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荊軻刺秦,部署歸山(萬更求訂閱!)_諸天一道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諸天一道 > 第43章 荊軻刺秦,部署歸山(萬更求訂閱!)

第43章 荊軻刺秦,部署歸山(萬更求訂閱!)(1 / 2)

諸天一道!

夏末的風,還稍微帶著一絲暑氣。

葉千秋聽著蓋聶訴說著關於宮裡那個女人的一切。

其實,這一切本來和蓋聶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隻不過,自從前兩年蓋聶和荊軻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之後。

蓋聶就下意識的去關注宮裡的那個女人。

那個女人叫麗姬。

葉千秋聽完了蓋聶的敘述,笑了笑,道“水麵本來是平靜的,但一旦起風了,漣漪自然也就會出現。”

“蓋聶啊蓋聶,你的劍,是守護之劍。”

“在追隨秦王的這麼多年裡,你尚且沒有悟出,你要守護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好好在這裡想想吧。”

蓋聶不說話了,他閉上了眼睛。

腦海之中還回響著葉千秋的話。

他的劍是守護之劍。

可他這一生需要守護的東西又是什麼?

有哪些人和事是需要他用劍去守護的?

河邊垂柳款擺、細燕輕剪。

亂世偏安,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不是誰都有資格享受這美好的自然風光。

葉千秋的氣定神閒,讓蓋聶迅速的進入了悟道的狀態當中。

他一遍又一遍的垂問著自己的內心。

手中的劍雖然還在,卻已經等同於無。

良久之後,蓋聶睜開了眼睛。

他身上的氣息變得更加強大了。

他突破了。

從此刻起,他劍心通明,道心通明。

他明白了自己的內心。

這時,蓋聶朝著葉千秋問道“先生,你認為秦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葉千秋沒有睜眼,直接回道“一個合適的人。”

蓋聶臉上泛起一絲疑惑“合適的人?”

葉千秋道“沒錯,華夏一統需要這麼一個人出現。”

“所以,他出現了。”

蓋聶道“從前,您總說天下亂局,一統之勢在秦。”

“可是,秦國這些年,似乎也不是那麼一帆風順。”

“最起碼在我剛剛來秦國的那幾年,六國還是有機會的。”

葉千秋笑道“可是,他們都沒有把握住機會,不是嗎?”

蓋聶停頓片刻,然後說道“先生,如果有一天,我背叛了秦王,秦王要殺我,您會站在哪一邊?”

葉千秋聞言,睜開了眼睛,看著蓋聶,笑了起來。

蓋聶目光灼灼的看著葉千秋。

葉千秋笑道“我哪邊都不站。”

蓋聶道“如果秦王讓您出手呢?”

葉千秋笑道“如果我不願意,沒有人可以讓我出手。”

“如果有人惹惱了我,觸犯了我的底線,我會給他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無論是王也好,其他人也罷。”

“無非是多費點時間,多費點工夫罷了。”

蓋聶聽到葉千秋這段話,他的心裡頓時感覺到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仿佛眼前這個先生才是真實的先生。

這些年,先生入秦,為秦王奔走,滅嫪毐叛軍,定滅國之策。

他的身上似乎總是蒙著一層和煦的麵紗。

仿佛,他真的成為了大秦的國師,嬴政的臣子。

直到現在,蓋聶方才有些明白。

先生之所以是先生,便是因為他從來沒有變化。

無論世事怎樣變化,他看人對事,總有著自己的那麼一套規則。

就好比他說的那樣,無論是何人犯了先生的底線,縱使是王,先生也會毫不猶豫的出手。

在他和煦的表麵之下,還是如劍一般鋒利。

“先生,您覺得秦王變了嗎?”

蓋聶朝著葉千秋又問道。

葉千秋笑了笑,道“人都是會變的。”

“即便是我也一樣。”

蓋聶的臉上露出了疑惑。

葉千秋笑了笑,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環境的改變,對待人和事的方法,都會發生改變。”

“很多年前,我是一個很不好惹的人。”

“無論是從內心,還是從外在。”

“我的身上都散發著一股咄咄逼人的氣息。”

“後來,我學會了藏心於身,但依舊殺人如麻。”

“再後來,我變得更加溫和,但看到令我不舒服的事情,我依舊會將一切斬的乾乾淨淨。”

蓋聶下意識的問道“那現在呢?”

