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蔡澤賣周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85章 蔡澤賣周

第85章 蔡澤賣周(1 / 1)

王齕雖然在邯鄲打了敗仗,但在隨後的作戰中表現優異,連敗晉、楚軍,功過相抵,得了個“平”的評語,仍然保留了左庶長的爵位。在穩定了陶郡的局勢後,奉調回鹹陽,主持秦國軍事工作。蒙驁被下派上黨後,秦王也多次單獨召見王齕,谘詢軍事。

皮綰的報告送到時,秦王正在和張祿、王齕一起閒談,三人拆開文書看時,都吃了一驚自己以為是心腹大患的蔡澤,竟然主動前來應賢!秦王笑道“此誰之功也,寡人竟無所知也!”

張祿道“非臣之所能為也!”

秦王道“蔡澤之才,蘇秦、張儀未能過也;竟應賢,未可輕也,即以傳車直入鹹陽可也。”

張祿應喏,立即就於身邊取出簡牘,親自書寫了文書,交給謁者,送到相府,轉內史辦理。三人議論的話題就又轉向蔡澤身上。

秦王道“古有圍魏而救趙,今有攻趙而救秦,正相若也。蔡澤恐無力回天,乃入秦也。”

張祿道“將軍摎所部十萬,見在河內,三晉之兵皆不出洛陽,是必有所待也。

王齕道”將軍摎雖連拔南陽數城,而魏兵不動,趙軍不出。俟秦軍歸,彼乃出而複眾城。“

秦王道”是誠寡人之惑也!糜費錢糧、軍力,縱拔數城,而複歸之,勞而無功,攻之何益?“

張祿道”若不攻彼,彼將攻吾。攻彼正為守國境也。“

秦王道”寡人昔聞相有遠交近攻之策,然終無寸土入秦,奈何?“

張祿道”昔攻韓,乃有河東、河內;攻趙,乃有上黨。是皆其土也。“

秦王道”雖然,守之為難。上黨固不可為也,而河內似亦難固。何得新土皆如河東,應侯守之,雖關中不能過也。“

張祿道”臣寡能,苦無良策而保上黨、河內,致令受攻。“

秦王道”皆無策也,豈獨應侯耶!“

王齕道”河內與陶,皆商阜也,其治與關中頗不同。關中久被商君之律,民事耕戰,不及其他。而他邑之民或讀、或商,遊走不定,雖丁壯之數猶不可得,況勝兵者耶?“

秦王道”關中之兵,皆刑徒也。他邑固不得刑徒耶?“

王齕道”關中之民素習兵,故刑徒得從軍也。他邑之民,素不聞金鼓之聲,不習戰陣之道,拘以臨陣,敵未至而先亡,未得其用也。“

張祿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古人誠不我欺也!“

王齕道”韓軍為將軍摎所敗,無能為也。而趙、魏猶未之敗;出洛陽者,彼為首也。“

張祿道”臣聞說周天子伐秦者,蔡澤也;使蔡澤者,楚相春申君也。若以伐秦,楚當為先,奈何楚軍未動,而趙、魏先行?“

王齕道”周軍出函穀,秦必舉國而戰。楚出其後,入南郡、南陽,複其故地,此楚之謀也。“

張祿道”誠若是,則利歸於楚,而禍歸三晉,晉必不出此。臣聞魏居滎內,趙集上黨,恐向河東。“

秦王道”蔡澤今在陝,速載入鹹陽,谘之可也!“

內史的教令以加急形式傳到陝縣”以傳車,急送賢士蔡澤入京!“陝縣官吏見蔡澤如此迅速地得到鹹陽認可,心裡都是一驚。這種待遇,前幾個月荀況入秦時,曾經享受過。但荀況的大名天下皆知,而且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不凡的人物;但這個蔡澤,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既少威儀,更無高名,怎麼就和荀況一樣呢?

雖然滿腹狐疑,但陝縣的官吏自然不敢多問,隻是嚴肅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天一亮,令、尉、丞三人立即到達驛館,親自安排蔡澤先生上路。驛吏見縣裡三位大佬都來了,知道這位先生大約是發達了。十分殷勤、十分小心、十分陪笑地將蔡澤請出來,與三人見禮。三人按大夫之例,請蔡澤吃了早餐,就命人來搬取先生的行囊。蔡澤道”臣孤身入秦,拋家舍業,何行囊之有!“

在諸人的一片恭維聲中,蔡澤上了安車,縣尉親自駕車在前麵護送,令、丞拜辭。車乘急馳一天,於日落前到達函穀關。函穀關尉迎入,安排入住館驛,吃了豐盛的晚餐,第二天繼續上路,於天黑前到達渭口。又住一宿,改為乘船,逆水而上,又用了兩天,到達鹹陽。

蔡澤的行程,隨時由驛站向上報告。在蔡澤休息時,驛卒們或乘車,或乘船,將蔡澤到達的消息一程程傳達下去,次日淩晨就能到達鹹陽。

這天,聽聞蔡澤已經到達鹹陽城外,張祿立即安排人員前往渭津迎接。蔡澤到達後,即被張祿迎入相府,並不在驛館居住。這天夜間,在相府內,張祿和內史皮綰設酒宴接待蔡澤。

待賓客散儘,張祿即與蔡澤進行了秘密交談。

張祿問道”子嘗宣言欲代我相秦,寧有之乎?”

