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和議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115章 和議

第115章 和議(1 / 1)

長平長平!

秦太子比信陵君年齡要大上一些,加之磨礪甚嚴,比之信陵君要滄桑許多,倒似與魏齊、晉鄙等一乾老臣同齡。當二通鼓響起,眾臣由信陵君和太子領著,同往宮前庭中。龍陽君立在宮前階上,魏王可能在宮中就坐。

例行的朝禮後,龍陽君宣布議事開始。魏齊首先報告了秦使來訪,隨後又有幾名大臣報告了其他一些事情。龍陽君一一記了,進到宮中報告,出來道“著信陵君與群臣議決來報!”沒有彆的事,朝議就此結束,總共不足半個時辰。

散朝後,信陵君宣布接待秦使,由段子乾和須賈大夫負責,秦太子主持!秦太子十分道“臣焉可!願侍以君侯!”

信陵君道“臣親領軍禦秦,見之不便!願太子代之!”然後不理秦太子的挽留,直接走了。魏齊和晉鄙也跟著離開。

太子道”臣為秦質,焉得東道而待秦使!“

段子乾和須賈道“太子質於魏,是魏王客也。敝王相托,正合東道之義。願勿辭!太子其思之,魏王、信陵君皆難坐東,王之客惟太子,寧臣等為東乎?”

這下太子為難了。魏王肯定不會親自出來接待,信陵君因為自己曾經與秦作過戰,也不願與秦使麵對麵;自己身為魏王客,幾乎是惟一有資格代表魏王出席的人。如果自己不出麵,那麼接待的級彆就降低了;如果自己出麵……秦太子代表魏國接待秦使,怎麼也覺得怪怪的。

然而由不得太子多加思量,這邊已經把席位都安排上了,就在旁邊的一個偏殿中,而秦使已經在大梁門外等候。

尊俎鼎爵皆已就緒,樂隊舞女也各自到位,段子乾和須賈請太子上坐,囑咐了幾句,須賈直出大梁門迎接。早已等候在門前的秦使們與須賈見禮,在揖讓下依次魚貫而入,來到偏殿前。音樂響起,站好隊的舞女就於庭前起舞。段子乾立於階前,高聲唱道“王客秦太子迎秦使!”

這一傳唱將秦使給弄暈了,賓相立即出來反對道“奈何以秦太子迎秦使?”

段子乾道“秦太子,王客也,素親於秦,合為東道。”

事出倉促,大家來不及商議,但似乎不能因此而中斷禮儀。段子乾繼續唱道“奉賓入席!”深深一揖。一眾秦使進入殿中,往上看時,的確是秦太子坐在主人的位置上。主賓比較機靈,主動以臣禮向上敬拜道“臣行人中郎廩,謹奉太子安!”

太子於座中答道“於魏得見中郎,敢奉王安!”

段子乾道“太子今奉王命為主,敢請秦賓入位。”

按禮儀,主賓的席位就在主人的旁邊,以示地位平等。但麵對秦太子,秦使卻不敢往主賓席上坐。太子坐起揖讓道“請貴使入席!”

秦使意識到這可能是魏國的一個陰謀,讓太子充當主人,如果秦使以待太子之禮待之,就可以理解為將秦國的地位降到魏國之下,這顯然是不可以接受的。在太子的鼓勵下,秦使回禮後,坐上了主賓席,其他使臣依次落座。

按照常規,主相段子乾出麵致辭,用華麗的語言歌頌了魏、秦兩國的友好關係。

秦國的賓相也致了一段華麗的辭藻,表達對魏國的友好感情。然後話鋒一轉,道“臣近聞魏軍出於安邑。安邑蒙大國相賜,已十餘年,敝國生民賴焉。猝聞大軍至,敢問其故!”

須賈避而不談,反問道“臣聞大軍入安陽,駐幾邑,何也?”

賓相答道“秦與魏共伐趙,秦伐趙至邯鄲,數日乃退,道安陽而趨南陽,為魏所阻,遂入於幾。願魏念同盟之情,開安陽之道,而令秦歸。”

須賈道“秦與魏共伐趙,秦出邯鄲,而魏居太行。秦入幾,欲出安陽;魏入唐,蓋道安邑。此正同也。魏不絕秦,秦必不絕魏!”

太子突然發聲道“蓋聞唐,韓邑也;幾,舊魏邑,今趙邑也。是耶,非耶?”

太子突然發問,引得魏國這邊十分尷尬,但太子既是自己請來的,起碼的尊重還是要有,段子乾答道“太子所言是也,幾本魏邑,二年前為趙襲奪,魏不忍兄弟相爭,屢遣使索歸,趙欲歸之久矣,惟取值也。”

太子點頭,對段子乾拱手道“謹領教!”

秦賓相道“大夫所言是也。魏不絕秦,秦不絕魏。願魏通南陽之道,秦當備東道於安邑也。”

魏國三人,包括秦太子在內,都沒有想到秦使這麼好說話。兩人一齊行禮道“大國之惠,小國之福也!”

