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悲喜兩重天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124章 悲喜兩重天

第124章 悲喜兩重天(1 / 1)

長平長平!

在秦軍進軍又撤軍的幾天裡,陳四最為忙碌,各地情報彙集到他這裡,由他彙總、提煉,報告給秦王,同時抄報鹹陽。而最清閒的是武安君白起,看著一支支能征慣戰的部隊撤下戰場,心裡充滿悵惘。在南郡軍過河時,白起還專門跑到孟津慰勞了各營,特彆慰問了傷員。被他安排到各營的親營官兵也都歸隊,四千親營,隻剩下不足三千!秦王見武安君如此,索性委派他主持大軍過河的事務,也不讓他回軹城了。

北地軍和巴蜀軍完全離開後,兩萬劍士也開始從高都陸續下山,向孟津方向集中。上郡軍已經從石城下來,陸續向端氏開進,準備在那裡獲得補給後,由翼城向皮氏進發。

北地軍完全渡過黃河後,秦王也開始啟程返回鹹陽。白起總負責,衛尉負責安全,宗正負責後勤。鄭安平和芒未被委派率五千劍士先行,打通沿途道路,準備好一應保障。原駐垣城軹道的五千劍士,在出了軹道後,沒有安排在軹城周邊布防,而是前出到野王附近。鄭安平和芒未來到野王,驗過節符,率領這五千劍士先行出發。他們出發後,從高都下來的劍士也正好到達,就在原營地安營。

鄭安平等第二天從孟津過了黃河,在白起的親自指揮下,在黃河對岸布設了防禦陣地。隨後一天又有五千劍士渡過黃河,接管了鄭安平等人的陣地,鄭安平一行則前進到洛陽城下。

第二天,又有五千劍士過河,秦王於同一天從軹城來到孟津。衛尉立即過河,統一指揮在黃河南岸的一萬劍士。待高都剩餘的一萬劍士全部到達後,秦王在這一萬劍士的前後護衛下過河,而衛尉則率領提前過河的一萬劍士離開。

秦王過河後,白起將散布在溫、軹等處的一萬劍士收攏,在秦王離開後立即過河。

就這樣,秦王大隊分成四隊,鄭安平、芒未先行,衛尉為前隊,秦王、宗正居中,白起斷後,各隊相隔一天行程,依次而進。在他們之前,則是從長平回鄉的北地軍。李冰和蒙驁知道秦王在自己後麵,行軍時倍加小心。

從洛陽到函穀關,沿途都是韓人的城池,他們紛紛開城迎接,準備了大批糧食和酒肉犒軍,直令秦軍有賓至如歸之感。

鹹陽的報告依然每天準時送達。在秦軍完全撤離後,陳四以回鄉為名,辭去了軹城車鋪的工作,潛入洛陽,變換了身份,繼續搜集天下諸侯的情報。

五天後,秦王一行到達函穀關。劍士入關後,大部分各自歸營,少部分留駐在關內為秦王警戒。秦王留在這裡一天等候白起,在安排好劍士歸營後,秦王即和白起各乘一乘,在騎兵劍士的護衛下,沿渭水返回鹹陽。早一兩天到達的北地軍則被安排在陝縣安營,休息幾天,等劍士過儘再入關。蒙驁則被秦王接走,跟著進了鹹陽。

太子和張祿帶領百官在章台以東四十裡外的灞橋相迎。車蓋雲集,衣冠遍野,無數的讚美、奉承、誇耀,在這裡都成了家常便飯。從灞橋到鹹陽,四十裡的路程,幾乎成為快樂的海洋。從來沒有人能夠在一次戰役中,殲滅如此多的敵軍;從來沒有人能夠建立如此偉大的業績!在長平的軍報到達鹹陽的那一天起,鹹陽就已經開始舉城歡慶,武安君白起和秦王一起歸來,正是大家儘情釋放歡樂心情的時候!

太子和張祿在章台宮舉辦了盛大的酒宴。秦王與白起並席而坐,連太子和張祿都得坐在下麵。群臣一一奉酒為壽,好話說儘。

相府還下令各郡縣,凡長平戰士回鄉,一定要大宴鄉裡,請有功之士上座。

酒宴之中,接到長平王齕來報,皮綰已經帶領二萬秦軍到達長平,自己將士卒稍加整訓,就將前往邯鄲;其餘一萬刑徒留在翼城、曲沃一線,準備土方工具,開始整修道路。司馬靳來報,他已經奪取了平陽以北二十裡的趙城,正準備占領霍城。

鹹陽有多少歡樂,邯鄲就有多麼悲涼。

趙王好不容易等到秋收完畢,將廉頗此前準備好的五萬士兵和臨時征集的十萬人夫,送上通往長平的道路。十萬人夫要向前線運送二十萬石糧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小車,大部分人隻能用擔子挑著糧食前進。由於戰事緊急,平原君不敢像趙括那樣將作戰部隊與運糧部隊分開行軍。合為一體的結果是,行軍速度被極度拖慢,一天走不上二十裡。趙王感覺邯鄲的五萬戰士可能難於突破秦軍的防守,故又派人通知太原,也派出五萬士卒,兩路在上黨彙合後,共同突擊秦軍,救援趙括。

