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唐軍進駐姚州,李昭欲攻大理_銀槍白馬戰大唐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曆史軍事 > 銀槍白馬戰大唐 > 第304章 唐軍進駐姚州,李昭欲攻大理
背景色:字体:[]

第304章 唐軍進駐姚州,李昭欲攻大理(1 / 2)

卻說自從細奴羅一路南逃,唐軍在後尾隨,先是收複巂州,然後渡過瀘水,進駐姚州雲南楚雄,稍作休整,距離大蒙國都太和城不過兩三百裡路程。

李昭深知,這大和城也就是今天的大理,是雲南六詔的精華所在,曆史上後來的南詔國也是以此起家,而李昭絕對不想六詔複叛,更不會允許南詔崛起!

在他看來,曆史上唐玄宗扶持蒙舍統一六詔,然後成為後來的南詔,結果就是尾大不掉,給大唐造成巨大麻煩,損失精兵十來萬,其中原因固然有楊國忠鮮於仲通等人的無能,但是一家獨大,尾大不掉,唐朝是吃過這個教訓的!

比如唐高宗雖然滅掉百濟和高句麗,結果卻導致新羅一家獨大,甚至憑借一隅之地,與大唐分庭抗禮!

可惜大唐自從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後再也沒有一個偉大的戰略家!

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固然都是優秀的政治家,權謀家,但絕不是戰略家,軍事家,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前文書曾強調,一個皇帝如果沒有上過戰場,沒有經受過血與火的淬煉,那麼他在戰略上必然存在局限性,如果是太宗朝,大唐絕對不會在朝鮮半島和雲南陷入被動局麵,說到這裡可以單開一本書了,如果以後筆者寫大唐正史,再給大家詳細分析!

言歸正傳。

在李昭看來,如今雲南局勢,上策是大唐一口將其吃掉!中策是雲南六詔互相製衡,大唐在中間當和事佬,誰不聽話就揍誰,讓他們狗咬狗一嘴毛!下策就是扶持一詔,滅掉五詔,結果就是一家獨大,無人製衡,說不聽話就不聽話。

李昭直接將下策否了,至於上策,一口吞掉雲南不現實,容易導致消化不良,不如就依唐朝在各地舊事,打服之後,繼續以羈縻政策,徐徐圖之。

那麼在他麵前隻有一條路,那就是中策!

但李昭清楚的認識到,一口吞掉雲南雖然不現實,但是占領雲南精華之地——大理!還是可以做到的!

將嘉州、巂州、姚州、太和城連成一線,由大唐出兵駐守,歸中央直接管轄,當地負責供應糧草,這條線直接將雲南分成東西兩麵,令起不能互相照應,隻能依賴大唐!

姚州城府衙,大唐眾將齊聚!

李昭坐在中央,左邊以侯君集為首,依次是李道玄、秦懷玉、程務挺、程懷亮,右側以薛萬徹為首,依次是薛萬鈞、薛萬備、李謹行、李雷。

李昭朗聲道,“如今我軍距離大蒙國都太和城不過二三百裡,本帥打算一鼓而下,諸位有何計較?”

程務挺來到沙盤前看了看地形然後說道,“大帥!這太和城西倚蒼山,東臨洱海,北有龍首關大理上關,南有龍尾關下關,如此依山傍水,形勝之地!怕短時間內難以攻克!”

“哈哈哈,諸位也都知道,這太和城是六詔精華所在,正因如此,我軍必下此城,才能永久掌控雲南!”

侯君集見李昭胸有成竹的樣子,問道,“想必大帥已有計策了吧!”

李昭點頭,“侯將軍知我肺腑啊!”

“諸位!本帥料定,這細奴羅此時必然派人前往驃國求援,我軍必須在驃國援兵到達之前,攻下太和城!”

“啊?若是野戰,敵人自然不是對手,可是拿下太和城隻有龍尾龍首這兩條路,可敵軍必定拒關堅守,短時間之內如何攻克?如果遷延時日,驃國援兵到來,我軍疲憊,兩年受敵,恐怕局勢不利啊!”薛萬鈞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薛萬徹出來嚷嚷道,“我就說當初不該放走那細奴羅,否則直接讓他帶著咱們入城不就行了?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李昭一笑,“諸位莫要驚慌,誰說到太和城隻有兩條路啊?本帥怎麼瞅著怎麼還有第三條路?”

眾人大驚,都看向沙盤,那沙盤之上明明白白,通往太和城隻有南北兩條路,一條要經過龍首關,一條要經過龍尾關,哪有第三條路?

薛萬徹糊塗道,“大帥!這……這哪裡有第三條路啊?”

“哈哈哈哈……薛將軍,彆人問我尚且情有可原!可是你不應該啊!”



最新小说: 永樂鬼案錄 求仙路 永成紀 誰說35歲不能當魔法少女 前夫假死算計?我二嫁豪門寵成寶 靈融諸天 開局燒烤攤?我橫穿整個末世暴富 時間迷霧:我陷入無限循環之中 重生急診科:係統助力登頂醫學巔峰! 百萬鐵騎踏皇城,你說這是癡傻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