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翔龍府之戰(五)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 > 第197章 翔龍府之戰(五)

第197章 翔龍府之戰(五)(1 / 2)

提到“焦山之戰”,張世傑的心中也是充滿了不甘、絕望,甚至在其心裡也帶著些許憤怒。

此時的張世傑腦海中回憶著三四年前的那場發生在長江上的,也是整個宋朝最後一道防線的那場水戰。

又想起了趙昺一年前就曾經對自己說過的話“千萬不要把戰船鎖在一起。”

似乎想明白了什麼,卻又好似無法徹底想明白官家為什麼要說這種話。

莫非趙官家能未卜先知,事先猜到自己打算在崖山海域和元軍展開決戰?

難道說官家又猜到了自己打算再次把戰船鎖起來?

“難道……”

短時間內無法徹底理解的張世傑乾脆收起了心神,不再思考這個問題。

“官家,請下旨吧。”張世傑說道。

“不急,文丞相和大舉還在前往伏擊點的路上。”趙昺擺擺手,說道。

“張將軍可彆急於複仇一下子就把這惠州城給打下來了。”趙昺哈哈一笑,說道。

“官家放心,臣省得。臣一定把握好火候,既讓劉深這二韃子覺得守不住惠州,又不能讓他看到破綻。”張世傑回答道。

此戰的關鍵在於火候,要讓元軍覺得惠州城岌岌可危,旦夕之間就要被攻破。隻有這樣,才能讓劉深派出信使去廣州求援。

隻有阿術派出援軍,才能實現半路設伏,圍點打援的戰略目標。

這個目標一旦實現,便可以大量殺傷其有生力量,這樣才能扭轉兵力上不足的劣勢。

待到雙方兵力達到某種平衡,就是宋元在廣州府決戰的時候。

趙昺有理由相信在正麵戰場,雙方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宋軍取勝是必然的結局。

隻要在雷雨天氣之前大量殺傷元軍,即便後期遭遇惡劣天氣也不足為慮。

畢竟雙方在裝備、訓練以及士氣上都不在一個層次。

“點香!給劉深那元賊一炷香的時間!”趙昺下令道。

一名錦衣衛兵士騎著馬來到城前一箭之地,把一根用火折子點燃的香插在地上。

然後對著城頭大喊道“兀那元賊,我家皇帝陛下說了,給爾等一炷香的時間!一炷香之內再不開門投降,待我天兵殺進城去,定叫爾等雞犬不留!”

說完,也不等城頭上的元軍答話,拍馬返回本陣之中。

“萬戶長請看,南朝在前麵點燃了一炷香。”叛將程鵬飛對劉深說道。

南宋末期,數十年波瀾壯闊的抗蒙之戰中,各路英雄可歌可泣。

同時,也有很多是受到了排擠、打壓,亦或者為了保全城中百姓而無奈投降蒙元的。

當然了,更多的是主動投降的。

在宋蒙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戰爭中,南宋投降元朝的中高級將領就有一百多人。

其中有兩人對於南宋的滅亡起到了關鍵作用,一個是被孟珙稱讚為“賽存孝”的劉整;另一人就是呂文煥。

程鵬飛原本為鄂州(武漢)都統,也屬於呂文煥舊部。

呂文煥的一聲招呼,此人便獻城投降。

這些主動投降的宋將皆把自己投降的責任推卸到賈似道身上。

元臣董文忠將這些南宋降將一頓咒罵“似道薄汝,而君則爵以貴汝,祿以富汝,未嘗汝薄也。不戰而坐視亡國,如臣節何?”

就是說當年賈似道虧欠你們,南宋皇帝何曾虧欠你們。南宋用人之際,你們一個個不戰而降,做臣子的氣節何在?

忽必烈聽了之後,非常欣賞董文忠的評價。

史書記載“上深善之。”

也就是說忽必烈非常讚同董文忠說的話。

包括文天祥痛罵呂文煥之時,元朝名相伯顏也稱讚文天祥心直口快,乃性情中人。

可見對於這些投降的南宋官員、將領,雖然忽必烈仍然給予了高官厚祿,但實際上並不信任。

甚至到了明朝,朱家太祖親自下旨蒲壽庚、黃萬石的後人永世為賤籍。

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名義上是為趙宋複仇,實際上是讓那些不戰而降的投降派受到懲罰,令亂臣賊子膽戰心驚。



最新小说: 穿越之明萌貴公子 高武:執掌時空的神 陳天陽小說 仙如一夢 帶著係統混三國 敗光楊蜜錢後,給她一台高達抵債 重生之皇後今天也想和離 九霄劍圖 道真玄邊 以武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