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裂石流雲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第76章 裂石流雲(1 / 2)

歌聲是什麼?

歌聲就是戰鬥力。

軍歌可以用來提升士氣和團結力量。

後世聖地著名的“飯前一支歌”,逐漸成為一項優良傳統。

成為積聚士氣和曆練部隊的有效方式。

趙昺想到後世那支無敵於天下的人民軍隊。

忽然間,意氣風發、壯誌淩雲,放開嗓音大聲地唱了起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陛下在為我等丘八唱歌?

我等丘八何德何能讓陛下如此厚待?雖然“貴”為錦衣衛天子親軍,但有宋一朝,武人的地位實在是不敢恭維。

強如狄青,那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最終以悲劇收場,飲恨身死。

二十多名護衛,熱血沸騰。

兒郎們,都隨朕一起唱起來!

趙昺放聲歌唱感染了身邊的護衛們!

“弟兄們,唱起來!跟著官家一起唱起來!”武壘大聲地吼著。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近三十人的隊伍,齊聲高唱著。

歌聲嘹亮、裂石流雲!

……

時間倒轉回數日之前。

大海之上,一艘艘風帆運輸船連成一片,正從西南方向駛來。

海浪拍過船頭與船舷,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站立在甲板上,目光堅定地看著近在咫尺的瓊州。

陛下啊,臣終於不辱使命,順利把糧食帶回來了。

中年男子雙手背在後麵,喃喃自語道。

西南方向突然出現的無數船舶,早已經被宋朝水師發現,很快就有幾艘快船迎了上去。

臨高碼頭,大宋運輸船上掛起的風帆已經被降了下來。

無數的士卒、百姓在馬南寶的指揮下,正在把數十萬石的糧草向岸上搬運。

遠處,高高懸掛著大宋旗幟的戰船正在海麵上遊弋。

蘇景瞻站立在一艘巨大的戰船上,正在指揮宋朝水師船隊不停地巡視著北麵海域。

而接到情報的本地錦衣衛,更是飛身上馬,朝著海口狂奔。

“什麼!馬南寶回來了!”

正在錦衣衛衙門辦公的趙與珞接到手下奏報,驚喜地說道。

“快,快去請陸丞相、文丞相、張將軍、曾尚書、鄒侍郎、蘇知州。”趙與珞猛地站起來,對著報信的緹騎大聲說道。

(曾淵子,戶部尚書。鄒渢,兵部侍郎。蘇劉義,瓊州知州。)

“卑職得令!”

“陛下現在何處?”

“回都指揮使,前些日子得到奏報,陛下已經離開昌江大營,向南而行,目前尚無最新奏報。”

一名當值的錦衣衛千戶對趙與珞說道。

“把兒郎們都撒出去,四下打探陛下消息,找到之後把此事告知陛下,請陛下定奪。”

興王趙與珞作為一名實權派宗室,在趙昺不在朝中的時候,還是很有話語權的。

至少在目前趙昺尚且年幼,並無子嗣的情況下,可以說一言九鼎的存在。

……

數日之後,昌江縣衙。

興王坐在偏座上,旁邊聚集了南宋行朝眾多大佬。

“興王,陛下目前正在何處?”陸秀夫首先問道。

“剛得到的消息,目前陛下已經離開樂東縣李家莊,期間順便處置了村霸李員外。之後去向不明,錦衣衛正在南方各處尋找。”

趙與珞把最新情況知會給眾人。

“馬侍郎,糧草可都歸倉?”

“回興王殿下,五十萬石糧食均已經交接完畢。”馬南寶回道。

古裝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王爺”這種稱呼,但至少在清朝之前,王爵的稱呼並不是王爺。

從漢朝開始,“殿下”才是王爵最常見的尊稱和俗稱。

西漢時期稱呼皇太子、諸王為“殿下”,東漢末年魏王曹操也被人尊稱為殿下。

唐朝開始,皇太後亦被群臣稱為殿下。

宋承唐製,變化基本不大。

明朝時期,諸如馬皇後殿下,皇太子朱標殿下,親王殿下。



最新小说: 農門喜嫁 異界開發 粉絲逆襲記 重生九零,帶著空間逆襲暴富 重生之神廚農女有係統 此若拉非弱啦 大佬他千方百計爭寵 0852 三國之雄漢重鑄 奧特時代:開局收到艾勃隆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