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明白,這零丁洋直通翔龍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文天祥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果說惠州城是廣東陸地上的嶺東雄郡,華南鎖鑰的話。
那麼珠江口,也就是零丁洋一帶,就是從海麵上扼守廣州城的重要通道。
浮海入廣州。
後世著名的港珠澳大橋,宛若一條巨龍,橫臥在伶仃洋的碧波之上。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曆經十五年籌備、建設終於實現了一橋連三地的壯舉。
從而實現了零丁洋裡不再歎零丁。
第一次直麵零丁洋的趙昺,看著眼前的碧波綠水,心中感慨萬千。
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年),年僅二十一歲的文天祥中進士第一名,成為狀元。
德佑元年1275年,元軍兵臨長江,文天祥散儘家資起兵抵抗,至1278年十二月於五坡嶺兵敗被俘。文天祥為大宋嘔心瀝血、苦苦支撐整整二十二載。
千年之後,天塹變通途。
若英雄在天之靈,看到後世的這一片繁華,一定會寫一首完全不同的《過零丁洋》。
文天祥所謂的“明白”其實也是有局限性的。
在文天祥的眼裡,這裡是防範蒙元水上要道。
而趙昺想到是十九世紀初期,西方就曾從這裡派出船隊,占領過伶仃島及零丁洋海域,從事走私活動,進而進犯廣州城。
西洋人的堅船利炮打開了華夏的南大門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
這才是趙昺為何要在這一帶設置炮台的原因。
蒙元水師不足為懼,而西洋人正處於黑暗時期。
但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
“丞相,朕打算讓天瑞和大舉一起入四川。”趙昺說出來考慮很久的想法。
“但聽官家做主。”文天祥道。
“朕打算將來讓天瑞隨大軍出發,替朝廷處理西南事務。”
從擊敗阿裡海牙的瓊州之戰開始到戰勝阿術的翔龍府之戰,文天瑞在戰場上並沒有太多出彩的表現。
趙昺思考再三還是覺得讓文天瑞離開軍隊,處理政務可能更加適合。
趙昺礙於文天祥的麵子,一直把這事拖了下來。
“臣多謝官家,臣也覺得家弟並不適合領兵打仗,倘若讓天瑞替官家管理民政或許更適合吧。”文天祥倒是直截了當,把問題說了出來。
“善,既然丞相沒有意見,就先讓天瑞任職端州知府,替朕管理一方百姓吧。”
“多謝官家。”
“敢問官家剛才所說的進入四川?可是要即刻出兵?臣覺得是不是有些太著急了?”文天祥有些疑惑地問道。
“丞相誤會了,朕從不做無準備之事。如今廣南東路剛剛收複,千頭萬緒,百廢待興之際怎能再次出征,朕隻是讓丞相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如此甚好,臣多謝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