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暴利行業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第73章 暴利行業(1 / 2)

趙昺看著唱歌的擦坐,

美,真美。

身材嬌小,皮膚白嫩,烏膏注唇唇似泥。

前凸後翹一看就是江南過來的女子,輕紗下的身材若隱若現,令人浮想。

一頓飯菜,還有婀娜多姿的擦坐在一旁唱著小曲。趙昺和二十多名錦衣衛吃的倒也痛快。

(宋朝酒樓、茶社裡的歌姬被稱為擦坐,又稱擦卓兒。)

雖然武壘已經挑了一家上好的客棧,其特色菜東山羊肉味道鮮美,但總感覺好像欠缺了點什麼。

嗯,就是鹽的品質。

曆朝曆代鹽、鐵都是暴利。

鐵器對於任何一個王朝,都是嚴格管控,管理極其嚴格的。

北宋初年就建立了從東京開封到地方各州的兵器製造和管理係統。這種製度也一直延續下去,如南宋朝廷建立軍器監,禦前軍器所等機構。

一本《水滸傳》,讓很多人認為宋朝管得比較鬆,不禁民間兵刃。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宋太祖時期就已經頒布禁令“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

宋朝不但對兵器進行管製,甚至還將一些天文、兵書之類的書籍列為禁書。

但至於說民間的鐵匠鋪,打造點一些鋤頭、犁頭、鐮刀、菜刀、剪子等生產生活用品,朝廷是不會管的。

由於古代王朝對鄉野的統治力非常有限,一些偏遠地區的大戶人家,偶然打造點零星刀劍用來護院,朝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到了蒙元,禁令更加嚴格。

百人以上持弓箭狩獵者,處死。

百人以下流遠方,哪怕一兔之獲亦是有罪。民間(主要指漢人)禁止學習槍棒,更不要說手持利器了。

蒙元的快速滅亡根本原因還是民族壓迫政策,而且還是從法律條文上明確規定的。

沒有這些長期的壓迫,沒有蒙元上層的壓榨和腐朽,何來張士誠錘爆百萬元軍。

歧視和壓迫主要針對的是普通漢人,特彆是原來南宋境內的漢人。

當然了,那些早早就主動投降的南宋官僚士紳們除外,比如呂文煥、範文虎之流,人家在蒙元過得相當有滋味,富貴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蒙古人,其實也不見得有多好,甚至跟普通漢人沒什麼區彆。

聖清除外,人家旗人從一出生就手握鐵杆莊稼。

(不是正黃旗,坐公交車都沒資格。)

從這一點講蒙元還真不如滿清。

蒙元禁止的是弓箭、刀槍、鐵骨朵等,至於說鎧甲,就不用提了。

一直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蒙元十戶人家才能持有一把菜刀,蒙元真實的曆史上並沒有這樣的規定。

鐵器必須掌握在朝廷手裡,李有錢他們正在昌江水畔大煉鋼鐵,而且旁邊就是露天富鐵礦,這一點趙昺是不用擔心的。

剩下的就是鹽了。

這個時代的鹽都是粗鹽,以礦鹽、井鹽為主,味道發澀。

(軍中做飯用的鹽,品質更差,雜質更多,口感更差。)

就算如此,多少人還吃不起呢。

相當的人群用的還是醋布。

能有一塊醋布其實都是好日子了,多少窮人吃的是土鹽,甚至是臟鹽。

土鹽好理解。

什麼是臟鹽,不提也罷。

吃完飯的趙昺,心想著必須搞出來精鹽才行。

“武管家,找幾間客房,讓大夥們都休息休息,待到明日一早再出發吧。”趙昺對坐在旁邊的武壘說道。

“好的,少爺。”

但凡作為消耗品,其利潤都是驚人的。

機器“不貴”,耗材“很貴”。

鹽更是如此,精鹽鼓搗出來,純利潤至少可以達到八成。

不管是本地食用還是運到海外,乃至販賣到北方。



最新小说: 分久必合[娛樂圈] 你是我生命中最閃亮的光 鬼域之流夜重啟 女帝修真攻略 主神之女 總有師父在坑我 我的師父是風男 直播:長得太凶,開局嚇哭女主播 修仙職場升職記 春上錦繡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