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昆侖關大戰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 > 第332章 昆侖關大戰

第332章 昆侖關大戰(1 / 2)

“大帥,為今之計,我等當以在邕州城外築起土城以便和邕州成犄角之勢,另外在江麵上多布置鐵鏈來封鎖河道,阻擋宋軍戰船。”察不花道。

“察不花,你的意思是按照我朝當年圍困襄陽城的辦法?”闊闊目視遠方,似乎又回到了那場耗時六年之久的苦戰。

“大帥說的沒錯。隻不過當年我等圍困的是南朝的襄陽,如今卻是要把自己給圍起來了。”察不花道。

元軍當年對襄陽的圍困主要靠陸地築城和水麵封鎖。

“大帥可令人在水道兩側高地上修建夾江堡,多配置投石機或者鐵質火炮以便封鎖江麵。”察不花接著說道。

所謂的“夾江堡”就是在河道兩側的高地修建一左一右兩處隔江相望的堡壘。

曆史上,蒙元就是這樣做的。

峴山和鹿門山正好隔江相望,元軍在這兩座山頭修築土堡,正好可以占據高地,控製漢水航道。

襄陽峴山是相當有名的,到處皆是名勝、古跡。大耳賊馬躍檀溪,鳳林關射殺孫文台,羊祜墮淚碑,杜預沉潭碑……

鹿門山,原名蘇嶺山,位於襄陽東津新區南約30裡處。瀕臨漢江,與峴山隔江相望。

這便是“夾江堡”。

如果沒有遠程打擊能力,縱然是形成“夾江堡”也不行。

所以必須要在高地上設置西域炮,甚至是火炮。

除了在陸地上修建星羅棋布的土堡外,封鎖水麵也很重要,而且辦法也很簡單,在水麵中心區域打入木樁,築起水麵高台,並且在高台上放置強弓硬弩。

然後用鐵籠盛滿石頭,懸掛在高台下麵,阻擋宋軍船隻通行。

一道又一道的高台,就如同一座座水麵上的堡壘一般,橫跨在江麵上。

至於說水麵上打入柵欄,再用鐵鏈橫江,以及水麵之下放置尖銳的原木、鐵錐等,這些手段都屬於常規操作,不值一提。

“此計甚好,哪怕南朝水陸並進,也必然令其無法前行半步。”此時的闊闊想起了當年被圍困的水泄不通的襄陽城,微微點頭示意道。

邕州和襄陽又不太一樣,襄陽屬於四麵合圍。

當年縱有勇士張貴和張順兩兄弟拚死為襄陽運送補給也隻不過是激起一朵浪花罷了,與大局無關痛癢。

而如今的闊闊等人隻需要守住宋軍通往邕州的道路即可,故而,邕州城並不存在缺少補給的情況。

“若南朝兵至,大帥可從邕州出兵逐一增援。”察不花繼續說道。

“甚好,就依你的計策行事吧。南朝賊寇將至,讓兒郎們抓緊時間。”闊闊道。

“大帥,昆侖關對於邕州至關重要,如今宋軍離關口不過數十裡,一日之間便可抵達,大帥要做好萬全準備啊。”察不花道。

這話就很明顯了,無非就是增派人馬,依托險峻要塞阻擋宋軍罷了。

“本帥準備親往昆侖關,邕州水道就交給你了。”闊闊道。

“大帥,即便是江麵層層布防也隻能起到延緩作用,時間一長還是擋不住宋軍的。事態緊急,大帥要做好萬全準備,倘若……”察不花道。

不管是鐵索橫江還是水底設置鐵錐,哪怕是江麵上設置高台,說白了,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死的,豈能擋住了活人?

一個一個拔掉即可,無非費點時間罷了。

水戰,比的是誰的船多。並不是誰的鐵鏈子更粗,更長。

深諳此道的察不花並不看好這一係列的措施,故而欲言又止。

襄陽之戰,蒙元之所以能獲勝,關鍵人物還是投降蒙元的劉整,此人乃水戰行家裡手。

正是此人在襄陽附近幫助蒙元打造戰船,訓練水師。以至於宋朝水師優勢逐漸消失,這才是襄陽淪陷的關鍵。

至於說威力巨大的西域炮,隻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

如今的情況是整個邕州水師力量和宋軍比起來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兩者實力懸殊太大。故而,察不花這才做了最壞的打算,直接把撤往鄯闡之事說了出來。

“繼續說下去,你我之間不必遮遮掩掩的。”聽到察不花話裡有話,闊闊扭過頭說道。

“倘若邕州有失,大帥的退路可就斷了。不如這樣,還是由屬下去一趟昆侖關,邕州城由大帥親自坐鎮。即便事不可為,大帥也可領著兵馬朝鄯闡城方向撤退。”察不花道。

“鄯闡”就是後世的昆明,唐朝代宗皇帝李豫(肅宗李亨長子,唐玄宗李隆基孫子)永泰元年(765年),南詔國在此築拓東城,這是後世昆明築城的起始。

到了大理國時期,拓東城改名鄯闡城。

景炎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式設置雲南行省,並且置昆明縣,為中慶路治地,後來又把整個雲南行省的治所遷到此地。

“昆明”作為城市名稱正式登場。

“不必再爭了,此戰關係重大,本帥豈能坐鎮中軍。若本帥親往必能鼓舞三軍士氣,說不定還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結局。”老帥闊闊毫無懼色,揮揮手拒絕了察不花的好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重生八零:大佬的福運嬌妻 開局零修為的教書先生 鬥羅之絕世九秘 萌娃:我成了女帝之子 我的老實人師弟 禍世 末世:開局啟動太陽能飛船 我的幻想主神 我在一人之下當鬼差 玄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