第一輪談判進展得非常順利。段子乾和須賈以太子的名義,請秦使酒宴。各人儘歡。

宴罷,太子和秦使同往城南館驛。太子問道“勢何急也,而允魏之請耶?”

秦使道“事急矣,必亟出秦軍於幾,遲恐難保!”

聽到秦使如此說,秦太子也有些急了,問道“今已至矣,複將奈何?”

秦使道“當請魏使入幾,拔出秦軍。”

秦太子道“幾之軍究竟何如?”

秦使道“臣等亦不明,但知魏遮其道,不通南陽,乃命臣等行也。今獲魏允通其道,當急報之洛陽。”

秦太子道“其奈洛陽何?”

秦使道“太子不知。為拔幾之秦,安邑、大梁、濮陽、陶四地齊動,客卿張祿居洛陽以調動之。臣之所使,蓋奉於洛陽也。”

太子心裡有些不忿,自己身為太子,如此大事不僅不能主持,甚至不能與聞,卻讓一個剛剛入秦的客卿來主持,自己隻能在一旁觀看!念及此,太子道“既如此,便當速報洛陽!”

於是一葉扁舟載著一名信使沿鴻溝直趨洛陽。

第二天,太子在梁西驛中聽說秦使又與段子乾和須賈見麵,這次是事務性會談,沒有主與客的區彆,隻談事情。如是兩日,終於傳來談判的結果魏遣一公子入質於秦,魏遣使與秦趙和。太子聞此訊,頗感絕望自己大約要在魏國長住了。

秦王傳令,太子代表秦王與魏會盟。秦王的信使終於詳細地向太子介紹了胡陽的處境由於趙軍距邯鄲不遠,趙軍的損失可以隨時補充,而秦軍隻能越戰越少,終於會不免於失敗。陳四帶回秦國的山川地理圖,被穰侯派畫工重新做了圖,這次信使就帶出一幅。看著圖上標誌的各邑形勢,太子也能體會到形勢的嚴重。

為了儘快調解秦趙的爭端,魏王不等會盟,就派出了使者,出使幾和邯鄲。等到五天後會盟時,魏使已經從邯鄲回報出使的結果趙國必須獲得幾邑,方能言和。本著同盟之誼,魏國大度地宣布放棄幾邑,就送給趙國了。而秦太子也宣布,為報魏王之恩,安邑將竭儘東道之義。

秦、魏結盟後,秦軍的危險基本解除,秦軍退出幾邑,取道南陽,過黃河,經洛陽歸國。秦軍前腳撤出,廉頗後腳就衝入幾邑,幾乎與秦軍的後衛遭遇。兩軍相互警戒了一陣子,沒有發生衝突。

黃歇對這一結果雖然談不上十分滿意,但也在意料之中。魏利用與秦和談的機會,擺了太子一道,使太子與張祿之間留下一道不易察覺的隔閡,如果時機成熟了,略加引誘,就可能是引爆秦國動蕩的引子!秦與趙雖然明麵上議和了,但趙人的態度十分明確,決不能屈居人下,所以從秦手中失去的幾邑,一定要奪回來,甚至不能留給魏國。胡陽在邯鄲城外的騷擾,明顯引發了趙國極大的怒火。所以黃歇全力促成了兩國的和解,讓胡陽回到秦國,胡陽的怒火也將燒向趙國。

張祿和黃歇依然留在洛陽,處理善後事宜秦軍歸國,魏軍入出安邑,魏公子入質。按照議定的程序,魏國調解完秦趙糾紛後,即派人和秦使一起前往唐城,與魏軍取得聯係。

幾天前,司莽派出的信使、信陵君的門客也到了。司莽向信陵君詳細報告了整個事件的經過,說明了自己的處境兵雖萬人,而勝戰者不過千人;輜重糧草消耗一空,隻能在韓邑中連唬帶騙地征集糧秣;周圍的韓邑對自己並不友好,但懾於萬人的兵力規模,暫時不知虛實,不敢妄動;但如果探知實情,難免不起二心。

信陵君得到這個通報時,與秦結盟的事項已經基本落實。信陵君讓信使回報司莽,魏公子一定保信陵邑民無恙,不必憂心。現在一得到秦軍退出幾邑的消息,就立即催促派人入安邑,與秦接洽。

派往安邑的使者,是瘦弱的梁尉公子。梁尉府與信陵君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又是魏王的心腹,兩邊都能放心。而且撤出唐城的魏軍,涉及很多兵家事務,一般人還真乾不來;隻有梁尉公子引著一幫梁尉府的家臣,有這樣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梁尉公子帶著十來個家臣,和秦使一起離開大梁,至梁西驛向太子辭行,就往洛陽而來。

在洛陽找到一家逆旅住下後,秦使秘密地與張祿的人接上頭,接受了進一步行動的指示。



最新小说: 人在三體:麵壁之後我開創了收容會! 重生90大富豪 三千鳳鳴 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 光亮的少年 重生之記者之路 超神之天使往事 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 農門團寵:嬌養首輔小夫君 富富富!從百億負債成為星際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