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權力爭奪背後的犧牲品:太子建與楚國動亂_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 第115章 權力爭奪背後的犧牲品:太子建與楚國動亂

第115章 權力爭奪背後的犧牲品:太子建與楚國動亂(1 / 1)

283、權力爭奪背後的犧牲品太子建與楚國動亂

六年,平王讓太子建駐紮在城父,負責防守邊疆。無忌仍然日夜在平王麵前讒言太子建,說“自從無忌把秦國女子引進國內,太子建心生怨恨,而且太子建在城父擁有兵權,與各國諸侯交往密切,有謀篡位的跡象。”平王於是問責伍奢。伍奢知道無忌的讒言,便說“大王為何因為一個小臣而疏遠自己的骨肉?”無忌回答“現在不製止,將來會後悔。”於是平王便將伍奢囚禁起來。接著命令司馬奮揚去召回太子建,想要處決他。太子建得知消息後逃亡到宋國。

無忌說“伍奢有兩個兒子,如果不殺掉他們,將來他們會成為楚國的禍患。何不免去他們的父親來召回他們,他們必定會回來。”於是平王派人去對奢說“如果你能召回兩個兒子,你就可以活命,否則就死。”奢說“伍尚會回來,伍胥不會回來。”平王問“為什麼?”奢回答“伍尚為人廉潔,守節孝順,慈愛仁義。聽到召回而不顧生死地回來。伍胥為人聰明善於謀劃,勇敢而自負,知道必死,所以不會回來。這兩個人中,必定是伍胥會給楚國帶來禍患。”於是平王派人去召回他們,說“回來,我免你一死。”伍尚對伍胥說“聽說父親被免罪而不回去,是不孝;父親被殺而不能報仇,是沒有謀略。衡量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才是真正的智慧。你去吧,我選擇歸順死亡。”伍尚於是回去,伍胥則拉弓搭箭,見到使者時問“父親有罪,為何召喚兒子?”說完就要射箭,使者嚇得逃走。伍胥隨後逃亡到吳國。伍奢得知後說“伍胥逃亡,楚國危險了。”楚國派人去殺伍奢和伍尚。

十年,楚國太子建母親在居巢,被吳國利用。吳國派公子光攻打楚國,擊敗陳國和蔡國,並俘虜了太子建母親後離去。楚國害怕,加固了郢都的城牆。起初,吳國的邊境城市卑梁和楚國的邊境城市鍾離發生爭桑事件,兩家人結怨互相攻擊,卑梁被滅族。卑梁大夫憤怒,調動城邑的兵力攻打鍾離。楚王得知後大怒,出兵消滅了卑梁。吳王得知後也大怒,出兵攻打楚國,占領了鍾離和居巢。楚國害怕,加固了郢都的城牆。

十三年,平王去世。將軍子常說“太子珍年紀太小,而且他的母親是前太子建原本要娶的人。”想要立令尹子西為王。子西是平王的庶弟,為人正直。子西說“國家有常規,改立新王會導致混亂,談論此事會導致殺身之禍。”於是立太子珍為王,即昭王。

昭王元年,楚國眾人怨恨費無忌,因為他讒言導致太子建被殺,還殺害了伍奢父子與郤宛。郤宛的宗族伯氏子嚭和伍胥都逃亡到吳國。吳國軍隊多次侵犯楚國,楚國百姓對無忌十分怨恨。楚國令尹子常誅殺無忌以平息眾怒,眾人才滿意。

四年,吳國三位公子逃亡到楚國,楚國封賞他們以抵抗吳國。五年,吳國攻打並奪取了楚國的六和潛。七年,楚國派子常攻打吳國,吳國在豫章大敗楚軍。

十年冬天,吳王闔閭、伍子胥、伯嚭以及唐、蔡兩國共同攻打楚國,楚國大敗。吳軍隨後進入郢都,侮辱了平王的墓地,這是因為伍子胥的緣故。吳軍來襲,楚國派子常率軍抵抗,雙方在漢水兩岸對峙。吳軍擊敗了子常,子常逃亡到鄭國。楚軍潰敗,吳軍乘勝追擊,五戰五捷,最終攻破郢都。己卯日,昭王出逃。庚辰日,吳軍進入郢都。

《左傳》中的這段曆史講述了楚國在平王時期的一係列政治鬥爭和權力爭奪。太子建在城父守邊,卻因無忌的讒言被懷疑有謀篡位之心。伍奢因為知道真相而被平王囚禁,其子伍尚和伍胥的命運也因此改變。在吳國的進攻和國內政治動蕩的背景下,楚國逐漸走向衰敗。

這個故事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權力鬥爭的殘酷性和複雜性。在權力麵前,親情、友情甚至國家的利益都可能被拋諸腦後。在這個故事中,太子建因為被讒言中傷而逃亡,伍奢和家人也因權力鬥爭而喪命。同時,這個故事也揭示了古代社會的宗法製度對政治鬥爭的影響。

此外,這個故事還讓我感受到了古代士人的高尚品質。伍奢在臨死前,還教育兒子們如何為人、為臣。這反映出古代士人重視道德品質和忠誠,他們堅守自己的信念,為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總的來說,《左傳》中的這段曆史描繪了一個充滿權力鬥爭和謀略的世界,讓我們對古代政治鬥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節設置也使得這段曆史充滿了戲劇性,令人深思。

