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要在皇宮裡趕大集_巔峰對決千古玩帝之終極較量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巔峰對決千古玩帝之終極較量 > 第398章 要在皇宮裡趕大集

第398章 要在皇宮裡趕大集(1 / 1)

向皇上敬獻祥瑞,猶如一場運動,從宣和元年秋冬起,一直持續到宣和二年的盛春時節,一則因為收到的五花八門的祥瑞已經確實不少,數量、品種不亞於征集萬寶時的規模。二則因為徽宗遭遇了假冒蟾蜍、天神降臨兩樁轟動朝野的欺君大案,令徽宗十分不爽甚至惱火,因而對祥瑞之事,興趣漸漸的淡了下去。

沒人來獻祥瑞了,徽宗理當有時間和精力處理朝政的事了,可他在征集祥瑞期間,精力和興趣全在收集祥瑞、觀賞祥瑞、品評祥瑞上,少有時間和精力過問朝政的事,依然是由楊光華和蔡京全權處理。

本來,徽宗聽了皇後和梁師成的建議,把理政方式做了些調整,當時也想著自己要問政理政,不能把大權都交到楊光華和蔡京的手上,不然真的會出現梁師成說的那種情況,等積重難返了,大麻煩就會不可避免。可他反複的考慮,反複的掂量,覺得楊光華這樣的人,無論如何他是不會危害自己的,如果他有這樣的心思或者這樣的目的,那這二十年的時間,他不早就做了嗎?

蔡京呢,雖然他能貪,可是他從來沒有過要爭奪自己的皇權的苗頭,也沒有要顛覆大宋江山的征兆,或者要推翻自己統治的跡象。就算他能貪,可無論他貪再多,隻要我皇上一句話,把他的家一抄,最終不還是我皇上的,還是國家的?他就是撐死,能吃多少用多少?

徽宗又想,這朝政的事,你要乾,要真心料理,就是不吃不睡連軸轉,年年月月天天摽著乾,也忙不儘乾不完。自己眼瞅著身邊的楊光華不就是這樣的?若真的那樣,自己這個皇上當著還有什麼意思?人活著到底為什麼呀?當年的王詵,後來的蔡攸,都說的很通透啊。儘管自己是皇上,儘管那麼多人喊自己萬歲,祝自己萬壽無疆,可自己也清楚,誰能真的活萬歲?從秦始皇到自己,包括大唐的李世民那麼聖明的皇上,都去找長生不老藥,可有誰真的找到過、誰又能長生不老呢?人呐,不管你是帝王還是平民,也不管你多麼富有,地位多麼崇高,活到一定年歲都是要死的。太祖那麼偉大,神宗那麼聖明,不是一個隻活了四十九歲,一個活了才不到三十七歲嗎?再說,即便能長生不老,若天天忙忙碌碌拚死拚活,卻不能享受幸福、沒有絲毫樂趣,又有什麼意思?回望自己二十年的皇上生涯,活得算是通透了點,也算是有滋有味。在這種通透活著、有滋有味的皇上歲月裡,江山不是鐵打般結實,皇位不是一樣穩固?

想來想去,徽宗還是覺得應該在能玩能樂能享受的時候,該玩樂就玩樂,能享受則儘可能享受。不然,過了這個村,還有這個店嗎?等到自己像哲宗後來那樣,躺在那個小床上,動都不能動,吃喝都全靠彆人伺候的時候,哪怕就是才二十四五歲,就去了那邊,到那時,後悔都沒有機會。

如此想來,他便決定,堅持自己選定的路,繼續自己二十年來走過的路。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怎麼做,不必說在嘴上,隻需要按自己想的,慢慢做就是了,他已經不是剛剛執政時期的青年皇帝了,也不是那個稚嫩的,遇到什麼事就惶惶不安、手足無措,心亂如麻的幼稚皇帝了,他現在不但成熟老練了,而且已經成為了一個老成練達、心思縝密、目光深邃、手腕老辣、遇事沉著冷靜,處事果斷堅決的帝王。儘管自己常常表現出文藝範兒青年的熱血激情、那種常常愛激動、喜怒哀樂表露無遺的大玩童心態,但他自己並沒有覺得這是什麼問題,有什麼不妥。自然,他的這些行為和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除了楊光華最清楚,其他人是看不到、也不了解的。蔡京作為宰相,也隻了解他的一些特點,比如喜歡玩樂、喜歡浮華、喜歡熱鬨、喜歡被吹捧、被歌頌、被誇讚、被奉承等,而至於內在的東西,蔡京了解的並不多。

自從王采被處極刑之後,徽宗不再打聽和過問祥瑞的事,甚至有關於祥瑞的奏報,或者蔡京等人來彙報此類事的時候,徽宗眼皮都不抬,隻是說,“朕知道了,你們看著辦吧。”

由此楊光華知道,徽宗對祥瑞的熱情已經消退。但楊光華也知道,過一段時間,徽宗必定要在日常性文學藝術活動及玩樂的基礎上,做一件大事,掀起一個大的波瀾,以期得到心理和感官的刺激和滿足。所以楊光華就靜靜的觀察著,細心地研究著。

