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興二年三月初,昌江通往海口的官道上,五千宋軍正在急行軍。
大宋陸軍第三軍軍長陳吊眼,以及所屬的兩位師長陳桂龍、冉安國分彆坐在高頭大馬上,並肩而行。
第三軍另一位師長劉子俊則領著剩餘兵馬繼續駐守在昌江駐地。
“快,都跟上,加快速度。”陳吊眼轉過身大手一揮,命令道。
“軍座,終於又要打仗了,兒郎們都快憋瘋了,這次咱們第三軍可得要好好露露臉了。”師長冉安國在一旁一臉期待地說著。
“此次大戰雖說以海軍為主,但我等也要做好萬全準備,隨時聽候丞相調遣。”陳吊眼看了看身邊的幾位高級將領說道。
“末將得令。”眾人道。
陳吊眼回頭看看天上的太陽,發現時辰已經不早。
略感心急地說道“陳師長,陛下急召入京,時間緊急,我和冉安國師長先行一步,你帶領兒郎們前往集結地點,記住,五日之內必須抵達。”
“末將得令!”陳桂龍大喊一聲。
“走!”陳吊眼帶著冉安國和一群親兵脫離了大部隊,縱馬疾行。
昌江距離海口大約三百裡,五日之內也是可以抵達的。
如果加點速度四日半即可。
古代行軍是很緩慢的,一天行軍隻有區區四五十裡。
一日六十華裡已經是強軍了。
關於古代行軍速度,我們一直存在疑惑。
通常會覺得行動過於緩慢,平時快步走的時候,一小時也能走個十裡路的,甚至更多。
算下來一天怎麼也能走個七八十裡地。
但不能這樣算。
一小時走十裡,一天能連續走八個小時?
就算第一天連續走八個小時,第二天還能堅持八個小時?
第三天,第四天呢……
而且這還是在沒有任何負重的情況下完成的,頂多帶杯水,帶個手機啥的。
扛一袋大米,不說二十斤的,更不說五十斤一袋的,按照最小十斤重的試試。
三國時期,司馬懿遠征遼東,魏明帝曹叡曾問道多久可以班師回朝。
司馬懿則回答此去遼東四千裡,去時一百日,作戰百日,休整六十日,回程一百日,來回共需時一年。
四千裡路,去時一百日,每日不過行軍四十裡,看似微不足道,實則已經是很快了。
大軍行軍途中前後左右都有探馬斥候,近則五裡,遠則數十裡。
更有甚者探索範圍可達一二百裡。
當斥候發現敵情回來報告的時候,才開始披甲。
陳桂龍率領著五千宋軍,倒也不擔心遭遇什麼埋伏。
即便如此,那也得必須按照軍中規矩來,斥候四散而出,不時又有斥候報告著各種情況。
大宋祥興二年三月初六,
海口行朝皇宮,禦書房。
趙與珞、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陳吊眼、曾淵子、鄒渢、趙孟溁、蘇劉義、馬南寶、陳惟中、江鉦等大宋最重要的文臣武將齊聚一堂。
諸位大佬分彆落座之後,李邦寧用固有的嗓音喊道“關門,掌燈了。”
禦書房大門從外麵被值守的錦衣衛關閉,厚重的大門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李恩則在大門關閉之前點亮了數根蠟燭,以免禦書房內過於昏暗。
蠟燭在古代那是奢侈品,在宋代也不例外。
明清時期蠟燭產量增加,蠟燭開始進入百姓家中。
(此處的“百姓”可不是指尋常百姓。)
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部分人晚上用的還是煤油燈呢。
後來才慢慢用上電燈,但是又經常停電,煤油燈還是無法徹底摒棄不用。
看著忽明忽暗的禦書房,趙昺又看著來回跳動的那一盞盞燭火,猛然間想起來白蠟。
白蠟,華夏的特產。
四川白蠟樹資源豐富,可以說白蠟樹渾身都是寶,可做蠟的原料,樹皮可以入藥。
峨眉山的白蠟尤為出名,到了滿清時期甚至成為貢品。
明末著名的白杆兵所用的白杆槍的槍柄就是用結實而又有彈性的白木白臘樹做成的。
四川,又是四川!
而到了後世,在那場決定華夏民族生死存亡的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又有無數的川中子弟、青年才俊毅然決然的壯士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