。不少人過來摸摸甲和戟,見了鄭安平的那支矛,也頗有興趣,問為什麼比眾人少了側刃?鄭安平耐心地解釋,因為時間急迫,自己沒來得及裝上。眾人比較了一下矛尖與側刃的安裝方式,認為鄭安平沒有騙他們,好像又發現了什麼秘密,知道了彆人不知道的事情,全都心情愉快。

見氣氛良好,鄭安平問了旁邊一人一個問題,道“昨夜甚冷,幾乎凍透,兄以何法取暖?”

一石激起千層浪,鄭安平的話引起大家共鳴,大家紛紛抱怨昨夜的寒冷,自己如何難挨。主要的依仗就是烤火。有人還有自己的獨門絕技,比如脫了衣服凍一凍,再穿上衣服就會暖和很多;脫下一件衣服烤得熱了再穿上,等等。有一人道“天日冷,若相持經月,或狂風,或雨雪,縱有千般計,也難免死傷!”他的這句話,說中了大家的心思,室內一下安靜下來。

不過另一人道“聞秦人已入關,旦夕必至,恐三兩日內即便大戰!若有命喪於風雪,亦得全屍,幸也。”

鄭安平問道“兄何知秦人入關?”

那人道“此事他邑或不知,吾邑皆知。蓋吾邑有役於圃田者,親見秦人入關,圃田關城,乃亡歸,備言其事!”

鄭安平疑惑道“奈何秦人入關之速也?秦人何道而入?”

那人道“聞道南關而入。”

鄭安平恍然大悟。南關自被秦人擊破後,始終未加修繕,亦無守備。這次秦人從南關而入,順理成章。隻不過這一次秦人沒有直驅啟封,而是包圍了圃田。隻用一天時間,秦軍又拿住了魏的命脈圃田那可是魏王的心頭肉!

一人道“前者啟封之危,賴段子乾大夫不戰而解。此圃田之危,或亦賴大夫。”

另一人道“魏之外交,不亦皆賴須賈大夫耶?”

另一人道“然也。惟須賈大夫赴韓求援,與秦和議乃托於段子乾大夫也。”

又一人道“魏既與秦和,聞信陵君與穰侯親主盟也,誓結兄弟,奈何複侵魏郊?”

一人道“秦者,虎狼也,何信義之有?”

一人道“若不能和,或和而複背,豈必戰乎?”這人的話又讓眾人靜下來。如果剛剛簽定了和約,轉臉就殺過來,那和議還有什麼意義?難道必須在戰場上擊敗秦軍,才是問題的解決之道嗎?

囿中廂房中的問題,同樣也困擾著魏國宮庭。

王宮的一個小殿內,信陵君、芒卯、魏齊,還有須賈大夫都徹夜未眠。魏王和龍陽君也在這裡呆了半夜,實在擋不住困,回後宮休息了。

自從得到暴鳶的示警,長城和啟封均向大梁派出使者報告此事。隨後長城方麵如流星般發出告急軍使,秦人整軍南來……秦人至城外三十裡紮營……!魏王叫來魏齊和芒卯,一麵讓芒卯準備作戰,一麵大罵魏齊辦的什麼外交!

由於華陽城外的民軍已經解散,啟封所駐紮的隻有萬餘武卒。芒卯一麵準備大梁守禦,一麵建議速召華陽武卒至囿中,同時征召大梁鄉軍,速到囿中集結。

信陵君歸來後,即被魏王召到宮中,一定要他主持大事。隨即,長城方麵又發來連串緊急軍情秦人從南關透入……秦人從南關北上圃田……圃田城和倉城城門全部關閉,守長城之卒棄守城關,退入圃田城中……長城之外的秦人已經攻入長城……

魏王大急,道“秦人前入啟封,已入魏心腹;今入圃田,此絕魏之命也。”

芒卯道“前者秦過長城,未嘗不欲入圃田也。幸賴信陵君屯軍於城外,聲威遠鎮,秦人乃遠赴啟封。”明著是讚揚信陵君,其實是暗讚自己護國有功。

然後,魏王就問了和囿中民軍同樣的話“秦既與魏和,不數日而侵魏,奈何?”

全程主持和議的段子乾麵如死灰,道“臣與秦所議,皆無所隱。臣願親入秦營,以大義責穰侯!”

