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悍匪胡來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第231章 悍匪胡來(1 / 2)

宋朝除了經濟繁榮、科技發達之外,還有一種社會現象也很出名,就是土匪。土匪橫行伴隨整個兩宋時期,而且是遍地開花,多如牛毛般的存在,令宋朝統治者頭痛不已。

據記載,宋朝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竟然達到了400多次。落草為寇者更是多的數不過來,甚至到了官府都懶得管的地步。

自從宋朝開國之後,這大大小小的山大王們就沒有消停過一日。

盜匪不僅經常出沒於窮鄉僻壤、荒山野嶺,而且就算是熱鬨繁華之地也是有土匪出沒的。

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故事了。

十萬生辰綱也就是十萬貫銅錢,絕對是一筆巨款了,按照宋徽宗時期在米價比較低的時候,一石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需要兩貫錢的價格。

十萬貫能買五萬石大米,相當於可以購買600萬斤大米。

按照後世一斤米大約三塊錢計算,600萬斤大米總共折合1800萬元。

擱在後世,花生米是絕對跑不掉了。

彆信什麼土匪們言之鑿鑿的“十不搶”、“七不奪”、“五不準”之類的鬼話。

當然了,那些謀求“發展壯大”的山匪們倒還是講一點武德的,心情好的時候偶爾做上幾件“好事”,收買一些窮苦百姓。

遇見不講武德的那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存在。

至於說朝廷的八百裡邊關急報,這個確實沒人搶。

朝廷送信的“快馬”,又沒有錢搶他作甚,犯不著。

如果這樣做了那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打不著狐狸還特麼的惹得一身騷,傻缺玩意兒才乾這種事。

窮山惡水出刁民,戰亂不斷出盜匪。

光天化日之下,丁員外看著自家兒子的信物,和一根血淋淋的手指,從震驚到憤怒,到最後破口大罵。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這踏馬的究竟是誰的部將,竟如此囂張!

可事實上呢,丁員外的怒罵聲音未落,一支利箭便瞬間釘在門板之上。

威脅、警告之意不言而喻。

問題的關鍵在於,丁員外是坐在自己家裡的。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支利箭竟然在眾多家丁護院的眼皮底下破空而入,直接射向丁員外。

更令人費解的是,這麼多人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到這支箭是從哪裡射來的。

這實在是令人細思極恐,不寒而栗。

驚恐萬分的丁員外無法相信眼前的景象,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著。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一定是幻覺。”斜靠在椅子上的丁員外眼神黯淡無光,口中反複念叨著。

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是從喉嚨深處擠出來的那種。

“老爺,俗話說破財免災,這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良久,站在一邊的丁二小聲勸著。

“你懂個屁,老爺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麼,還是說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挨千刀的殺賊,我的錢啊!”逐漸緩過勁的丁員外號啕大哭。

“金一千兩,銀一萬兩,銅板一萬貫,糧食一萬石。”

一想到書信上麵提到的放人條件,丁員外再一次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猶如割了肉一般的痛苦。

“唉,老爺這真是要錢不要兒子的命啊!”丁二聽到自己的東家如此執迷不悟,心中暗道。

“老爺,您可忘了數月之前隔壁的高明縣令?”丁二忍不住再次提醒道。

“呲!”

聽到這句話,丁員外似乎猛然間清醒了許多。隨即,臉上豆大的汗珠止不住地滾落下來。

丁員外努力回憶著數月之前發生的那件令人恐怖不堪的事情。

當時,高明縣令也收到了一份語氣相當“和藹可親”的書信,大概意思也是借點錢糧,江湖救急一下之類。

這位縣令收到書信之後當場勃然大怒“特麼的一群山匪居然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盛怒之下的縣太爺集結了一群烏合之眾,打算給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一個深刻的教訓。

結果是一大群人進山折騰了一圈,連山匪的毛也沒搜捕到。

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結束了,而且一心“為民”的高明縣也逐漸忘記了這檔子事情。

不久之後,縣衙門口來了一隊人馬,眾人身著蒙古軍服,為首的更是一身將軍打扮。

其中一人吆五喝六,大聲怒斥著把門的衙役。

這些看門的小嘍囉一看有“貴人”來訪,哪敢怠慢連忙把人請了進去。

進入衙門之後,“將軍”當場下令緊閉大門,然後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走到高明縣令麵前。

為首的“將軍”親切地拉著縣令的手,笑嗬嗬地噓寒問暖道“咱的信收到了吧?錢財可曾準備妥當?”

本以為是貴人來訪,匆忙打扮梳理一番,整理好官服前來迎接的高明縣令頓時大驚失色。



最新小说: 把頭低下,就憑你也配叫仙帝 從將軍廟開始的修仙生活 我在星海賣雜貨 係統:吃狗糧的我是助推 鬥羅之你們修煉我煉丹 妖孽太子小心機 我為三界關大門 百合娘的溫馨日常 這代火影姓宇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