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多事之秋_征塵漫道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征塵漫道 > 第二十六章、多事之秋

第二十六章、多事之秋(1 / 1)

征塵漫道!

於永樂搖頭苦笑。

現在的新兵,太不像話,真是“給他陽光就燦爛,給他洪水就泛濫”。

兵越來越難帶了,這是乾部骨乾普遍的抱怨。

平日裡跟他們說話,和顏悅色,打成一片,他們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一點不懂得規矩禮節,變得愈加驕橫放縱。看來親和力跟威懾力,切實難以一箭雙雕。

他想自己當新兵的時候,班長骨乾高不可攀,他們說的話,就如聖旨一般不可抗拒。班長批評一句,誠惶誠恐。

有時班長心情不好,放屁都得找下風處。那時候通行的說法,新兵乾,老兵看,班長在一旁扯淡。

現在呢,全倒過來了,班長骨乾乾得汗流浹背,新兵同誌站在一邊袖手,學而不厭。這樣下去,如何得了。並且他們的民主意識強得很,動不動就問“為什麼”。

有一次組織戰術訓練,郭興維跑錯位了,於永樂糾正。郭興維振振有詞地說“班長,我記得昨天明明是往這個方向跑的,為什麼今天又跑偏了?”

於永樂憤然道“你臭毛病又來啦,哪來那麼多‘為什麼’!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聽我的指揮,總沒有錯。”

郭興維轉過身,噘著嘴,一副不服氣的樣子。幸好於永樂沒看見他的麵目表情,要不然又是一陣臭罵。他想班長的臭架子有時還得擺一擺,否則執行力就打了折扣。

而今當務之急,是儘快幫助郭興維“脫貧”。於永樂製定了詳細的補差計劃,譬如五公裡武裝越野,耿誌鈺在前麵拉,洪邊祁從後麵推,他一路跟著跑加油鼓勁,真是“一個好漢三個幫”。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結果前麵拉的叫苦連天,後麵推的精疲力竭。

耿誌鈺道“拉人最累了,我寧可多背兩條槍。”

於永樂突然恍然大悟地說“我們前拉後推的,累得半死,你在中間是不是當三毛啦?”

郭興維替自己辯白道“班長,天大的冤枉,你們沒看到我連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

跑步尚可借助外力,其他科目就隻能自食其力了。

過硬無捷徑,苦練出精兵,笨鳥多飛而不至於搞疲勞戰術,如何在兩者之間準確拿捏,確實讓人有點頭疼。

功夫足夠深,鐵杵磨成針,憑借自己多年的帶兵經驗,郭興維又是班裡唯一的重點援建對象,身集萬千寵愛,不信提不高他的軍事素質。

於永樂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視他作關門弟子一般關照。郭興維也是個要求上進的人,雖然每天累得咬牙,總算能夠堅持下來。不到十天,他的綜合成績由過去的“敵後遊擊隊”,勉強能夠擠進中遊。

隻有一項,他的實彈射擊成績無論如何也提高不上去,這是於永樂最大的心病。

於永樂自信已經把所有的操作要領、射擊心得全部教給他了的,郭興維也吃得津津有味,隻可惜不消化。

第一次體驗射擊,記分員下筆如有神,給他畫了個又大又圓的鴨蛋。第二次依然全部脫靶,記分員心不在焉,把鴨蛋畫成了鵝卵石。如是者三,於永樂對他僅存的一點信心也跟著縮水。

那天摸底考核過後,參謀長手拈著成績單,郭興維那一串形狀各異的圓圈分外耀眼,問他的班長是誰。郭興維據實回答,於永樂恨不能站起來分辯“胡說,誰是他的班長!他的班長是光頭強。”

這天上午,於永樂負責帶幾個人去機關領取戰備器材,回到連隊,感覺連長臉色有點異樣。他喊完“解散”,連長就把他叫到房間,叮囑他把班裡的人看管好。

連長極儘克製自己的情緒,於永樂聽得出他的話外之音,滿腹狐疑,莫非班裡又有誰捅了馬蜂窩。原來他去交班,昨天檢查部隊的機關乾部通報情況,點了一大堆問題,連隊大多數都沾光了,例如訓練場秩序不正規、參訓率不夠、組訓者對訓練內容若明若暗等。

團長、政委居高臨下,眼光中帶著幾萬伏的高壓電,讓坐在下麵的各營連主官如坐針氈,最後還一一被叫站起來說明情況。丈夫在單位挨了上司批評,回到家裡,嫌妻子炒菜鹽放多了,大發牢騷;妻子跟丈夫話不投機,窩了一肚子火,想起兒子不好好吃飯,剛才還打碎了碗,一巴掌打在屁股上;兒子受了委屈,哭喪著臉,跑回房間,開了門,貓擋住去路,一腳踢過去了,貓在地上打了幾圈滾。這是平常見到的撒氣模式。

連長從機關回來,徑直去了訓練場。

孫大發也是活該倒黴,他跟人嬉笑打鬨,沒留心連長正站在他身後,怒目而視

。連長大發雷霆,將過去對孫大發的看法,零存整取,悉數爆出來了,比如上次拉練孫大發私自下山買東西的事。

於永樂當時幸好不在現場,否則連長的怒火,一定會蔓延到他身上,追究自己管理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責任。

在一個單位裡,領導為了證明自己有肚量,無偏見,批評人時一般會說“我是對事不對人。”當一個人日常表現一般,犯的錯誤還挑戰了自己忍耐的底線,能隱忍,不被自己的感官直覺左右對這個人的評價,這樣的領導就是聖人了。

孫大發身形瘦弱,卷頭發、凸眼睛、闊嘴唇,正符合古小說裡所需要的小人物尖嘴猴腮、賊眉鼠目的形象。連長難保不對孫大發懷有成見,況且孫大發自己平時不檢點,妄論英雄,將連隊主官的為人、工作中的錯漏,常私下跟戰友們評議。

這可是犯了“不背後議論”的大忌,有些話或許拐彎抹角傳進了連長、指導員的耳朵。而一句話經過彆人的傳頌,就明顯變了味。殺一儆百是管理者的專利,所以當時連長火氣發得尤其大,全連官兵為之悚然,大氣不敢出。

於永樂後麵回來,受了敬告,叮囑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以免瀆職。

於永樂暗暗叫苦,何以這段時間,不如意事接二連三?他倒沒有踢貓,再把孫大發劈頭蓋臉批評一頓。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知道連長不過借題發揮,整飭紀律,以儆效尤。於永樂道“你趕快寫份檢查,交到連長那裡,承認錯誤。”

孫大發心有不甘地說“連長並沒有要我寫檢查呀。”

“你傻呀,要連長親口說出來,後果就嚴重了。‘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套用這句話,不怕領導批評,就怕領導惦記。連長天天關注著你,你往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最新小说: 快穿之好鄰居的日常 雙重犯罪 從堯舜禹開始攤牌 薑總的網紅小嬌妻 一統天下江承 重生之毒妃在世 公路求生,我有提示係統 全民轉職:這個狂戰喜歡找茬! 大叔賞我一個娃 從一元創業到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