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天下熙熙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第89章 天下熙熙(1 / 2)

無論是前麵清償士卒們的軍餉、以及每月的糧餉,開荒百姓的補貼,百官的俸祿,製造局幾萬人的月例,新軍的編練,學堂的支出等等花費,可以說趙昺把大量的錢財如水一般地潑灑了出去。

聽著權尚書省戶部尚書曾淵子的彙報,趙昺頓時覺得腦殼疼。

巨額開支壓得趙昺喘不過氣來。

人啊,有錢的時候威風八麵,人人巴結。沒錢的時候冷嘲熱諷,看都不想多看一眼。

皇帝也是一樣的。

沒有錢,誰替你玩命?

彆看五萬大軍現在氣勢如虹,士氣高漲。那也是趙昺給他們家屬以優待,加上糧餉充足,讓士卒們沒有了後顧之憂,人家才擁護你,真到了沒錢的時候,斷了錢糧,身邊又能剩下幾人?

這還是在沒有開始打仗的情況下。

一旦開戰,單說那開拔銀就是一筆巨款。再加上戰後立功的,戰死的,各種花費,絕對是海一般的開銷。

隔壁那小子能複製,放一枚銅錢,第二天諾大的箱子居然“長”滿了!

這是啥操作?“百寶箱”?來,起來走兩步。

真特娘的是個天才。

趙昺呆坐著半晌不說話,殿內內氣氛有點低落,小錦墩上的曾淵子如坐針氈。

要不搞個銀行?彆人能搞的,咱也不能跌分。

仔細一想,還是算了吧,咱也不懂金融,對於這些那可是一竅不通的。

這個時代雖然有錢莊,但跟後世的銀行還是不一樣的。

日後再說吧。

真想找條魏忠賢似的好狗,這家夥還是很能搞錢的。

崇禎這個傻缺,暗罵一句的趙昺開口問道“錢糧還能維持多久?”

“回陛下,以目前的形勢最多隻能維持四個月左右,倘若瓊州之戰來臨,各種支出頗為巨大,微臣恐怕錢糧最多支撐兩月。”曾淵子欠欠身說道。

“海鹽如何了?”趙昺道。

鹽作為農耕王朝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中,具有極高的地位,不管是哪家王朝,誰當皇帝都是要把鹽牢牢控製在自己手裡。

人因為是直立行走,用現代醫學的話,就是無鹽則水無法在人體內停留,而且隻有不斷地補充鹽份,才能維持人體所需要的腦脊液壓力。

所以哪怕是窮人家也要買些粗鹽的。

動物也一樣,隻不過因為不涉及到直立行走這一點,食草動物舔舐岩石等方式補充鹽分,食肉動物其食物中含有的鹽分已經足夠了。

(嬰兒是不能吃鹽的。)

瓊州,最不缺海水。

把海水源源不斷地引到鹽田之中,前後不過一個月,大量的粗鹽就曬好。

再經過蒸煮、過濾等技術處理,便成為精鹽。

“回陛下,據戶部得到的消息,第一批精鹽已有三萬餘石,已經在裝車運往行朝的路上了,不日便可抵達海口。”曾淵子回答道。

農耕時代,朝廷的稅收主要分兩部分,一是農業賦稅,二是專賣。

食鹽曆來專賣專營。

上古時代民間是不禁止的,到前漢時期逐漸在各地設立鹽官,把食鹽收歸朝廷所有。

唐朝安史之亂後,食鹽獲取的利潤竟然成為唐王朝一百多年最重要的財政收入。

《新唐書》記載“天下之賦,鹽利居半。”

但同時曆朝曆代販賣私鹽卻又屢禁不止,私鹽販子冒著殺頭的風險前赴後繼從事這一行業,除了能夠獲取暴利之外,還有因為官鹽本身價格過高的原因。

朝廷通過專營,甚至和鹽商勾結,剝削百姓,導致食鹽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暴漲。

以至於普通百姓隻能從“黑市”購買相對便宜的私鹽。

兩宋疆域不斷縮水,南宋更甚。

並不能為百姓足夠耕地的宋朝,隻能把一部分人轉為其他行業,登記造冊,便有了鹽戶等之分。

宋朝廷對鹽戶的壓榨以及鹽官對鹽戶的威逼,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甚至在不予支付任何價格的情況下,就把鹽戶手中的食鹽奪走。



最新小说: 山君家的山頭是座珍寶庫 神秘複蘇:災厄之花 反派:禁區神子!我狩獵天命大道 都市:開局一朵先天淨世白蓮 惡媳婦被穿後,殘疾反派被救贖 陳玄林素衣趙南初 我真的隻想種田當領主啊 祁同偉:開局跪鐘小艾,綠平怒了 妻子的選擇 常安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