284、逆境中的王者楚昭王傳奇

昭王逃亡到雲夢,雲夢的人不知道他是國王,便射傷了他。昭王逃跑到鄖國。鄖公的弟弟懷說“平王殺了我的父親,現在我殺他的兒子,不是也可以嗎?”鄖公阻止了他,但擔心他會弑殺昭王,於是與昭王逃跑到隨國。吳王得知昭王逃亡到隨國,便進攻隨國,並對隨國的人說“周朝的子孫封在江漢之間的,都被楚國消滅了。”吳王想要殺死昭王。昭王的隨從臣子綦便深深地隱藏昭王,自己冒充昭王,並對隨國的人說“把昭王交給我。”隨國人為這件事占卜,結果不吉利,便向吳王道歉說“昭王已經逃跑了。”吳王請求入內尋找昭王,但隨國不允許,吳國便退兵離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昭王逃出郢都,派遣申鮑胥向秦國求救。秦國派出五百輛戰車救援楚國,楚國也聚集了剩餘的兵力,與秦國一起攻打吳國。六月,在稷地打敗了吳國。這時,吳王的同母弟弟夫概看到吳軍受傷敗退,便逃亡回到吳國,自立為王。闔閭得知此事,帶兵離開楚國,回擊夫概。夫概戰敗,逃亡到楚國,楚國封他為堂谿氏。

楚昭王滅亡唐國後的九月,返回郢都。第二年,吳國再次攻打楚國,奪取了番地。楚國害怕,離開郢都,向北遷都到鄀地。

昭王二十七年春天,吳國攻打陳國,楚昭王救援陳國,駐紮在城父。十月,昭王在軍中病重,天空中出現了一片紅雲,像鳥一樣夾著太陽飛翔。昭王請教周朝的太史,太史說“這對楚王有害,但可以轉移到將相身上。”將相們得知這個消息,便請求自己以身祈禱神明。昭王說“將相是我的左膀右臂,現在要轉移禍患,難道要拋棄我嗎?”沒有聽從他們的建議。占卜結果顯示黃河是禍祟,大夫請求在黃河祈禱。昭王說“自從我們先王受封,希望的地域不超過江漢,而黃河並沒有得罪我們。”於是阻止了他們的請求。孔子在陳國,得知這個消息,說“楚昭王通曉大道,所以他不會失去國家,這是理所當然的!”

昭王病情嚴重,便召集各位公子和大臣說“我沒有才能,再次讓楚國的軍隊蒙受恥辱,現在能夠以天壽終老,是我的幸運。”讓他的弟弟公子申為王,但公子申不接受。又讓他的二弟公子結為王,公子結也不接受。於是又讓他的三弟公子閭為王,經過五次推讓後,公子閭才答應為王。將要出戰時,庚寅日,昭王在軍中去世。公子閭說“昭王病情嚴重,放棄了他的兒子而讓群臣繼位,我之所以答應昭王,是為了擴大他的意願。”於是與公子西、公子綦密謀,埋伏軍隊,封閉道路,迎接越國女子章的兒子立為王,這就是惠王。然後撤軍回郢,安葬了昭王。

惠王二年,公子西從吳國召回平王太子建的兒子勝,任命他為巢國大夫,號為白公。白公喜好兵器,優待士人,想要報仇。六年,白公請求令尹子西攻打鄭國。起初,白公的父親建逃亡到鄭國,被鄭國殺害,白公逃到吳國,公子西再次召回他,所以他怨恨鄭國,想要攻打它。公子西答應了他,但沒有發兵。八年,晉國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派公子西救援鄭國,卻接受了鄭國的賄賂而離開。白公勝憤怒,便與勇猛的死士石乞等人襲擊並殺害了令尹子西、公子綦,然後挾持惠王,將他安置在高府,想要殺死他。惠王的隨從屈固背著惠王逃跑到昭王夫人的宮殿。白公自立為王。一個多月後,葉公來救援楚國,楚國人與他一起攻打白公,將他殺死。惠王於是複位。這一年,滅掉了陳國,將其變為一個縣。

《左傳》中的這段曆史講述了楚昭王在麵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勇敢應對困境,最終在逆境中保持國家穩定的傳奇故事。楚昭王在逃亡過程中,多次麵臨危險,但最終都化險為夷,這得益於他的智慧和勇氣,以及臣子們的忠誠和獻身精神。

故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楚昭王在麵臨生死關頭時,仍能保持冷靜和理智,這顯示出他的過人之處。例如,當昭王麵臨吳國進攻時,他不僅沒有慌亂,反而借助秦國的力量反擊吳國,最終成功擊退敵人。當昭王病重時,他依然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讓賢能之人繼位,以確保國家的穩定。這種處事不驚、深謀遠慮的品質令人敬佩。

此外,這個故事中還有許多令人感動的忠誠臣子。例如,在昭王逃亡時,臣子綦為保護昭王,冒充昭王,成功欺騙吳國。這顯示出他們深厚的忠心和高尚的獻身精神。正是有了這些忠誠的臣子,楚國才能夠在困境中不斷重生,最終戰勝敵人,保持國家繁榮。

總之,《左傳》中的這段曆史描繪了一個勇敢、智慧和充滿傳奇色彩的國王形象,讓我們深入了解到古代君王在逆境中的處事智慧和臣子的忠誠精神。這段曆史也為我們了一個很好的啟示在麵臨困境時,要保持冷靜、勇敢應對,並忠誠於自己的國家和信仰。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動漫加載了神明係統 重生末日前,我和閨蜜的躺平日記 心聲暴露後,瘋批千金作成小心肝 無限暴兵:征戰符文之地 誰說女大當嫁 修仙界之萬古盛情 穿書後她成了團寵真千金 哪吒不是人生 與美女總裁荒島冒險記 新郎逃婚後我和他的死對頭閃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