葉千秋聞言,微微一笑,道“現在?”

他沒有直接回答蓋聶的問題,而是站起身來,朝著池水中走去。

他的腳落在了池水麵上,水麵仿佛沒有感覺到什麼異樣,沒有漣漪四散而去,依舊平靜。

葉千秋站在池水的水麵之上,背對著蓋聶說道“回去吧,如果真有一天,秦王變成了你厭惡的模樣,成為了世人厭惡的對象,由我來將他變回來。”

“如果變不回來呢?”

蓋聶又問一句。

葉千秋道“那就讓這一切,都隨風而逝。”

蓋聶聽到這裡,眼中泛起精光,隨即,他站起身來,朝著葉千秋深深一躬,悄然退去。

……

時光荏苒,轉眼間,又是一年。

去年,秦國大舉興兵攻打趙國,王翦統率駐紮在上郡的軍隊攻下井陘,楊端和率領河內駐軍一同進攻趙國。

趙國武安君李牧和將軍司馬尚率軍頑強抵抗秦軍。

於是,秦國派人用重金收買趙王遷的寵臣郭開,讓他在趙王遷麵前詆毀李牧和司馬尚,說他們企圖興兵反叛趙國。

趙王遷因此便派趙蔥和齊國將軍顏聚取代他們。

李牧不接受命令,趙王遷派人暗地裡趁李牧沒有防備將他抓住殺害,並撤免司馬尚的官職。

王翦趁機猛攻趙國,大敗趙軍,殺死趙蔥,秦軍在短短數日之內,便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至此滅亡。

趙王遷被俘虜後,秦王嬴政將他流放到房陵的深山之中。

而趙國的公子嘉在代地又複建了苟延殘喘的政權。

趙國一滅,天下的局勢就陡然清晰過來。

秦國一統天下的步伐,終於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事實上,邯鄲不是被攻破的,而是在秦軍的威勢之下自己坍塌的。

麵對楊端和大軍與李信大軍南北夾擊,趙國腹地的趙軍沒有一個像樣的大將領軍防守邯鄲,更兼井陘山主力大敗的消息迅速傳開,趙軍頓時亂得沒了章法。

邯鄲被秦國收入囊中之後,嬴政大喜,邀請葉千秋一同前往邯鄲。

葉千秋拒絕了。

邯鄲對於嬴政來說,是一個刻骨銘心的地方。

他是去懷念舊事,也是去一展胸中不忿去了。

葉千秋自然不會去。

事實上,滅趙之後。

葉千秋便更是處於一個深入簡出的狀態。

整日在太玄學宮之中修行,和在太乙山上時,沒什麼區彆。

隻是修行的進境,可能不是那麼儘如人意。

在結成無垢金丹之後,想要更進一步,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不是十年八年就能辦到的,這個時間可能很漫長。

秦國的這輛戰車,已經在一統天下的大道之上越行越遠。

他不用做太多的事情,隻需等待即可。

他在等待秦國內部爆發危局。

無論是昌平君,還是其他人。

他相信,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了。

……

太玄學宮。

池水一旁,半掩半露的岩石上,身著緋色薄衫的紅蓮手拈野花斜坐其上,一雙欺霜賽雪的玉足在水中輕勾緩蕩,玩得煞是開心。

河邊映著她的絕世姿容,端的是明豔異常。

紅蓮在太玄學宮也呆了一年多了。

跟在葉千秋身邊修行,對她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她最起碼沒有完全陷入仇恨的漩渦當中。

隻是這一年多來,沒有衛莊的消息,她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太高興的。

女兒家的愛意終歸是隻能藏在心底,不能與他人言說。

這時,已經十一歲的扶蘇出現在了水池畔,朝著紅蓮叫了一聲“師姐”。

紅蓮沒看扶蘇,直接道“師父在休息,你坐在這裡等一會兒吧。”

扶蘇聞言,也不多問,就坐在水池畔,悄然打坐起來。

紅蓮朝著扶蘇瞅了一眼,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欺負欺負扶蘇,算是她在太玄學宮之中,為數不多的樂趣了。

這時,遠處的樓閣之中,傳來了葉千秋的聲音。

“扶蘇,進來。”

扶蘇聽到葉千秋的話,急忙起身,朝著葉千秋所在的樓閣之中行去。

片刻後,扶蘇看到了師父葉千秋。

此時,葉千秋身著一身寬大的秋白袍,背對著扶蘇。

扶蘇恭敬的朝著葉千秋躬身施禮,然後道“師尊。”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最近昌平君邀你去了幾次他府上?”

