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翔龍府之戰(十五)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 > 第207章 翔龍府之戰(十五)

第207章 翔龍府之戰(十五)(1 / 2)

大宋祥興二年,六月底,觀音山下。

近五萬元軍在名將阿術的調遣下排開了數座巨大的戰陣。

排兵布陣也就是通常說的調兵遣將尤為重要,這也是將領們的基本功。

戰陣這玩意兒起源於古人的狩獵,而獵物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敵人”。

為了獲取獵物,需要部落族人分工協作,這便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戰陣”。

獵物分大小強弱,“戰陣”也隨之變化。

抓個野兔之類的,倒也無妨。

但是遇見凶猛的野獸,那可不能蠻乾了。強壯的頂在最前麵,老弱婦孺則在隊伍最中央位置。

古人在狩獵過程中形成的“站位”,逐漸演變為戰場上的“陣型”。

最早的是“一軍陣”,隻有步兵嘛。弓箭兵、騎兵等等都還沒有出現。

慢慢演變成“多軍陣”,從遠處看也就是一塊一塊的。有正麵決戰的,有側麵迂回包抄的,還有專門用來斷後的。

“風陣”、“鳥翔”、“地陣”、“飛龍”、“虎翼”、“雲陣”、“盤蛇”、“天陣”、“遊騎兵二十四陣”等等,最中間的也是最大的便是中軍大陣,而中軍大陣又分為外中內三層。

阿術的大纛旗幟就在中軍大陣的最裡麵高高豎起著。

戰陣後方則是一座又一座連綿起伏的營盤。

打仗不是閱兵,不能以始皇帝到兵馬俑為例。那是閱兵的,不是在戰場上廝殺的。

以一百米軍士為例,每行十人,共十列,兵士之間至少要一米五以上的距離,需要“廣縱”各101novel.com步,長寬各需要約三十餘米的距離。

驢車皇帝打仗雖然不行,但人家畫圖還是很有藝術感的。

在其畫的“戰陣圖”中,宋軍前鋒部隊一萬多人,分三個戰陣,每個戰陣約四千兵馬,其寬度都達到了一裡半之長,這還僅僅隻是前鋒部隊中的一個方陣。

更何況阿術的近五萬大軍了,可以說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儘頭,其氣勢那是相當有壓迫感的。

阿術的九個大陣,厚達十裡,寬六七裡,仿佛一道道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大陣中元軍身著鐵甲,手持刀槍,列出整齊的陣形,步伐整齊,行動一致,猶如一座座移動的戰鬥堡壘。

所到之處,氣勢磅礴,令人膽寒。足見阿術統兵能力之強。

元軍的武器裝備也頗為精良,製式鎧甲緊貼著身軀,手中的刀槍閃爍著寒光,耀眼奪目。

“嗬嗬,能文能武?能攻能守,攻防兼備,阿術果然不愧一代名將,一出手便非同凡響啊。”宋軍中軍大陣中,趙昺手持望遠鏡站在高高搭起的觀陣台上,觀察著阿術的戰陣。

“官家,元軍戰陣毫無破綻,我朝不管從哪個方麵進攻,都會受到元軍其他方陣的合力阻擊。”文天祥放下望遠鏡,對趙昺說道。

“不錯,名將就是名將,豈是錢真孫那種酒囊飯袋可以相提並論的。”趙昺感歎道。

“大戰將至,官家不可弱了我軍士氣。”文天祥道。

“朕明白。丞相,朕打算去會一會這位屢次擊敗我大宋的一代名將。”

曆史上就是此人攻城拔寨、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從襄樊一路打到臨安,一步步把大宋推向了滅亡的邊緣。

“官家何必冒險?俗話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倘若元軍偷襲,豈不是置於危險之地。”文天祥並不讚同趙昺的想法。

“嗬嗬,丞相過濾了,阿術此人乃當世之豪傑,蒙元之名將,絕不會使用如此卑劣手段。”

“丞相且看,阿術排開的陣型,明擺著是要光明磊落的從正麵擊敗我軍。所以丞相不必擔憂,況且阿術若采用小人做法,怕是要壞了他一世的英名。”趙昺指了指遠處的元軍,非常肯定地說道。

“既如此,官家小心應對,臣派出護衛隨時待命。”

“嗯,有勞丞相了。”

古代打仗雖然早已經不再像宋襄公那樣迂腐,但也是有規矩的。

比如說,戰陣之中雙方派出人員短暫“交流”一番,亦或者兩軍暫時罷兵,各自收攏本方將士屍體的時候,都是不能動手的。

誰動手,誰就是傻逼一般的存在。

特彆是收攏屍體的時候,有可能遇見敵方的傷兵,這個時候如果一刀下去,把對手的傷兵宰了,那就是太扯蛋了。

況且,收攏屍體的時候雙方都是不允許攜帶武器的。

如果“趁機”搞死了對方的傷兵,這等於把敵人的怒火給點燃了,這樣做必將讓敵人士氣大振,以決死之心報仇雪恨。

所以,隻有傻逼才這樣做。

當然了這是雙方戰鬥處於焦灼狀態,短時間內誰也吃不掉誰的情況下。一方大潰敗逃命途中的情況,不在此列。

“武壘,把朕的官服拿出來!”趙昺大喝一聲。

不多時,趙昺護衛的幫助下把大紅色代表著皇帝的官服穿戴整齊,和武壘等人下了高台,騎著馬來到陣前。

“武壘,可否敢去傳個話,就說大宋皇帝要見一見阿術小兒,問問他敢不敢出來敘敘舊。”趙昺扭頭看了看身邊的單刀護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娛樂:開局和功夫巨星八角籠 農門喜嫁 異界開發 粉絲逆襲記 重生九零,帶著空間逆襲暴富 重生之神廚農女有係統 此若拉非弱啦 大佬他千方百計爭寵 0852 三國之雄漢重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