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李邦寧的毒計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 > 第245章 李邦寧的毒計

第245章 李邦寧的毒計(1 / 2)

經過近一個多時辰的長談,君臣二人終於如何限製官員士紳田產數量以及如何安置流民等事情敲定下來。

“蒙卿可願意主持廣南東路的土地改革事宜?”趙昺問道。

蒙英昴的內心是苦澀的,一旦此事進行下去,自己便成了天下士紳們的頭號公敵。

官家這是要把自己放在火爐上烤啊。

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事到如今蒙英昴也沒有了選擇,隻能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想法硬著頭皮走下去了。

“臣願意,臣一定竭儘全力。”蒙英昴苦笑著說道。

“如此,朕就把整個廣南東路清查田產、贖回超標田產的事情交給卿家你了。卿家當以天下百姓為重,不負朕望。”

“臣遵旨,臣一定竭儘所能不負官家重托。”

……

“李總管,你說這蒙英昴的話有幾分可信?”趙昺坐在那看著蒙英昴的背影,頭也不回地問道。

“官家,依老奴來看,蒙英昴此人的話絕不可信。老奴的話過於直白,請官家勿怪。”李邦寧走上前,略微低著頭,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哦,這究竟怎麼是怎麼回事?”趙昺側目道。

李邦寧的話有點超過趙昺的預期了,如果是說不完全可信的話,趙昺還能理解,可李邦寧一上來就直接全盤否定,讓趙昺大吃一驚。

“官家聖明,老奴自打十一歲的時候便被家父送入這宮中,到如今在這深宮高牆之內已經整整二十九年了。”

現在是祥興二年也就是1279年,二十九年前是1250年,也是宋理宗淳佑十年。這一年宋理宗昏昏老矣,再過十四年宋理宗駕崩於臨安行在。

宋理宗三個兒子皆夭折,大位由其侄子趙禥繼承,是為宋度宗。

宋度宗在位十年,宋朝在經曆了這更加黑暗的十年,終於燈枯油儘,步入宋末三帝時代。

“哦,這麼說來李總管是在淳佑十年入的宮,如此算來你也算是這宮中老人了。”

“官家聖明,老奴正是在那時入的宮。”李邦寧回道。

“一入宮門深似海。嗬嗬,三十年,人生有幾個三十年?”趙昺自言自語,嘲諷地說道。

“……”一入宮門深似海,李邦寧可不敢接這話。

“李總管剛才說蒙英昴的話不可信,是何道理?”趙昺抬頭看了一眼李邦寧。

“官家,老奴在這深宮之中長達近三十年,從倒馬桶開始做起,一路走來,見識了太多的爾虞我詐,見識了太多的陽奉陰違,見多了笑裡藏刀……三十年來,倘若老奴輕信他人,恐怕墳頭上的野草都能長出數米之高了。”李邦寧咧著嘴,自嘲道。

此“馬桶”非後世的“馬桶”。

年輕讀者可能不了解,會有疑惑這寫的什麼玩意兒啊,還倒馬桶?馬桶怎麼倒?

前方高能,這一段比較有味道……

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缺一不可!

“圂”(hun,四聲。)一頭豬居內,四麵被圍著,豬圈之意。

秦漢時期,廁所和豬圈是合二為一的。在豬圈上麵搭個棚子,去廁所的時候,就要爬到豬圈上麵。

所以去廁所又叫“上廁所”。

另外從方位上講,華夏講究“上北下南”。古時,廁所一般在院子的北偏東,所以又稱為“上廁所”,或者“上茅房”。

與此對應的是,廚房都是位於庭院的南邊,並且是獨立出來的。這樣既避免了煙熏火燎,又可以防止走水。

故而,去廚房做飯又稱為“下廚房”。

華夏的每一句話都是頗有理論依據支撐的。

可不像西洋那幫鳥人連文字都沒有。

白天上廁所還行,但是到了晚上就不方便了,黑燈瞎火的也看不見路。

這個時候“馬桶”就顯得非常重要的,可不要小瞧了這玩意。

在秦漢時期,宮中出現了一種叫“虎子”的物件,其形狀像一個趴著了的猛虎。其開口很大,供人們小便使用。這也是最早的“馬桶”雛形。

到了宋朝,出現了更高級的,可以大小便通用的“木馬子”,簡稱“馬子”。

據說這個名字還是大文豪歐陽修給取得雅稱。這是一個帶蓋子的木製圓桶,桶壁很厚實,人可以直接坐在上麵。

並不是像後世塑料水桶那樣,薄薄的一層。



最新小说: 肖健林小雅 言出必靈 塵子三夢之欽臬傳 時間停止後 我的成功全靠狗糧 勝訴才是正義 蘇小暖蘇北澈 狐妖從轉世續緣開始 四合院之隔牆有耳 乘風破浪的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