扶蘇聞言,回道“師尊,昌平君一共邀我去他府上五次。”

“我隻去了兩次。”

葉千秋道“你的身份特殊。”

“往後昌平君的邀約,你一律不要理會。”

扶蘇已經十一歲了,在葉千秋的教導下,明白了這世上的很多事,都不是表麵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扶蘇道“弟子明白。”

“師尊,我去昌平君府上時,見到了一個人。”

葉千秋道“什麼人?”

扶蘇道“農家俠魁田光。”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知道了,今日的功課你還沒做,你先下去吧。”

扶蘇聞言,當即躬身退去。

扶蘇離去之後,一道身形在樓閣之中悄然而現。

“逍遙,密切關注羋啟的動向。”

從趙國歸來的逍遙子,又從掩日搖身一變,成為了道家的傑出弟子。

這段日子以來,葉千秋對於昌平君的監視一直沒有停止過。

甚至,在很久以前,昌平君剛剛做上秦國右丞相之位的時候,他就已經讓幾名道家暗子進入了昌平君府上。

羋啟還真是沒讓他失望。

不僅暗中資助扶持農家,還放走了曾經在鹹陽為質的燕丹。

這一次,羋啟已經準備在韓國舊都新鄭發起一場暴亂。

而這場暴亂是由流沙的張良主導,和羋啟進行的一場交易。

如果葉千秋猜的沒錯的話,待嬴政從邯鄲回來之後。

新鄭的暴亂就要發動了。

……

秦國的大軍滅掉了趙國之後,沒過多久,順帶著連苟延殘喘了多時的魏國也一並給滅了。

到了秦王嬴政二十年的冬天。

曾經擋在秦國東出大路上的三晉,已經儘數被滅。

如今之天下,也隻剩下了秦、楚、燕、齊四國。

入冬時節,嬴政從邯鄲歸來了。

從邯鄲歸來的嬴政變得更加忙碌了。

不過,對於先滅楚國,還是先滅燕國。

朝野之上有了兩種不同的見解。

有人以為,應該先滅楚國,有人以為應該先掃除燕國。

王翦統帥滅趙的大軍還在趙國境內駐紮,籌劃連續攻滅燕國之戰事。

而因為朝野之上的爭端,攻燕之事暫緩。

楚國地大物博,乃是天下大國。

燕國雖弱,但一直在蠢蠢欲動,暗中扶持在代地稱王的趙國公子嘉。

兩者之間如何抉擇,成為了嬴政的一塊心病。

於是,這一日,嬴政出了鹹陽宮,來到了太玄學宮之中,來請教葉千秋。

到底是先攻取燕國為好,還是先攻取楚國為好。

葉千秋所居住的樓閣外。

葉千秋沒事的時候,也會在池水畔釣魚。

有時候一釣就是一整天。

冬天到了。

天氣寒冷,前兩日還下了雪。

嬴政和葉千秋坐在池水邊,一人手中握著一根魚竿。

魚竿晃動之間,葉千秋又釣起了一條魚。

葉千秋將釣起的魚又放回了池水裡。

嬴政見狀,有些疑惑的朝著葉千秋問道“先生何故要將這魚再放回池水之中?”

葉千秋笑道“王上以為,釣魚最重要的是什麼?”

嬴政聞言,略作沉吟,然後說道“是釣魚的過程?”

葉千秋笑了笑,道“王上說的沒錯。”

“釣魚,最值得享受的便是這個過程。”

“有些事,結果並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享受到這個過程。”

“當魚兒上鉤的那一刻,那種滿足感,是旁人無法體會的。”

嬴政聽了,細細思考著。

不多時,嬴政手中的魚竿也動了。

他將咬鉤的魚釣上來之後,然後將魚兒扔進了一旁的木盆之中。

“先生以為,目下,我大軍當先取楚,還是先取燕?”

