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兩軍在卑沙城水門處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爭奪戰!薛萬徹所率領的軍隊原本僅有區區五百人而已,在之前攀登山峰時,有不少人落水,如今,他身邊能夠繼續作戰的士兵隻剩下大約四百餘人。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敵軍將領薑邯讚竟然帶來了多達兩千人的龐大隊伍,其兵力竟是唐軍的四到五倍之多!這巨大的人數差距使得戰場形勢對唐軍極為不利。
而且,在此前的行軍過程中,唐軍戰士們的體力已經消耗甚巨,加之此時,眾寡懸殊,唐軍逐漸難以支撐下去。
眼見戰局愈發危急,薛萬徹殺紅了眼,隻聽他猛然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隨後毫不猶豫地扯去身上的戰甲,赤裸著寬闊堅實的胸膛,如同一頭凶猛的野獸般衝入敵陣中央。
他手中緊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橫刀,左右揮舞之間,刀光劍影交錯閃爍,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鮮血四濺和敵人的慘叫。眨眼間,已有十幾名敵軍倒在了他那淩厲無比的刀鋒之下。
然而敵軍太多,將唐軍圍在中央,有人已經去奪水門,薛萬徹渾身是血,殺出一條血路,護在水門旁邊,苦苦支撐。
“兄弟們!守住水門!我們的援軍馬上就到!”
就在此時,劉弘基帶著幾十艘戰艦,一千五百餘人,終於趕到戰場。
唐軍士兵迅速從水門湧入,加入戰鬥。
敵我力量瞬間逆轉。
薛劉二人帶頭衝鋒,他們手中的兵器閃爍著寒光,所過之處如入無人之境,高句麗的士卒們被殺得節節敗退,丟盔棄甲。
卑沙城守將薑邯讚眼見形勢不妙,如果水門失守,源源不斷湧入城中的唐軍必將勢不可擋,這座城池定然難以守住,卑沙城一丟,整個遼東都會震動。
心急如焚之下,他咬咬牙,決定親自上陣殺敵以挽回頹勢。於是乎,他手提長刀,怒吼一聲衝入唐軍之中,手起刀落,已有數個唐兵慘叫著倒下。然而,儘管他奮勇拚殺,但也隻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劉弘基見此情形,怎會容忍薑邯讚如此囂張?隻見他大喝一聲,身形一閃便躍至薑邯讚身前。
緊接著,他雙手緊握橫刀,使出渾身力氣朝著對方狠狠劈去。薑邯讚見那刀來的洶湧,不敢大意,也是雙手抬刀硬扛。
一時間,刀光交錯,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眨眼之間已對砍了十幾刀。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薑邯讚一個疏忽,露出破綻,劉弘基瞅準時機,猛地一刀揮出,正中其大腿。隻聽“啊”的一聲慘叫,薑邯讚頓時站立不穩,一個踉蹌摔倒在地。
說時遲那時快,一旁的薛萬徹見狀,毫不猶豫地跨步向前,手起刀落,乾脆利落地結束了薑邯讚的性命。
至此,失去主將指揮的高句麗軍隊徹底陷入混亂,再也無力抵抗唐軍淩厲的攻勢。
最終,唐軍順利攻克卑沙城,並俘虜了士兵三千,百姓六千。
消息不脛而走。
率軍在安市城外休整的李世民大喜過望。
安市一戰唐軍雖然取得最後勝利,但是也付出不小的代價。
七萬人馬傷亡兩三萬,就連副元帥侯君集都身受重傷。
李世民命令劉弘基帶一萬人守住卑沙城。
薛萬徹、薛萬鈞兄弟二人引兵迅速北上,進攻積利城、建安二城,然後與唐軍在烏骨城下會師。
發布完這些命令後,隨即帶四萬人馬,向烏骨城進發。
與此同時,倉岩城外,高句麗大營。
泉蓋蘇文也得到了卑沙城失守,薑邯讚陣亡的消息。
他把手狠狠的拍在帥案之上。
“該死的唐軍!卑沙失守,遼東南部門戶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