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戰後總結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第60章 戰後總結(1 / 2)

巍如高山,浮動海上,錦帆首,屈服蛟螭。

一艘五千料打造的巨大的“神州”戰船朝著瓊州航行著。

自宋朝開始文獻中出現船舶采用“料”這種稱謂。諸如多少“料”的船舶,比如“一千料鐵壁鶻鳥戰船”等。

所謂“料”,古籍中並未記錄明確的說法。

對於“料”,的含義,後世基本上有兩種說法,其一,“料”是表示船舶大小的一種計量單位的稱謂。類似於前文介紹的“步”。其二,“料”是指船舶建造時所用的物料多少。

用料越多,則船舶越大。

後世更傾向於第一種說法,“料”與測量目標遠近的“步”一樣,是一種計量單位。

“神州”船艙內一間寬敞的房間裡,

趙昺坐在正中央,

下麵分彆坐著趙與珞、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陳吊眼等人。

“今日眾位卿家暢所欲言,不論對錯,朕都不會怪罪。”

“大家都說說吧,此戰有何經驗教訓?”趙昺對眾人說道。

戰爭,那是靠著鮮血和犧牲換來的經驗與教訓,每打完一仗,無論勝敗,都要進行細致地總結反思。

“每戰必有總結。”這一點尤為重要。

一代偉人曾說過“總結每一次經驗,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此戰獲勝如此輕鬆,是我朝前所未有的。”

“陛下的火器真乃神兵利器。”

“不錯,蒙元也是肉長的。”

“猶如土雞瓦狗般,不費吹灰之力。”

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

趙昺麵露不喜,說道“朕不是讓你們說這些的。朕今日是讓你們總結經驗和教訓的。”

“今日之戰,蒙元兵馬不過千餘人,而蒙元戰兵何止百萬?莫非,諸位以為僅憑今日一戰,便可掃平草原?”

“客套話咱們就不要再講了,諸位都說說吧,今日勝在哪裡,我朝之暴露出的問題和不足又在哪裡?”趙昺繼續說道。

即便是到了後世的鷹醬,海灣戰爭之後,人家還提交了長達一千多頁的總結報告。

即便是一次不起眼的戰鬥也都要總結出細節問題。

“陛下,臣來說說吧,此戰三麵火器圍攻,所幸我軍三部距離較遠,否則槍彈無眼,臣恐出現誤傷。”文天祥略微欠欠身,拱手說道。

“諸位的意見呢?”聽到這裡,趙昺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陛下,臣以為,火器雖然犀利,但煙霧太大,嚴重影響視線。”在一旁的張世傑說道。

“張將軍所言極是,煙霧遮蔽視線,不知陛下可有解決良策?”陸秀夫道。

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作戰,但陸秀夫作為百官之首,一直身在行朝,對於火器還是比較了解的。

無煙火藥,難搞啊。

“此事,很難結局,朕這裡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趙昺苦著臉說道。

雖然目前大宋采用的火藥已經是最佳配方了,火藥性能已經達到了極限。

想要提高威力隻剩下增加裝藥量這一條辦法了。

藥量增加,勢必導致膛壓升高,膛壓升高,隻能增加槍炮的厚度,難道讓士卒抱著粗重的火槍作戰麼?

無煙火藥,這玩意兒可不是這個時代能做出來的。

沒有化學,連個玻璃器皿都沒有,怎麼可能搞得出來。

清末倒是有個叫丁守存的科技牛人,用土法做出來“自來火藥”,就是前裝擊發槍所用到的火帽。

科技的發展既需要精英人才的引領,又需要大量的基礎科研人員。

這也是趙昺心心念念的要把大宋學堂、大宋皇家學堂辦起來的原因。隻有培養了各種人才,科技才能發展,一切才有可能。

馬上就要到瓊州了,大宋學堂、報紙、衝壓機、紡織機、水泥……等等,都要提在日程上了。



最新小说: 網遊:我的背包能進化 從一人開始諸天萬界 鬥羅之最強之盾 江湖世子妃 超級怪獸工廠係統製霸戰場 我真不是高富帥 仙台九重天 反派從瘋人院開始崛起 過繼之中年危機 穿成小福寶,人稱坑哥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