兩隻部隊在路上時,就已經遠遠望見長平上空濃煙密布,心裡感覺不妙,不敢過於突前。太原的部隊謹慎地停在銅鍉觀望。邯鄲的部隊發現黎城已經駐守有秦軍大部隊,更是躊躇不前。他們謹慎地將糧食停在漳水東岸,派出三萬部隊前出到黎城探聽虛實。為了迷惑對方,故意在漳水西岸結了大批營寨,造成趙軍兵力強力的假象。黎城的守軍主要是河內的部隊,沒有作戰經驗,惶惶不可終日,根本沒有仔細觀察,沒有發現破綻。

這支趙軍接待了一群不速之客被李冰放回的二百四十名年少的趙人。他們大部是原上黨的邑民,跟著父母進入軍營,哪裡知道秦軍虛實,隻知道所有趙軍已經全部被殺,焚燒屍體的大火燃燒了三天,空氣中到處彌漫著烤肉的焦味。

聽了他們斷斷續續的哭訴,聞著空氣還沒有完全消散的焦糊味,趙將立即派軍使回報邯鄲。

當蒙驁率領援軍趕到時,他們的動向也被趙軍探知。趙將下了決心,不等邯鄲的命令,立即撤退。四十萬趙軍已經全部被殺,自己五萬人還不夠秦軍塞牙縫的。對方隻派出一萬援軍,顯然對自己的虛實了若指掌。他立即通知後隊,連夜後撤,自己強作鎮靜在原地觀察了兩天,等蒙驁到達潞城後,安排好篝火迷惑秦軍,自己於半夜悄悄撤軍而去。為了保障糧食安全,趙將在退過漳水後,還在東岸築壘防禦了幾天,見秦軍並未追來,而運糧隊已經到達武安,這才率軍撤離。而這時,邯鄲撤軍的命令也已經到達。

軍使是趙將的心腹,也算是趙氏宗親,很快就找到了平原君,報告了所獲得的長平的戰報。平原君氣得拔出劍來,差點就殺了軍使,幸被左右勸住。平原君擲劍於地,號咷大哭!一名門客勸道“此非君上能泣之時,宗廟社稷,一賴於君也!”

平原君哽咽道“四十萬……四十萬……一朝……”

門客道“或情有不實……”

平原君道“然也,然也。汝等速遣人打探,必得其實!”

門客道“吾等即往探詢,君上亦應報於王!”

平原君道“請平陽君及廉卿、虞卿議事!”

三人陸續到達,聽到趙軍在長平全軍覆沒的消息,全都陷入沉默。良久,平原君道“秦將攻邯鄲耶?否耶?”

平陽君怒道“臣昔言勿收上黨而惡於秦,君等以為怯!今既失上黨,複失趙卒四十萬,邯鄲精華一夜而儘,奈何!奈何!”

廉頗道“秦得上黨,必迫邯鄲,豈有他哉!”

平原君道“如之奈何?”

廉頗道“上黨至邯鄲,道四百裡,皆行山中,其道狹,其形險,處處可守。君無憂也。”

平原君道“吾意趙卒四十萬,非一旦可儘亡也。其情或有虛……”

平陽君道“俟趙鄰歸,必得其情也。”

平原君道“且令趙鄰歸乎?若其情不實,寧勿陷乎?”

眾大臣正議論間,一名門客來報道“探得秦國刑徒,於十月望日啟程,往蒲阪而行!”

平原君道“彼增軍於蒲阪,必往長平也。或趙軍尚自保,秦故援之?”

廉頗道“必有以也!其軍使何在,吾當問之。”

平原君道“吾懼其失言,亂吾士氣,已禁之於府內。”

廉頗道“未可,願問之。”平原君隻得吩咐將軍使帶上來。

廉頗問道“汝軍至於何處?”

軍使道“至於黎城!”

廉頗道“黎城距長平百餘裡,汝奈何得其情?”

軍使道“臣等入山以來,即望見長平濃煙密布,將軍言,有此大煙,非主大勝,即主大敗!至漳水,將軍令後隊暫留,自引軍三萬渡,至黎城。黎城有秦軍萬人守,將軍乃私言,此必大敗也!驅軍而圍之,多設營火以為虛實。旦日夜,有趙少年二百餘人至,皆形削肉脫,如行屍。自言長平趙軍皆為秦軍所屠,焚屍三天不絕,濃煙不散,焦味不去。昨日方息。因其少,乃歸之。將軍一一詢之,皆如其言,無所虛也。且空中尚有焦味,與其說符合。遂命臣急返邯鄲,報於君上,其說是真,不敢有虛!”



最新小说: 人在三體:麵壁之後我開創了收容會! 重生90大富豪 三千鳳鳴 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 光亮的少年 重生之記者之路 超神之天使往事 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 農門團寵:嬌養首輔小夫君 富富富!從百億負債成為星際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