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吵架是常態_大唐一根棍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唐一根棍 > 第391章 吵架是常態

第391章 吵架是常態(1 / 2)

宰相是個俗稱,曆史上從來沒有宰相這個官職。

每個朝代履行這一實際官職的都有自己的名字,如周之太宰,秦之相國,吳蜀之丞相。

唐朝在大臣官名後授予個“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就可以實際履行宰相職能。

“平章”就是商量的意思,天下事皆先平章,謂之平章事。

皇帝的潛台詞是

“有事你跟中書省、門下省商量著辦,彆來煩我。”

大唐為防止宰相專權,采用的是群相製。

少則三四個,多的時候有十多宰相同時吵架,就跟菜市場一樣熱鬨。

皇帝可以不上朝,但宰相們架還要正常吵的。

他們吵架的場所叫政事堂。

此刻中央官署的許多官員都已經下班了,但政事堂裡的五個宰相還在加班加點地吵架,怎麼能不算勞模呢?

今天主要有三個議題,現在卡最後一個過不去了。

李德裕提議將河南尹趙開調入長安做禦史大夫,都是從三品,屬於平級調動。

禦史台是大唐的最高監察機構,相當於現在的紀委,沒事專揪百官的小辮子告黑狀,不隸屬於任何行政部門,直接向皇帝負責。

禦史大夫就是紀委的最高長官,監察權獨立且強大。

禦史台可以對全國各級官員進行監督和檢舉,無論是三省六部還是地方州縣,都不能乾涉其職權。還可以對皇帝的詔令進行封駁,即在詔書後麵用黃色紙寫上批語,表示同意或反對。

原則上禦史台還可以對皇帝本人進行直言規勸或彈劾,但很少有傻逼這麼乾,除非是嫌命長了。

因為這個官職特殊,用《通典》中說法叫“彈糾不法,百僚震恐”,所以並不常設,經常一空就是好幾年,空缺時間部門由禦史中丞領導。

本朝上一個禦史大夫是司空韋綬之子韋溫,自韋溫調任宣州觀察使這個職位又空兩年了。

這次委任趙開是針對誰而來不言而喻。

崔鉉當然不會同意,他看著四個蒼髯老賊,駁斥的振振有詞。

“禦史大夫要依據《六察法》,察政事、察刑名、察風俗、察賦役、察水旱、察邊事,需要對大唐各部職能了如指掌,而趙開一直在地方任職,所知所識隻是一府一州政務,恐怕難以勝任。”

李德裕往右邊看看,兩位同黨當即蓋特到信號。

尚書右仆射陳夷行發起第一波反攻。

“崔相也知禦史大夫行使職權有《六察法》可依,趙開又不是不識字,自然可以依據細則條例開展工作。”

與崔鉉同為牛黨的尚書左仆射杜悰駁斥

“假如識字就能勝任禦史大夫之職,那老夫孫兒啟蒙甚早,是不是亦可擔任?”

中書侍郎李紳氣道“左仆射何必抬杠,陳相的意思是禦史台製度完善,新任禦史大夫必定能儘快入手。再說禦史台的副手關中丞又不是掛印了,即便趙開初來乍到不懂,也有關中丞在旁輔佐。”

崔鉉借力打力,接力駁斥

“這正是崔某擔憂之處,關僚在禦史中丞的位置坐了七年,自韋溫調出京城,他一直是禦史台的最高長官,如今空降一個趙開,又毫無督查經驗,恐怕關僚未必會服。”

中書侍郎李紳皺巴巴的老臉露出一個奸詐的笑容。

“督查百官,首先要求自身能秉持公義,若關僚真是個妒賢嫉能之徒,肯定不會在禦史中丞的位置做這麼久,即便將來發現他真有這個問題,那隻能說明不能勝任禦史台工作的是關僚而非趙開。”

崔鉉按捺住心中怒火,迅速調整策略。

假如李黨堅持要在禦史大夫的位置放個自己人,他們牛黨勢單力薄,二對三恐怕難以阻止。

崔鉉思考了幾秒,忽然笑了。

“李相公剛才說近兩年禦史台一直由五品官率領,因為品級過低而人微言輕導致朝臣輕視,無法震懾,這個崔某也認同,現在是時候選出一個新的禦史大夫重振禦史台氣勢。”

同黨尚書左仆射杜悰詫異地看著他。

其他三個老頭正在得意崔鉉妥協時,哪知他話鋒一轉繼續道



最新小说: 重生暖婚在九零 末日:我有一個裝備欄? 攝政王的王妃狂炸天 神農秘境之大山強人 透明影後你又又又掛熱搜了 禁欲小叔深夜來 修仙界交口稱讚的仙子她沒有道德 聖女來時不納糧 下葬當天,師父掘了我的墳! 逍遙小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