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吳越爭霸:曆史與人性的鏡子_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 第120章 吳越爭霸:曆史與人性的鏡子

第120章 吳越爭霸:曆史與人性的鏡子(1 / 1)

293、吳越爭霸曆史與人性的鏡子

過了兩年,吳王準備進攻齊國。伍子胥勸阻說“不可以。我聽說勾踐吃的東西不重口味,與百姓同甘共苦。這個人如果不死,一定會成為國家的禍害。我們吳國有了越國,就像是心腹之疾,而齊國對我們來說不過是疥瘡。希望大王先打越國,再進攻齊國。”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告,還是進攻了齊國,在艾陵之戰中打敗了齊國,俘虜了齊國的貴族高、國,然後凱旋。吳王因此責備伍子胥。伍子胥說“大王不必為此沾沾自喜!”吳王憤怒,伍子胥想要自殺,吳王聽說後製止了他。越國的大夫種說“我看吳王很驕傲,讓我們試著借給他糧食,來測試他的反應。”種向吳王借糧食,吳王本來想借,伍子胥勸阻不讓借,但吳王還是借給了他,越國因此私下裡非常高興。伍子胥說“大王不聽勸諫,以後三年吳國就會成為廢墟!”太宰嚭聽到這話,就開始和伍子胥爭論越國的事,並趁機在吳王麵前誹謗伍子胥“伍員外表忠誠,實際上心狠手辣,他連自己的父兄都不顧,怎麼可能顧及大王您呢?大王之前想進攻齊國,伍員強烈反對,後來雖然有功,但心裡卻因此恨上了大王。大王如果不防備伍員,他一定會造反。”嚭和逢同一起策劃,向吳王誹謗伍子胥。吳王起初不相信,後來派人去齊國,得知伍子胥把兒子托付給了鮑氏,就非常生氣,說“伍員果然背叛了我!”於是讓伍子胥自殺。伍子胥大笑說“我讓父親成為霸主,我又讓兒子繼位,兒子起初還想把吳國的一半分給我,我沒有接受,現在兒子卻用誹謗的手段殺了我。唉,唉,一個人果然不能獨自生存!”他對使者說“一定要把我的眼睛放在吳國的東門上,好讓我看到越軍入侵!”於是吳國就由嚭掌權。

過了三年,勾踐問範蠡“吳國已經殺了伍子胥,奉承拍馬的人很多,我們可以行動了嗎?”範蠡回答“還不行。”

第二年春天,吳王在黃池會盟諸侯,吳國的精兵都跟隨吳王去了,隻留下老弱病殘和太子在國內。勾踐再次詢問範蠡,範蠡說“可以行動了。”於是越國派出兩千習流的士兵,四萬訓練有素的士兵,六千君子,還有一千名各種車夫,進攻吳國。吳國軍隊戰敗,越軍殺了吳國的太子。吳國向吳王求救,吳王正在黃池會盟諸侯,擔心這件事傳出去,就隱瞞了下來。吳王在黃池會盟結束後,派人帶著厚禮向越國求和。越王考慮到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滅亡吳國,就與吳國和平相處。

四年後,越國再次進攻吳國。吳國的士兵和人民已經疲憊不堪,精銳部隊都在齊國和晉國陣亡。越國大敗吳國,並圍攻了三年,吳國軍隊最終戰敗,越國把吳王圍在姑蘇山上。吳王派公孫雄裸露上身,膝行爬行,向越王求和,說“我這個孤臣夫差敢敞開心扉,以前曾在會稽得罪過您,我就不敢違抗您的命令,得以回國。現在您高跟鞋邁出,要處死我這個孤臣,我願意聽從您的命令,希望您也能像會稽時一樣,寬恕我的罪行。”勾踐於心不忍,想要答應他。範蠡說“會稽的事,是天意把越國賜給吳國,吳國不要。現在天意要把吳國賜給越國,越國難道可以違背天意嗎?而且您早出晚歸,不就是為了吳國嗎?策劃了二十二年,一下子就放棄,可以嗎?而且天意已經給出,如果不要,就會受到懲罰。‘砍柴的人離得很近’,您忘了會稽的困境了嗎?”勾踐說“我想聽你的建議,但我不忍心殺了他的使者。”範蠡於是鼓勵士兵進攻,說“大王已經把國家的事務托付給了我,使者離開,否則就會獲罪。”吳國的使者哭泣著離開了。勾踐對他感到同情,就派人告訴吳王“我把大王安置在甬東,給您百家姓。”吳王謝絕說“我老了,不能侍奉您了!”然後自殺。

《吳越爭霸》是一部描繪了春秋時期吳越兩國之間複雜紛爭的曆史故事,它不僅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戰爭與政治鬥爭,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輝與陰暗。

故事中,吳王闔閭的驕傲與伍子胥的忠誠形成鮮明對比。伍子胥多次勸諫吳王,警示越國的威脅,但吳王卻因勝利而沾沾自喜,忽視了伍子胥的忠言。這種領導者的盲目自信最終導致了吳國的滅亡。伍子胥的悲劇性命運讓人深思,他不僅預言了吳國的衰落,也用自己的死亡揭示了人性的悲劇。

越王勾踐的隱忍與範蠡的智慧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儘管越國弱小,但勾踐通過臥薪嘗膽,終於在適當的時機反擊吳國,實現了國家的複興。而範蠡則在關鍵時刻給出了正確的建議,引導勾踐做出了明智的選擇。他的遠見卓識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刻理解,讓人感歎不已。

《吳越爭霸》不僅是一部曆史記載,它也是一麵鏡子,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與陰暗,以及國家與個人命運的交織。它提醒我們,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應該聽取忠言,謙遜地麵對挑戰,不應因一時的勝利而忘記長遠的威脅。這部作品不僅對於了解曆史有重要價值,對於理解人性和國家治理也有深刻的啟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294、勾踐傳奇從戰敗到稱霸