信陵君請求,請來須賈大夫同議,以判斷穰侯的意圖堅持了一個月,費了如許周折才訂的盟,如此輕易的毀棄,怎麼著也說不過去。

須賈大夫趕到後,也分析道“穰侯若我欺,欲散華陽軍,而意實在圃田,奈何虛費經月以相持耶?許五城以和,隨即毀之,所得不亦多乎?”

段子乾見須賈也向著自己說話,不住點頭道“然也,然也!”魏齊也在一旁,含蓄地點著頭,表示同意。

芒卯道“秦人先擊韓而後入魏,寧韓之事與盟不妥!”

須賈大夫道“韓之事,臣乃主之。王意既許韓以五城,韓亦來援,不可毀諾,以絕同盟之道。仍以五城與之。時秦已退,臣等皆以所贈為重,可稍減。數往返,乃減為三城。秦軍之退也,魏依約入啟封,讓華陽於韓。奈何韓躡秦軍,終為秦所伏殺,亦一疑也。”

龍陽君道“既魏與秦盟,實而不虛,可命段子即赴秦營,麵見穰侯,探其底細!若有所疑,可儘釋之;若意在欺詐,傾國一戰,又何懼焉!”

段子乾得命回去準備。

複有晉鄙大夫遣使來報,啟封武卒已儘回大梁。芒卯請求親出迎之,以慰大夫及眾軍野戰之勞。魏王同意了,然後說自己已經困倦,要先回後宮就寢,一應重任,儘付於諸卿!隻叮嚀一句道“圃田乃魏之根本,不可壞也!”於是魏王、龍陽君、芒卯皆離開了。約一時後,芒卯返回,把與晉鄙商議的結果報告給在座各位啟封武卒於大梁城下鄉邑之中宿營一夜,次日早餐皆,乃赴囿中;囿中守禦之事,暫由囿中守總管,待晉鄙大夫率軍至囿中後,即命晉鄙大夫為將軍,總領囿中一切軍隊;城西各鄉,離囿中最近,理當先發囿中;其餘各鄉民軍暫居各地,視情形再決定是否開往囿中。於座中人,皆無異議。

芒卯之職未解,理論上還是總領大梁守禦的將軍,“閫之外,將軍主之”,又素有“智囊”之稱。所以大家都問他,對大梁守禦有何計策。

芒卯道“如公所言,秦若不我欺,但有所惑,去之可也;若我欺也,戰之可也。若必戰之,大梁城高糧足,可無憂也。所憂者,惟在圃田。以臣所計,秦所以持久於啟封也,蓋由韓暗助之。今秦儘墨韓軍,韓其助乎?久疲之軍,攻之不克,掠之無取,內無糧秣,外無強援,孤軍深入,必不能久。但令圃田堅守數日,秦必去也!若不我欺,但有所疑,自不待言,遣一使釋之,其必歸矣!”

信陵君道“秦與盟時,未見其異,奈何猝然反覆,兵戎相見?”

魏齊恨恨地道“段子甚賁,誤我大事!”

芒卯道“韓欲獲其利,反被其害,貪惏無厭,自取其咎!”

信陵君還對韓軍的事有些茫然,現在雖然緊張,但也沒有什麼緊急的事需要處理,但如果解散回家休息,又似不合時宜,便找話問道“孤久在外,少聞朝事。暴鳶之災,其因何在?願諸卿教我!”

須賈大夫起而應道“前者,韓太子召臣,麵許以兵救梁,命臣奏王,以備糧秣及所贈之城。臣以奏王同時,請方先生告公子。六七日前,暴鳶將軍訪臣,言韓整軍已備,即出鄭趨大梁,命臣備糧秣於道。臣應喏之間,韓軍已至華陽城下。暴鳶將軍深責臣,臣對以使命未達,王命未下故也。臣乃先入華陽,告以韓軍援梁之意。再赴大梁,奏王以韓軍既出,道華陽而擊秦。王將備糧秣及所贈之城。三返,而定為三城。”

魏齊道“本欲不與,惟王曰,魏與韓,盟也,所約不可毀。乃獻城。”



最新小说: 魔王轉生戰記 最強劍仙派掌門人 熊霸 極惡龍君 奶爸的漫畫人生 少年沉睡一萬年醒來,被宗門弟子當成傻子 劍開長生 爺爺的舊手杖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第一章靈央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