葉千秋笑了笑,道“在我看來,這二者都沒什麼區彆。”

“無論孰大孰小,都是這池子裡的魚。”

嬴政聞言,心頭豁然開朗。

他笑道“每次聆聽先生教誨,總是能讓寡人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葉千秋笑道“王上,聽聞新鄭發生了暴亂。”

“昌平君羋啟已經向王上請旨前去新鄭平亂。”

“不知可有此事?”

嬴政點了點頭,道“的確有此事。”

“昨日,寡人才批複了昌平君的奏請。”

葉千秋道“新鄭暴亂一事,另有蹊蹺。”

“昌平君的心思已經不在秦國了。”

嬴政一聽,臉色有些難看,他悠悠說道“幸虧先生提醒的早。”

“寡人早有防備。”

葉千秋道“既然他的心已經不在秦國,那便用他為餌,替大秦再做一件事吧。”

嬴政聞言,眼中一亮,道“先生有何謀劃?”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將計就計,放他歸楚,借羋啟破楚,事半功倍。”

嬴政沉吟片刻,道“先生的意思是讓羋啟帶假消息歸楚。”

葉千秋手中的魚竿又動了,葉千秋一把將魚竿提起,然後笑道“也不一定要這樣做,更穩妥的是,就是放他歸楚之後,找人取而代之,成為“羋啟”。”

“具體計劃,由李斯去施行最為妥當。”

“李斯是楚人,隻有楚人才最清楚楚人的弱點。”

嬴政聽完之後,腦海之中,有很多事一下子就清晰起來。

他臉上露出大喜之色,笑道“寡人得先生相助,猶如周文王得薑太公是也。”

……

夜,昌平君府,大書房之中。

昌平君羋啟正在看著密報。

他身上流淌著的是楚人的血脈,雖然他在秦多年,但自從其父楚考烈王過世之後,他便一直在暗中聯係六國之人和反秦勢力。

從他繼任秦相以來,他便知道,早晚有一天,秦國的戰車要開向楚國。

身為楚國王族血脈,他豈能看到楚國倒下秦國的鐵蹄之下。

如今,三晉都已經被秦國滅掉。

秦國下一步就會將屠刀揮向楚國,眼下的局麵,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局麵。

他已經聯係好了魏國、韓國的舊世族。

此次,流沙統領張良暗中起用流沙的勢力在新鄭發生暴亂,就是他們達成的初步合作。

如今韓國舊世族的殘存私兵已經陸續秘密開進上黨山地聚集,以段氏、俠氏、公厘氏三大部族為主力。

加上流沙統領張良這幾年搜尋的門客與散兵遊勇,共計六萬餘人。

還有昔日魏國信陵君的門人,還有農家的人。

經過各方會商,已經議定了在明年夏忙之後舉事。

張良製定的複國方略是上中下三策上策仿效代趙,迎回韓王宇在上黨立國,恢複韓國國號。

中策擁立韓國一王族公子為君,相機南下,在楚韓交界處立國。

下策由三大部族公推一人稱王,國號必須為韓,立國之地屆時相機確定。

魏國信陵君舊時門客兩千餘人,偽稱齊人,進入上黨成為“韓軍”主力相助。

當年追隨信陵君擊殺大將晉鄙的朱亥,被張良定為三千敢死之旅的主將,魏國王室通過信陵君門客力量,秘密資助張良二十餘萬金,並許一支“商旅”車隊從魏國敖倉秘密運送糧草北上,繞道舊趙官道從壺關進入上黨。

隻要他能前往新鄭,順利平定暴亂,然後再和嬴政奏請前往楚國舊都郢陳安撫舊民。

這事便算成了。

想到這裡,羋啟的臉上泛起了一絲潮紅之色。

他一定會給嬴政一記重拳,要讓野心勃勃的嬴政無法再繼續吞並天下。

……

就在鹹陽城中,暗潮洶湧之時。

燕國的都城薊城之中,也在醞釀著一場大風暴。

這是一座幽靜神秘的莊園。

坐落於薊城的東南邊。

莊園之中,有一片碧藍的湖水,一片火紅的胡楊林。



最新小说: 永不斷絕的光之紐帶 威震九域 開局無敵天道宮,幕後打造仙榜 萬法天尊:從夜襲雞窩開始 傻子,你彆急 重生逆襲:盛寵仙妻 穿越鬥羅功德係統 仙子彆浪 我有一神書 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