於是他蒙上臉,說“我沒有臉麵去見伍子胥!”越王勾踐於是安葬了吳王,並處死了太宰嚭。

勾踐平定了吳國之後,就帶領軍隊北渡淮河,與齊國、晉國的諸侯在徐州會盟,並向周朝獻上貢品。周朝的元王派人賜給勾踐一份禮物,並封他為伯爵。勾踐離開後,渡過淮河南行,把淮河以北的土地給了楚國,把吳國之前侵占的宋國土地歸還給宋國,並在魯國和泗水之間劃分了一片土地。在這個時候,越國的軍隊在江淮東部橫行,各諸侯國都來祝賀,越國自稱霸王。

範蠡於是離開了,他給大夫種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說“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個長頸鳥嘴的人,可以和他共患難,但不能和他共享受。你為何不離開?”種看到信後,借口生病不去朝見。有人誹謗種將要叛亂,越王於是賜給了種一把劍,說“你教我攻伐吳國的七種策略,我使用了三種就打敗了吳國,還有四種在你手裡,你為我試試看。”種於是自殺。

勾踐去世後,他的兒子王鼫與繼位。王鼫與去世後,他的兒子王不壽繼位。王不壽去世後,他的兒子王翁繼位。王翁去世後,他的兒子王翳繼位。王翳去世後,他的兒子王之侯繼位。王之侯去世後,他的兒子王無強繼位。

王無強在位時,越國興師北伐齊國,西征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奪霸權。在楚威王時期,越國北伐齊國,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越國如果不攻打楚國,就無法稱王,也無法稱霸。越國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沒有得到晉國的支持。韓國和魏國本來就不會攻打楚國。如果韓國攻打楚國,就會危及葉國和陽翟;魏國攻打楚國,就會讓陳國和上蔡不安穩。所以,晉國和越國之間的爭鬥,不會導致軍隊覆滅或將領被殺,這樣馬匹的勞力就無法發揮。晉國對越國的重視,為什麼呢?”越王回答說“我們之所以重視晉國,不是因為他們的軍隊強大,也不是因為他們可以與我們一起戰鬥,而是因為他們可以讓我們分散楚國的力量。現在楚國的力量已經分散,我們還等待什麼?”齊國的使者說“越國之所以沒有滅亡,真是幸運!我們不重視越國的智慧,就像眼睛能看到細小的毛發卻看不到眼睫一樣。現在越王知道晉國的錯誤,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是目光短淺。越國所等待的,不是晉國的軍隊,也不是他們的和談,而是他們分散楚國的力量。現在楚國的力量已經分散,還等待什麼?”越王問“怎麼辦?”使者回答“楚國三大夫張九軍,北圍曲沃、於中,直至無假之關,有三千七百裡的防線;景翠的軍隊北聚魯國、齊國、南陽,還有比這更大的嗎?而且您所追求的,是與晉國爭鬥;晉國和楚國如果不爭鬥,越國的軍隊就不會出兵,這是知道二五而不知道十。這個時候不攻打楚國,我因此知道越國無論是大是小,都無法稱王稱霸。再看看楚國的邊境,比如複讎、龐、長沙,這些都是楚國的糧食產地;還有竟澤陵,是楚國的材木產地。越國如果能夠占領這些地方,那麼楚國的邊境就無法向郢都獻上貢品。我聽說,圖謀稱王稱霸,就不能隻看表麵,而要看本質。現在越王知道晉國的錯誤,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是目光短淺。越國所等待的,不是晉國的軍隊,也不是他們的和談,而是他們分散楚國的力量。現在楚國的力量已經分散,還等待什麼?”越王說“怎麼辦?”使者回答“楚國三大夫張九軍,北圍曲沃、於中,直至無假之關,有三千七百裡的防線;景翠的軍隊北聚魯國、齊國、南陽,還有比這更大的嗎?而且王所追求的,是與晉國爭鬥;晉國和楚國如果不爭鬥,越國的軍隊就不會出兵,這是知道二五而不知道十。

《勾踐傳奇》講述了勾踐從戰敗到稱霸的傳奇曆程,通過勾踐、範蠡等人物的傳奇故事,展示了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曆史畫卷,揭示了人性的光輝與陰暗。

勾踐作為越國的國君,曆經磨難,最終成功打敗吳國,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他的堅韌、智慧和勇氣,令人讚歎不已。特彆是他能夠從戰敗中汲取教訓,臥薪嘗膽,奮發圖強,最終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這種精神,對於我們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範蠡作為勾踐的得力助手,為越國的發展和崛起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在勾踐成功之後,範蠡卻明智地選擇了離開,避免了勾踐成功後的猜忌和迫害。這充分體現了範蠡的高尚品質和智慧。

此外,《勾踐傳奇》還通過勾踐與楚國、齊國的爭鬥,展示了當時國際關係的複雜性。楚國、齊國和晉國之間的利益糾葛,使得勾踐在稱霸的道路上曆經重重考驗。最終,勾踐在範蠡等謀士的幫助下,成功地戰勝了這些困難,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

總之,《勾踐傳奇》是一部描繪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曆史畫卷,通過勾踐、範蠡等傳奇人物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光輝與陰暗,為我們今天了很多有益的啟示。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華夏先祖屹巔峰 中文十級的我異界無敵 白月光他馬甲掉了 我在尊多貴世界賺錢養夫郎 玄幻之開局獲得如來神掌 陰陽大師 如果遊戲比現實更恐怖的話 全職神級升級係統 快穿之係統被宿主暗殺了 玄仙命書:家族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