蔡澤道“然。”

張祿道“請聞其說。”

蔡澤道“夫四時之序,成功者去。富貴顯榮,成理萬物,使各得其所;性命壽長,終其天年而不夭傷;天下繼其統,守其業,傳之無窮;名實純粹,澤流千裡,世世稱之而無絕,與天地終始豈道德之符而聖人所謂吉祥善事者與?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吳起,越之大夫種,其卒然亦可願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張祿道“何為不可?夫公孫鞅之事孝公也,極身無貳慮,儘公而不顧私;設刀鋸以禁奸邪,信賞罰以致治;披腹心,示情素,蒙怨咎,欺舊友,奪魏公子卬,安秦社稷,利百姓,卒為秦禽將破敵,攘地千裡。吳起之事悼王也,使私不得害公,讒不得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不為危易行,行義不辟難,然為霸主強國,不辭禍凶。大夫種之事越王也,主雖困辱,悉忠而不解,主雖絕亡,儘能而弗離,成功而弗矜,貴富而不驕怠。若此三子者,固義之至也,忠之節也。是故君子以義死難,視死如歸;生而辱不如死而榮。士固有殺身以成名,唯義之所在,雖死無所恨。何為不可哉?”

蔡澤曰“主聖臣賢,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直,國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貞,家之福也。然比乾忠而不能存殷,子胥智而不能完吳,申生孝而晉國亂。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國家滅亂者,何也?無明君賢父以聽之。今主之親忠臣,不忘舊故,不若孝公、悼王、句踐,而君之功績愛信親幸又不若商君、吳起、大夫種,然而君之祿位貴盛,私家之富過於三子,而身不退者,恐患之甚於三子,竊為君危之。今君之怨已讎,而德已報,意欲至矣,而無變計,竊為君不取也。今君相秦,計不下席,謀不出廊廟,坐製諸侯,利施三川,以實宜陽,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道,又斬範、中行之塗,六國不得合從,棧道千裡,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極矣。如是而不退,則商君、白公、吳起、大夫種是也。”

張祿道”先生必以此說吾乎?“

蔡澤道”非也。臣知洛陽之事,欲以告王。“

張祿道”洛陽之事,先生自為之,奈何自棄之?“

蔡澤道”周王名為天子,地不滿百,民不過十萬戶。吾說之,彼應之,非有謀也,利令智昏也。今周王與諸侯之軍,日日高歌於台上,不知死之將至也。“

張祿道”臣聞諸侯銳兵集於洛陽,鹹陽震恐,朝不保夕。何卿之易視之?“

蔡澤道”洛陽之兵,燕、衛、魯三國之兵才二萬,楚兵一萬,總不過三萬之眾,焉有為?昔秦軍渡河而北,洛陽不敢出。諸侯之錢糧不繼,周王債於洛陽商賈。既得錢糧,日日置酒高歌,無戰意。錢糧儘,諸侯必散也。“

張祿道”聞先生受命於楚,說周合縱。事既不諧,當歸報於楚,奈何入秦?“

蔡澤道”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春申君命臣說周合縱,今眾已合,將已拜,楚命報矣。臣非楚臣,欲以歸秦為相,不亦可乎?“

尉摎所率秦軍如摧枯拉朽般掃蕩了河內南陽殘餘的三晉勢力,但並未見三晉軍隊出援,遂將軍隊分散置於各縣就糧。南陽與洛陽隻一河之隔,廣有錢糧,人民富庶。尉摎的十萬秦軍在這裡如魚得水,養得兵強馬壯。

看看正月將儘,時近雨水。通常這時,秦軍已經回師歸農,準備春耕。但鹹陽偏偏遲遲不下指令,尉摎也因為沒有將洛陽的軍隊調動出來,不敢立即回軍。這一日,鹹陽使臣到達軍中,命令尉摎即率所部,繼續北上,攻擊三晉在河內的其他各縣,務必將三晉的部隊從洛陽調走,不令其攻函穀。尉摎隻得重新集結部隊,從野王、懷出發,沿太行山簏,向北攻擊。

太行山過懷後,其走向從向東轉向東北,所以這一片區域不再稱為南陽,但仍統稱河內。這一大片區域原是商王朝的首都中心區,著名的牧野之戰,甚至傳說中的鳴條之戰,都發生在這裡。商滅後,這裡也是安置商遺民的區域,周武王為了監管商民,分封了三個弟弟在此鎮守,即管叔、蔡叔和藿叔。數百年來,這裡人民富庶,鄉邑眾多,但卻偏處諸侯邊境。

喜歡長平長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長平長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怪力男配暴打仙男仙女 辣妻萌寶娶一送二 退役後,我成為了蘿莉的魔法導師 星河征途 命格師 原神,在提瓦特扮演精靈博士 諦仙劫 論欺負女生的正確方式 我從全職法師開始當法神 去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