大約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徽宗一上班就在辦公大廳自己的龍椅上坐著,有時畫畫,有時寫書法,有時又會拿過小書架上他所喜歡的北魏曹植的《洛神賦》、五代李煜的詩詞、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長恨歌》,還有本朝柳永、蘇軾、周邦彥等名家的詞,有時默讀,有時小聲朗誦;再不就是到休息室裡,把擺放在博古架上的固鼎古器皿或者玉石擺件,拿出一件兩件把玩一番。總之這半個多月,徽宗就是圍著這些東西打轉,而對於楊光華提交給他的奏章、奏書,還有蔡京送來的文件材料,卻一律不看,而是全讓楊光華閱看並處理,並對楊光華說“你代朕處理吧。朕沒有時間搞這些囉嗦事兒,費心勞神的,沒意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楊光華隻好按照徽宗的要求去辦。如此一次兩次,半個月下來,楊光華才明白了,徽宗又回到了他的軌道上。楊光華雖然累點,但對此當然樂見其成。倒是蔡京有些不太適應。他不明白,為何又回到了原來文件處理的老路上了?又像從前那樣,都交給楊光華了,就連朝廷的重要文書蓋朝廷大寶,皇上的詔書和聖旨按皇上手章,甚至皇上簽名也又都交給了楊光華。

通過觀察和研究徽宗的動態習慣及規律,楊光華預料,最多端午節前後,徽宗又該推出新的、大型的項目了。

楊光華的觀察研究非常準。

陽春三月末,天清氣朗,雲淡風輕。延福宮門外的鮮花,尤其是牡丹芍藥和月季木槿都已經盛開。空中還時不時的飄來一兩朵雪白的楊花柳絮。徽宗站在大殿門口,目之所及,花紅柳綠,白雲藍天,十分的養眼;鼻之所嗅,空氣清新,花香四溢,令人迷醉。

徽宗靜靜的望著遠處,不時的用鼻子抽搭抽搭的吸吮著清新且香甜的花香,突然似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楊光華說道,“你看,這延福宮環境真是清晰優雅,這花草樹木,生機勃勃,陽光是如此的燦爛,空氣是這麼的清新,更有這花香,真讓人心醉。走吧,到湖邊轉轉?莫負大好春光啊,人生在世不能妄活。”

於是,楊光華和張寧便跟隨徽宗出了辦公大廳,走過平整如鏡的廣場,踏上了沿湖小道。走在用鵝卵石鋪就的湖邊石徑上,徽宗和楊光華你一句我一句,背誦著唐宋詩詞名家關於春天的詩詞名句,像是朗誦比賽,又像詩詞接龍。徽宗說,他尤其欣賞李煜和柳永、周邦彥的詞。楊光華乍聽到徽宗說‘李煜’,頭就‘吱’地一聲響,接著嗡嗡一陣,使勁搖搖頭,才接口說“臣以為沒有誰能超過皇上您作的詞,像《探春令簾旌微動》、《聲聲慢春》,您的詞意境深遠,內涵豐富,大氣磅礴,典型的帝王範,這是一般的詩人,即便是李白杜甫都無法超越和企及的,他們的境界達不到。”

徽宗最欣賞楊光華這一點。雖然有時徽宗也知道楊光華是在拍自己的馬屁,是在奉承自己,但楊光華的奉承和彆人是不同的;彆人都是直接的、露骨的奉承阿諛吹捧迎和,讓人聽了一時覺得痛快舒服,可是仔細一品,卻覺得肉麻得很,特不舒服。楊光華卻不是。楊光華都是就具體事點評時,帶出讚賞、仰慕、崇敬和推崇的內容,並且全都有血有肉,都說在點子上,尤其是楊光華又懂得多、知識麵廣,品評什麼都是行雲流水入情入理妙語如珠如詩如畫,比如說對於畫作的評論、對書法的評論、對音樂歌舞的點評,甚至對於徽宗黃袍服裝以及彙總興趣的評論上,都叫人聽得實實在在,如飲美酒如沐春風。他把那些好聽的詞兒好聽的句子都融彙到了具體的事件當中,這也正是徽宗跟楊光華息息相通心有靈犀的地方,是任何其他人都做不到也無法取代的。

他們在湖邊轉了兩圈以後,就到動物園看了半個時辰的動物。徽宗特彆喜歡的動物是孔雀、仙鶴、老虎和雄獅。他喜歡孔雀開屏時的美麗,仙鶴飛翔時的勁拔,喜歡老虎的凶猛,獅子的威武。

看完動物之後,徽宗突發感慨說,“哎呀,延福宮裡呀,雖說挺全,可是總覺得呢,在這個大院子裡邊圈著,心情啊,不夠舒暢,眼界也不夠開闊,這感覺、這味道啊,總是不夠。朕聽說,那市井裡邊的大集很是熱鬨,端午節的時候趕會更是熱鬨非凡。”

楊光華說“可這些皇上他不屬於您呀,那都是百姓們的事。”

徽宗又感慨道“是啊,這也正是朕所感到遺憾的。因當皇上,連個集市都不能看看,不能體驗一把,多可惜,多遺憾哪!啊?”

楊光華靈機一動,說“要不這樣,咱們在這延福宮裡麵,建一個集市,既能體驗趕集的滋味,也能保證您的安全。”

徽宗一聽,雙手一拍巴掌,說“好,這主意妙!太好了!不過,外麵集市上有的,可要都有啊,像飯館兒、商鋪、藥鋪、裝裱店、書畫店、戲曲表演、雜耍等等吧,都要有才好。最好端午節之前能搞好,端午節就能在這裡趕大集逛廟會呀,既過了趕集上店的癮,又體驗市場,雙重體驗,雙重收獲、豈不美哉?”

童貫說這沒問題,本官在跟越裡麵,已經在建設這些東西,很多都已經快建成了應該明年春天端午節吧,要不最遲六六月天貺節,就能頭用了。

喜歡巔峰對決千古玩帝之終極較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巔峰對決千古玩帝之終極較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火影之英雄爭霸 鎮國兵王 重生之都市仙尊洛塵張小曼 那山,依舊 警務偵探 絕世唐門之神臨 金牌律師的小甜心 青墨劍鋒 我的妖齋大掌櫃 從三國開始教化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