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後裝槍的設想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 > 第282章 後裝槍的設想

第282章 後裝槍的設想(1 / 2)

“郭卿,李恩,目前這火帽產能如何?”趙昺問道。

“回陛下,小的是搞後勤的。郭院長才是搞技術的,製造局那邊在郭院長的指導下建了一座火帽生產作坊,目前每日可產九百多枚火帽。”郭守敬和李恩對視一眼,一番謙讓之後,李恩站出來回答道。

李恩的回答很是巧妙,並沒有把功勞全部占為己有。語間既突出了科學院的科研效果,又提到自己製造局的恪儘職守。

每日生產九百多枚,一個月也差不多有三萬左右,這產能還是不錯的。

這隻是剛開始,僅僅一個作坊而已。待到工人熟練之後,再增加幾個作坊都不是個事。

“李恩,這新式米涅步槍製造起來可費功夫?”火帽很重要,但沒有槍也是白搭,趙昺再次問道。

“回陛下,新式的米涅步槍其他部件都還好,隻是這擊針有些麻煩,小的和郭院長正在商討對此,以便提高產量。”李恩內心有些許的緊張。

“不要緊,既然能做出了一根,難道我們還怕做不出第二根麼?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肯鑽研,就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難倒我們。”趙昺給眾人打氣道。

“胡椒瓶”槍筒很多,采用的是擊錘旋轉,左輪手槍共用一個槍筒,采用的是彈巢旋轉,這就是兩者的區彆。

這兩種手槍的設計各有優劣,但它們都采用了最新的火帽技術,這也意味著大宋的火器製造水平已經達到了時代的巔峰。

當然了,這種“巔峰”是相對於前裝火器來說的。

“諸位,如今我大宋的火器,已經適合在各種環境下作戰,技術亦達到了巔峰。但朕仍發現問題,不知諸位是否想到?”

“官家,有何問題?”趙與珞看著一長兩短三支火器,不解地問道。

包括郭守敬在內,眾人都是一臉懵逼地看著趙昺,誰也想不明白。

“射速,射速問題。”趙昺道。

“射速,官家的意思是裝填速度太慢,影響火力的持續性?”趙與珞道。

“不錯,興王說的沒錯。我們是否能在提高射速這方麵多想想辦法?”

“提高射速?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放置火帽倒是不費什麼時間,關鍵問題是把米涅彈捅入槍筒,這一步確實有些費時費力。”郭守敬回答道。

“嗯,郭卿所言極是,一眼就看到問題的關鍵所在。”趙昺點點頭,對這樣的回答很是滿意。

站在一旁的李邦寧、武壘沉默不語,這些並不是他們的職責所在,沒必要摻和進來。

李恩雖然掌管製造局,做事能力很強,但並不懂技術,所以也隻是思考著趙昺的問題,並沒有多言。

一時間,有些冷場。

“諸位,現在我朝的米涅彈都是從槍口位置裝填的,咱們能不能換個思路,從後麵裝填彈藥?”

後麵?後麵如何裝填彈藥?眾人再次陷入深思之中。

西方曆史上,有一段時期對後裝槍是極其鄙視,反對的理由便是飯(彈藥)要從嘴裡(槍口)吃下去,哪有用屁股吃飯的道理。

“諸位可以想一想我朝的佛郎機炮。”

“佛郎機炮?”郭守敬、李恩兩人喃喃自語地說道。

“陛下可是打算把佛郎機的裝填方式用在米涅步槍上?”

聰明人果然一點就透,既然佛郎機是後裝的,為何步槍不能後裝?提前把子銃做好,臨戰之時,隻需要把子銃裝進槍筒,放置火帽即可。

這樣做必然極大的提高射速!

趙昺想到了一個火器專家。

趙士禎,明代火器專家,浙江樂清人,就是現在的溫州。

迅雷銃,掣電銃,火箭溜這些都是趙士禎發明的。

迅雷銃發明於萬曆二十六年,即1598年。

這是一種單兵武器,又稱多管轉膛炮,槍身共有5支槍管。

最重要的這種迅雷銃屬於轉輪火器,每打完一發彈藥,把槍筒手動72度旋轉,即可發射下一枚彈藥。

後來趙士禎還發明了18發的改進版的迅雷銃,最多的甚至達到了40個槍筒,可以說是機關槍的始祖。

同一年,趙士禎又發明了掣電銃,這是一款後裝槍。

這種單兵武器吸取了魯密銃及佛郎機的優點研製而成。采用後裝方式供彈。臨戰之時,從槍筒的後麵插入一枚子銃。

這種後裝掣電銃雖然射速極快,但卻始終沒有成為那個時代的主流。

還是氣密性的問題。

步兵使用的武器,首先要考慮射程和威力的問題。

不管是佛郎機炮還是掣電槍都存在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便是密封性能都不太好。



最新小说: 分手後,前任讓我攻略她 重生後,她颯爆全球! 我攢運氣捉精靈 我的戀愛係統bug了 諸天萬界超級商人 一切都要從那座山神廟說起 女裝神豪 白島記 我家凶獸超萌噠 世子夫人總想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