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廢除徭役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第96章 廢除徭役(1 / 2)

趙昺走進稅務局衙門,隻看到院子裡人頭攢動,胥吏們正在那大喊大叫著指揮前來辦證的商人排隊。

“成何體統,都特釀的排好隊,亂糟糟的像什麼樣子。”

“你這個老頭,說你呢,插什麼隊?站後麵去!”

“都給我排好隊,你們一人一個號子,拿著號子去辦理手續。”

“誰再敢插隊,今日就不給誰辦證。”

幾個維持秩序的胥吏一邊維持秩序,一遍在那罵罵咧咧道。

趙昺看到這一幕,也不去理會。想到在後世的時候這種情況也是司空見慣,比如口罩的時候。

俗話說的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什麼樣的人都有。

有時候給他們講道理,還真不如一巴掌管用。

不多時,前麵有人辦好了證件,歡歡喜喜從裡麵走了出來。

“李掌櫃的,你這可就辦好了?”有人看到熟人從裡麵走出來,連忙攔住問道。

“辦好了,官家說了,拿著這張票三日之後來這裡領取那個什麼營業執照。”

(此處的官家指的是官府,不是趙官家。)

熟人連忙把李掌櫃拉到一邊,低聲說道“使了幾個?”

“開什麼玩笑,裡麵錦衣衛天子親軍把守著,哪個官老爺敢收銅錢。賢弟把心放肚子裡,隻要賢弟手續齊全,快得很呢。”李掌櫃往後退了一步,毫不避諱大聲地說道。

新的稅務製度已經逐漸推廣下去,隻要有房屋契約,可以是自己的房子,也可以租賃房屋,都可以交付一定費用申請營業執照。

申請營業執照的同時,稅務登記證,商鋪代碼都將書寫上去。

三證合一,書寫之後,蓋上大印,就可以營業了。

隻要有這三證在手,誰也不能阻攔開店做生意。

當然前提是你的鋪子不能影響彆人,比如擋住鄰居出行等等。

凡是按期納稅的,朝廷就給予足夠的安全保證。

凡遇到青皮無賴鬨事的,收取個什麼保護費之類的,均可以憑納稅證明到當地錦衣衛衙門或當地駐軍亦或者地方衙役告狀。

甚至早在兩個月之前,趙昺剛到瓊州就下了聖旨。徹底廢除存在了數千年之久的徭役製度,規定凡朝廷需要招募役夫,均每日管飯三頓,並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

從此,大宋開啟了新的時代,役夫全部實行招募,而不是無償的征調。

乾活給錢天經地義,這一點作為穿越者的趙昺是必須要堅持的。

不給錢誰給你乾活?白嫖?

下力的體力活並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況且在這個時代是沒有機器設備的,修路、治河全靠人力。

儘可能的減輕壓在底層百姓肩上的沉重負擔,將稅務的征收對象由土地裡刨食的農民逐漸改成商人、地主、士紳,乃至皇親國戚,甚至皇家也是要納稅的。

地地裡刨食的一年能賺幾個銅錢?即便是在後世廢除了幾千年之久的農業稅。

可結果又是如何?又有多少人願意回到農村種地?

現在的農村不要說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就是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都屈指可數了。

就以種小麥為例,一畝地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甚至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

種子,施肥,澆地,收割……

哪一樣不要錢?

施肥,澆水那可不是一次就夠了。

後世一畝地一千餘斤小麥都是高產了,扣除成本還能剩幾個錢?

人力都不算在內。

“淋尖踢斛”了解一下。

所謂的“淋尖踢斛”就是農民交稅的時候,稅吏讓百姓倒入“斛”裡檢查成分質量,倒滿之後還要用糧食形成一個尖尖,稅吏一來猛踢一腳,而且“斛”還不會倒,最上麵的糧食撒了出來,稱為“損耗”。

(踢的這一腳,技術那是杠杠的,人稱“絕活”。至少比球踢的有水平。)

撒出來的糧食那可就不是你的嘍。

這種情況在整個封建王朝,不光宋朝,就是書友們熟悉的大明王朝也普遍存在。

積少成多,撒出來的糧食也能賣上不少錢。

這便成為官吏們撈錢的手段。

自古以來,衙門胥吏的這些種種手段都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流水的官員,鐵打的胥吏。

乃至傳承到後世……

在全麵廢除農業稅之前,知道“交公糧”的書友舉個手。

就算你的糧食曬透,透的不能再透,情況也是一樣。

事情都有個輕重緩急之分,目前趙昺把商業和稅務合並在一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以目前的形勢,所有的事情都要以應對阿裡海牙的入侵為第一要務。

待到站穩腳跟之後,肯定是要把商業管理和稅收分開的。

趙昺大力鼓勵經商,鼓勵開辦小作坊,那就意味著肯定是要收稅的。

並按照規模大小、行業不同而設定不同的稅率。

至於說那種走街串巷,賣個糖葫蘆、針頭線腦啥的,每日混個生活費的小本買賣,隻需要繳納幾個銅板的經營費即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成為星際大佬之路 雋玉箴言 我有一個神獸牧場 長生:合成開局,還有誰? 神豪:學習使我有錢 京劇貓之夢靈溯影 報告大人隔壁雞又被偷了 保護我方男刺客 我居然在古代當貞子? 開悟人生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