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三教要義,前來討教_諸天一道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諸天一道 > 第75章 三教要義,前來討教

第75章 三教要義,前來討教(1 / 2)

諸天一道!

對於此情此景的疑惑,顯然並不是一個人的疑惑。

在場的很多看客們,心中都有著這樣的疑惑。

有些心思敏銳的人便在想著,自古以來儒釋道三教,都是以儒為首。

釋教和道教誰排老二,就要看當朝皇帝的意思。

離陽崇道,故而道教在離陽境內是越發的鼎盛。

那北莽也是一樣,所以,都走到了崇道滅佛的這一步。

今日之佛道之會,從明麵上來看,的確是佛道勢微。

若非兩禪寺名聲不小,李當心又曾經做過不少令世人為之驚歎的事情。

今日之佛道之會,恐怕不會有這麼多人前來一觀。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台上葉千秋的身上,都在等待著葉千秋開口。

他們倒是想聽一聽,身為天下第一人的葉千秋會如何回答李當心的這個疑問。

葉千秋坐在蒲團之上,稍微思索了一番,方才開口。

“佛教之中,尚且有大乘、小乘之分,更何況天下間的袞袞諸公。”

“在貧道看來,大道天機,總是會懸留一線。”

“十死無生的事兒在三教之中不會發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今日佛教勢微,來日未嘗不會鼎盛於天下。”

“無論是儒,是佛,還是道,大難來臨時,唯有自守本心者,方才能得己道。”

“佛家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空空如也。”

“《金剛經》中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既然萬法皆空,那佛教今日之困境,到頭來自然也是空。”

“現在有,過一陣子就消失了,現在沒有,過會兒也就出現了。”

“李禪師執著的東西,其實不過空空如也。”

“貧道有一句話贈給李禪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葉千秋念完這句,便閉嘴不言。

四周的看客們,有人麵容驚訝,有人若有所思,還有人喃喃自語。

有參習過佛家經典的人,越念叨這最後一句佛偈,便越是心神搖曳。

當然,大多數隻懂得習武的武夫江湖客們,自然是聽的雲裡霧裡。

而坐在對麵的李當心聽到葉千秋如此解釋。

不免也有些心神震動。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李當心再複念這一句,霎時間,心中諸結在這一刻便全部解開。

李當心笑了起來,他朝著葉千秋雙手合十,略微低頭,道“沒想到葉真人對我佛家禪理也如此精通。”

“這一句佛偈,真是令貧僧佩服。”

葉千秋笑了笑,道“這也不是貧道所言,隻不過是貧道從一位大德高僧處聽來的罷了。”

李當心道“哦?敢問這位大德高僧身在何處?如若有幸,貧僧倒是想去拜訪一下。”

葉千秋道“那恐怕是有些難了,這位法號慧能的高僧早已經圓寂多時了。”

李當心一臉可惜,道“看來世上還真有不世出的佛門高僧。”

“連我也從未聽說過這位慧能法師。”

葉千秋淡淡一笑,不作解釋。

這時,李當心又道“方才葉真人說我佛家講空。”

“那在葉真人看來,道家、儒家又講什麼呢?”

李當心這個問題一出,頓時引得不少在場儒家弟子心中一動。

他們倒是想聽聽葉千秋對儒家的見解。

葉千秋慢條斯理的說道“那貧道就先講一講儒家。”

“貧道以為,儒家講究的是一個誠字。”

“誠者,聖人之本,天之道也,不誠無物。”

“誠是一切德性的基礎,有誠方有德,無誠則無德。”

“正所謂言必行,行必果,便是要以誠為基礎。”

“讀書人以誠為本,方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

葉千秋又是一番慷慨陳詞,讓在場之人,特彆是一眾儒生頗有一種聽聞儒家聖人講儒道的感覺。

待葉千秋將儒家之誠講的差不多了,還有人意猶未儘,忍不住朝著台上葉千秋高呼道“葉真人高見,令吾輩讀書人汗顏。”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世上讀書人,又有幾人能做到。”

“能做到誠者,已經算是不錯的儒家弟子了。”

葉千秋朝著那喊話之人微微一笑,道“儒者,為曆代王朝統治不可不用之人,但並不是所有讀書人都配稱為儒家弟子。”

“世上,能恪守德行,做一君子者,少之又少。”

“故而,才有今日天下之亂局。”

那人微微頷首,歎道“知易行難,聽葉真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葉千秋笑了笑,不再看向那人,而是繼續說道“說了佛、儒,也該講一講我道家講究什麼。”

“當今天下,無論是離陽、還是北莽,都崇道抑佛。”

“然而,能入道者,其實寥寥無幾。”

“我道家講的是一個虛字。”

“很多人在認識道家思想的時候,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道家是強調“無”,強調把世上所有的事物以“沒有”的觀念對待。”

“無就是空,空就是沒有,其實這種認識是有問題的。”

“道家的“無”並非是沒有,道家的“無為”是“無所不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比如說,柔弱勝剛強,柔與剛,弱與強,這是對立的關係,以柔勝剛,以弱圖強,最終的目的還是達到剛強。”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教中人修煉,最終的歸旨也不是“無”,而是有所作為。”

“該出世的時候出世,該入世的時候入世。”

“對於道門的人來說,在道山廟觀是出世,下了山就是入世,出世並不是與世隔絕,並不是拒絕人間煙火,而是為了更好的入世。”

“對於深入過研習道家經典並且深得其中三味的人來說,入世就是最好的出世。”

“所以,也並不是說道士就隻是修道成仙的,就應該與青燈古卷相伴,這樣就理解錯了道教。”

“真正意義上的道家思想,不是讓人沒有,不是讓人凡是看空。嚴格來講,道家是看虛,就是不要執著於一端。”

“虛不是沒有,還是有的。”

“讓人看空的是佛家。所以佛家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空空如也。”

“道家講虛、佛家講空,這也是佛道兩家的區彆。”

葉千秋話音落下之後,很多人自發的開始鼓掌。

武當掌教李玉斧麵上更是滿是思索的神色。

來自龍虎山天師府的齊仙俠,還有那位眼神兒不太好使的白蓮先生都是各有感觸。

李玉斧身為武當掌教,雖然年輕,但他對於武當這麼多年來守持的宗旨還是清楚的很。

從前,道門之中,隻有龍虎和武當這兩家稱雄。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武當講究的是入世,所以,他李玉斧行走天下,做了許多事。

而龍虎山天師府就不一樣,他們講究的是出世,力求做的是那山上的黃紫貴人。

但今日聽聞葉千秋一番道理。

兩派中人方才明白,他們兩家分彆走了兩個極端。

而神霄派的主旨卻是該出世時出世,該入世時入世。

這樣的主旨無疑讓神霄派有了更靈活的存世法則。

白煜忍不住歎道“能以道教聖人的身份走到天下第一的地步,果然有著自己的獨特道理。”

“從前,我還不太相信這位葉真人能將道門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但是,今日我卻是信了。”

“縱使是當年的呂祖在某些方麵,也遠遠不及這位葉真人。”

“該入世時入世,該出世時出世。”

“說的好啊。”

“我龍虎山天師府就是太高高在上了,所以才淪落到了今天的這個地步。”



最新小说: 誅神乾坤 度儘六道怎麼少得了我 幸孕大小姐,男秘書對我窮追不舍 絕世散仙遊都市 大總裁小媽咪喬以沫 逆天改命:他竟然是大佬 擁有小宇宙的我逆天崛起了 窺探,被監聽的心聲 女尊之夫郎在懷 沈青檀趙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