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周勃:從權臣到忠臣的華麗轉身_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 第171章 周勃:從權臣到忠臣的華麗轉身

第171章 周勃:從權臣到忠臣的華麗轉身(1 / 1)

395、周勃從權臣到忠臣的華麗轉身

周勃已經平定燕地並回朝後,這時高祖已經去世了,周勃就以列侯的身份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六年,設置太尉官職,讓周勃當上了太尉。十年後,高後去世。呂祿以趙王的身份擔任漢上將軍,呂產以呂王的身份擔任漢相國,他們把持漢朝大權,想危害劉氏政權。周勃當太尉後,不能進入軍門。陳平當丞相,不能勝任他的職責。於是周勃與陳平謀劃,終於誅滅了呂氏家族而擁立孝文皇帝。這件事記載在《呂後紀》、《孝文紀》中。

文帝已經即位,任命周勃為右丞相,賜給他五千斤黃金,食邑萬戶。過了一個多月,有人勸說周勃“您已經誅滅了諸呂,擁立了代王為皇帝,威震天下,而您卻得到了厚賞,居於尊位,以寵愛為榮,時間長了就會有災禍降到您的身上。”周勃害怕災禍降臨在自己身上,也自以為功勞大,災禍卻可能接踵而至,於是就請求免去丞相職務。皇上應允了。一年多後,丞相陳平去世,皇上又讓周勃當丞相。過了十多個月,皇上說“前些日子我下令讓列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國去,有些人還沒有走,丞相是我所敬重的,可以率先回到封國去。”於是免去丞相職務回到自己的封國。

一年多後,每當河東郡守和郡尉巡行所屬縣邑來到絳縣時,絳侯周勃自己感到害怕被殺掉,經常披著鎧甲,命令家人手裡拿著武器來會見郡守和郡尉。後來有人上書告發周勃要謀反,皇上把此事交給廷尉處理。廷尉又把此事交給長安的官員處理,長安的官員逮捕了周勃並審問他。周勃恐懼之極,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獄吏漸漸欺淩他。周勃就把千金送給獄吏,獄吏就在文書的背麵寫上字暗示他說“請公主作證。”公主是孝文帝的女兒,周勃的長子周勝之娶公主為妻,所以獄吏教周勃讓公主出來作證。周勃把所得的賞賜都送給了薄昭。等案子落到緊要之處時,薄昭就向薄太後進言為周勃作證。薄太後也認為周勃沒有謀反的事。文帝朝見太後時,太後就摘去頭巾對文帝說“絳侯身掛皇帝的印璽,在北軍領兵卻不來壇護皇帝;他居於臣子的位置卻有皇帝的威勢,就憑這一點他就該死了。”文帝於是告訴左右大臣一聲“官吏正在審查絳侯一案並進行處理。”於是派使者拿著符節赦免絳侯並恢複了他的爵位和食邑。絳侯出獄以後說“我曾經率領百萬大軍,然而怎麼知道獄吏的尊貴呀!”

絳侯重新回到封國。孝文帝十一年絳侯去世了,諡號為武侯。他的兒子周勝之繼承爵位。過了六年周勝之因與公主夫妻不和被殺掉了封國爵位。封國被取消一年後,文帝選派絳侯周勃的另一個兒子周亞夫為條侯,來接續絳侯的後代。

在曆史的長河中,周勃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其生涯充滿了起伏與轉折。他的一生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辱興衰,更是一部濃縮的西漢政權變革史。他見證了諸呂之亂後的政權更迭,參與了誅滅呂氏的決策,最終成為了孝文帝時期的重臣。他的每一次選擇都充滿了智慧與膽識,也展現了一個時代英雄的命運抉擇。

在孝惠帝時期,周勃以列侯的身份守護著這個國家,儘管在政治漩渦中,他曾短暫地失去了對軍權的控製,但他從未放棄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在麵臨生死考驗時,他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靜與智慧。他深知,權力的遊戲並非隻有武力與威嚴,更需要智謀與人心。這正是他能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的原因。

在孝文帝時期,周勃的命運似乎達到了巔峰。他被封為右丞相,享受著無上的榮耀與富貴。然而,他並未因此而忘乎所以。相反,他深知權力的背後是無儘的危機。於是,在獲得厚賞之後,他選擇急流勇退,主動請求免去丞相職務。這無疑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擇,既保全了自己,也贏得了世人的尊重。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想讓周勃安享晚年。在他回到封國不久,有人上書告發他要謀反。這一消息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但周勃並未驚慌失措,他運用自己的智慧與資源,巧妙地化解了這場危機。這也再次證明了周勃不僅僅是一個勇猛的武將,更是一個智慧的謀略家。

在周勃的一生中,我們看到了一個英雄的成長與蛻變。他經曆了諸呂之亂的動蕩,參與了誅滅呂氏的決策,最終成為孝文帝時期的重要輔臣。他的每一次選擇都充滿了智慧與膽識,也展現了一個時代英雄的命運抉擇。而他的一生也成為了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章,為我們了關於權力、忠誠與智慧的深刻啟示。

