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穿過朱窗,灑在床榻之上。
細奴羅緩緩睜開雙眼,心道,難不成我已入了鬼門關?
可是他抬眼一看,房內窗明幾淨,桌椅擺設熟悉不過,這好像是自己太和城的寢宮?
他驚喜的摸了摸渾身上下,除卻有些灼傷,並無大礙,傷口已敷了雲南白藥。
太和城頭,有一人著白衣長身玉立,正是李昭,他背靠著蒼山,麵朝洱海,歎道,“來雲南之後一直忙於戰事,還從未領略如此美景!”
有士卒稟報,“大帥!細奴羅醒了!”
“哦?帶本帥前去!”
不一時,李昭與侯君集、薛萬徹來到細奴羅寢宮之中!
細奴羅一看李昭到來,疑惑問道,“我為何會在此地?”
侯君集道,“那日蛇盤穀一場大火,把藤甲軍燒了個一乾二淨,你小子倒是命大,隻是暈厥過去,幸虧大帥相救!”
細奴羅又問,“我睡了多久?”
“你已昏睡三日!”
細奴羅趕緊起身拜道,“多謝大帥相救,想小王自不量力,大帥竟不計前嫌!小王……哦不……罪臣無地自容!”
李昭一笑,“怎麼樣,現在服了?”
細奴羅道,“大帥有鬼神莫測之機,罪臣如何不服!”
“哈哈哈,你若不服,且再去!也讓我湊個七……”
還沒等李昭說完,細奴羅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不!不!不!大帥,小人死裡逃生,豈敢再有非分之想?願憑大帥處置!”
“處置倒也不必,隻是這雲南,這太和城以後歸我們大唐中央管轄,你有意見嗎?”
細奴羅哪敢有意見,“沒有!沒有!全聽大帥的!”
李昭遂改太和城為大理!留下侯君集率領一萬唐軍駐守。
他親率大軍渡過璐江,直奔永昌雲南保山縣。
及至城外,忽遇一祠堂,那祠堂周圍林木茂盛,堂上木瓦雖舊,卻有修葺的痕跡。
正遇一砍柴老叟,不緊不慢向城裡走去,路過祠堂還在門口拜了三拜,老叟距離李昭大軍並不遠,卻視之如無物。
李昭驚奇,急步上前,問那老叟,“老伯,此為何處?遇大軍為何不避?”
那老叟打量了一眼李昭,見此人麵白唇紅,不像壞人,恭恭敬敬道,“此乃諸葛武侯祠!自建興三年他老人家平定南中,本地百姓便為他立了這座祠堂,如今四百年有餘!”
“嘿!將軍我跟你說,自立了這座祠堂之後,武侯常常顯靈護佑我等!再說你們是朝廷兵馬,老朽為何必要避?”
李昭心中暗驚,“老伯你是如何得知我等是朝廷兵馬?”
那老叟笑道,“老朽雖然年邁,但也識字,你身後的旗號分明寫著唐……我又不瞎……而且看將軍相貌,絕非凡人,難不成是武侯之後?”
前麵的話把李昭懟的一愣一愣的,後麵的話又讓李昭聽著舒服,他趕緊拜道,“非也!後生晚輩,安敢冒充先賢後人!我身後卻是大唐兵馬!特為平定雲南叛亂而來!”
老叟激動道,“不知多少年沒有見過中原朝廷兵馬,自諸葛武侯平定南中以後,聽說中原那裡不太平啊,天天打仗!唉!”
“俱往矣!今大唐國勢如日中天,百姓安享太平!對了!您是中原人?”
“實不相瞞!老叟祖上乃蜀中人士,當年隨諸葛武侯平定南中,立有大功!後來漢室頹微,祖上來此避禍!”
“原來如此!”李昭回頭吩咐士兵賞賜酒肉給這老叟!
老叟接過酒肉,拜謝李昭。
李昭又命人賞賜銀錢。
老叟卻道,“我每日砍柴為生,以天為衣,以地為床,倒也自在!要這些俗物作甚?”
“小老兒雖不才,有幾句話想奉勸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