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來都來了,總得隨一刀吧_大唐一根棍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唐一根棍 > 第116章 來都來了,總得隨一刀吧

第116章 來都來了,總得隨一刀吧(1 / 2)

劉異拿了個蒲團,直接坐在印光和尚旁邊。

印光看向旁邊這位錦緞華服的少年。

呃……俗家弟子?

怎麼這般年輕?

法會有時也會邀請研習佛法的俗家弟子參與。

但有資格參與的要不就是佛法精深,要不就是背景精深。

鞏縣不大,能算上背景精深的俗家弟子,基本沒有。

印光算是和尚堆裡的社牛了,他禮貌向旁邊少年詢問“道友在哪裡修行?”

“長安。”

印光又問“何以到天陵山參加法會?”

“遊玩至此,懷恩法師邀請我過來聽聽。”

“小道友與懷恩法師相熟?”

“不,我與他師父黃檗禪師相熟。”

“……”

劉異想從印光臉上看到驚訝,或者畏懼,或者討好,又或者其他情緒。

可惜,並沒有。

印光臉色如常,就像他無論背景如何,都屬萬法自然。

劉異心中默默評價這和尚是個控製情緒的高手。

法會正式開始了。

劉異數了數人頭,在蒲團上坐的有三十多人。

後麵還有幾百個沒有蒲團,席地而坐的僧人。劉異估計他們跟自己一樣,隻有旁聽資格。

今天法會的第一個環節是講經。

先由懷恩大德講了一篇《楞伽經》。

隨後,又由一名他也不知道是誰的老和尚講了篇《大涅盤經》。

劉異好懸沒聽睡著了。

他掐自己好幾次才忍到辯經環節。

辯經是通過辯論的方式研習佛教教義。

這種修習方法源於天竺。

據說玄奘大師在天竺戒日王舉辦的無遮大會上,曾麵對十八國高僧問難。

玄奘大師對答如流,從此被天竺尊為‘大乘天’。

辯經分對辯和立宗辯。

按劉異的理解就是單挑一個或打全場。

原來辯者隻可答“是”、“不是”或“不定”三種可能之一,就跟港片裡法庭上律師咄咄逼問證人似的。

經藏傳佛教傳入大唐後,本土化不少,現在的辯經已經有幾分辨禪的味道。

如今已不局限於是或不是的答案。

不過依然要求回答簡潔,不可以反問,不能以胡言應付過去。

劉異之前聽懷恩法師說,昭覺寺主持印光會參加今天的辯經。

還是立宗辯,一個打全場。

劉異很好奇,這人若是個假和尚,道行也未免太高了。

誰給他的自信啊?

終於到立宗辯環節了。

印光和尚站起身,離開蒲團。

他徑直走向大殿正中,轉身麵對眾人。

這個胖乎乎的和尚雙手合十

“印光有禮了,容聽眾位道友教誨,請發問。”

坐在首排的一個方臉和尚,他打了個佛禮後,首先發問

“一滴水怎樣才能不乾涸?”

印光答“把它放到江、河、湖、海裡去。”

這個問題,釋迦摩尼曾問過弟子。

隻要研讀佛經,不算難回答。

但那和尚接著問“那江、河、湖、海怎樣才能乾涸?”

在劉異聽來,這和尚有毛病吧?

沒事要江、河、湖、海乾涸乾屁呀。

這就是刁難。

劉異看向周圍。

他發現身邊很多僧人都像他一樣,看著不太聰明的樣子呀,一臉迷糊。

他在心裡偷笑看來也沒比我強多少嗎?

大殿正中的印光想了一會。

片刻後,他回答說“在《阿難七夢經》中,第一夢可令其乾。”

眾人剛露出敬佩神色,聽首排那和尚又問

“江、河、湖、海既已乾,那麼那滴水是否還在?”

問到這,劉異終於不得不承認。

禿驢們刁難人的水平,比他大學答辯老師陰險多了。

這簡直是無解的閉環啊!



最新小说: 鬼鬼鬼鬼鬼鬼鬼 李東林娜 全球神祇紅警科技之神 無敵金手紙 網王之天帝之眼 詭異?感覺弗如係統 我帶領異形大軍,群毆各種不服 僵屍:我是一名紮紙工 年代:開局下跪借學費 全民:你槍械師打造星際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