396、鐵血豪情——漢代將軍周亞夫的硬骨頭精神

漢文帝即位之後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於是,朝廷任命宗正劉禮為將軍,駐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棘門;任命河內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來防備匈奴。不久,文帝親自去慰勞軍隊。到達霸上和棘門的軍營,直接騎馬進入營地,將軍及其下屬都騎著馬出來迎接。接著前往細柳軍營,軍中士兵和軍官們都披著鎧甲,拿著銳利的武器,張開弓弩,弓弦拉足。文帝的先驅使者來到營門前,說“天子即將來到!”軍門的都尉卻說“軍中隻聽將軍的號令,不聽天子的詔令。”過不多久,文帝到達,也不能進入軍營。於是文帝便派使者持節詔令將軍說“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才傳令打開壁門。守衛壁門的軍隊和騎兵對跟從文帝的車騎說“將軍有規定軍營中不準車馬奔馳。”於是文帝就勒住馬緩行。到了營中,將軍周亞夫全副武裝拱手行禮說“穿鎧甲的士兵不便跪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陛下。”文帝很受感動,改變了容顏俯身扶著車前的橫木(表示尊敬)。文帝派使者告知說“皇帝特此慰勞將軍。”完成禮儀後離去。出了軍門後,許多大臣都感到驚訝。文帝說“哎呀!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啊!先前霸上、棘門的駐軍,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裡的將軍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的,至於周亞夫,又怎麼能夠被侵犯呢?”大家一致稱讚周亞夫是好將軍。一個月後,漢朝三軍都撤除了戒備。於是文帝任命周亞夫為中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孝文帝臨終時告誡太子說“如果發生危急情況,周亞夫是真正可以擔當領兵重任的。”文帝崩逝後,太子立為皇帝,並任命周亞夫為車騎將軍。

孝景三年(前154),吳王、楚王發動叛亂。周亞夫以中尉的身份擔任太尉,東進攻打吳國、楚國。周亞夫請求皇帝說“楚兵勇猛輕捷,很難與他們交戰。我們希望把梁國放棄給他們,讓他們渡過淮河,這樣可以分散他們的兵力。然後再用輕裝的騎兵斷絕他們運糧的道路,他們的軍隊必定會饑餓困乏,自亂其軍。這樣用不著作戰,吳國就自然投降了。”皇上同意了他的計策。

太尉調集兵士滎陽會師。吳國軍隊正在進攻梁國,梁國形勢危急,請求太尉救援。太尉領兵向東北走昌邑,深挖溝高築牆堅守不戰。梁國天天派使者請求救援,太尉堅守有利條件不肯前往救援。梁國上書報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詔令太尉救援梁國。太尉拒不奉詔救援,堅守營壘不出戰,卻派輕騎兵出動弓高侯等人截斷吳國楚國軍隊運糧的通道。吳國軍隊因缺糧饑餓而求戰不得、因有伏兵防備而無法撤退回國。後來吳國軍隊離開壁壘東南逃走,太尉派兵追擊打敗了吳國軍隊。吳王劉濞丟棄了他的軍隊逃走,被越國人斬下他的頭顱獻給朝廷。漢朝三個月就平定了吳楚叛亂。於是將領們才認識到太尉的計謀是正確的。從此梁孝王與太尉有了嫌隙。

周亞夫回朝後,朝廷重新設置了太尉官職。五年後升任丞相(未央知事的錯字)。景帝非常器重他。景帝廢除栗太子後(依周亞夫之見),丞相極力向皇上爭辯這件事不能這樣做(固爭之),但是沒能成功(不得)。景帝因此疏遠了周亞夫(而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次進京朝見並常常跟太後講條侯周亞夫的短處(常與太後言條侯之短)。

曆史,是一部永無休止的戰爭與和平的史詩。漢文帝和景帝時期,漢朝與匈奴的關係處於緊張狀態。在這個大背景下,出現了一批傑出的軍事將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周亞夫。他的剛毅、堅定和智勇雙全,不僅為漢朝的安定立下汗馬功勞,更展現了一種不屈不撓的硬骨頭精神。

周亞夫在細柳的軍事布局,無疑是對皇帝權威的挑戰。軍令如山,不容半點遲疑,而周亞夫卻能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因權勢而妥協。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乏的。在當下社會,很多人為了權力和利益,不惜放棄原則,而周亞夫卻用行動告訴我們,原則和信仰是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的。

與吳楚之戰的勝利相比,我更敬佩周亞夫在細柳軍營展現出的鐵血豪情。勝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種為了信仰和原則而戰的決心。周亞夫的軍事策略和智謀無疑是高明的,但真正讓人敬仰的,是他那種不屈的精神。

文中最後,周亞夫因與梁孝王產生嫌隙而失去了皇帝的寵信。這無疑是一種遺憾,但也是他人生的一種必然。權力鬥爭永遠是複雜的,而像周亞夫這樣堅守原則的人,注定會在權力的漩渦中遭受挫折。但即便如此,他的硬骨頭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

周亞夫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英雄不是沒有失敗的人,而是在失敗後依然堅守信仰和原則的人。他用一生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鐵血豪情。在當下這個充滿挑戰和誘惑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像周亞夫這樣的人,他們用行動和精神告訴我們生活不僅是生存,更是為了信仰和原則而戰。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炮灰女配在修仙界內卷成神 蘇家阿桃 在冬季說愛我 穿越獸世:我帶係統建帝國 國民影後是乞丐 枝枝漫漫 鎮國神帥 被逃婚後我嫁給了皇上 網遊之四海為家 你是人間驚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