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芷萱是在三天後從醫院出來,而後搬入九龍寨城洪老頭那裡的。
雖然她還在堅持著處理一些事情,但終究行動不便。
所以,隨後的兩個月裡,趙有福感覺自己已經忙的飛起來了。
自然,成果也是喜人的。
先是掩膜板、線寬測量、靶材製備,和芯片檢測這些設備,和相關的“學習材料”,分三次運回了。
這使得國內在電子新品製造領域,至少可以加速101novel.com年的進程。
也因此,趙有福不僅得了個一等功,係統裡多了不少小錢錢。
其次就是美利樓的改造方案定下來了,預計8月前能完工,8月15那天開業沒問題。
為了把影響力做大,汪學解還聯合廣播台做了一個為期兩個月的展品征集活動。
當然,其中更多的,還是榮老爺子在內地那邊幫忙組織的。
這邊的活動,主要就是造勢,拉仇恨,順便跟廣播公司建立個聯係。
趙有福對3年後才成立的tvb,還是有些想法的。
再有就是九龍寨城的整體規劃終於定下來了。
整體上,是趙有福按照後世的奧特萊斯小鎮模式設計的,但也略有不同。
整個規劃中,將九龍寨城區域一分為二。
三成是高檔住宅、醫院、圖書館、博物館這類服務於本地社區的。
其他的七成則以商城、娛樂、住宿、餐飲等商業街區為主,是用來賺錢的。
最後是貼著邊界蓋了一圈帶底商的普通住宅,用於安置原住民,接納內地新人。
而在九龍寨城外,則是一片綠地做為隔離帶,綠地下方是大型的地下停車場。
隔離帶的另一側,被趙有福分為了四個區域。
一個區域是仿古小鎮,做休閒和小生意。
一個是類似第五大道的獨棟店鋪,做高端生意。
一個是學區,從幼兒園到高中,趙有福準備全開雙語,走私立路線。
大學方麵,他也是有想法的,但這裡沒地了,隻能暫時放下。
剩下的那個區域是住宅,按照後世萬科的模式,封閉社區,人車分流,天台花園。
雖然全蓋完可能要幾年,但趙有福也不著急。
最後就是元朗倉庫那邊。
那邊被趙有福按照後世蘇州工業區的模式進行了總體規劃。
最初準備開的方便麵廠、火腿腸廠和罐頭廠都已經開工了。
預計一個月後,主體廠房就能搭建好,開始安裝調試設備了。
這一日,趙有福正準備去元朗看看廠子的情況,有人登門來訪。
“黃錦雲?有說什麼事情嗎?”,趙有福看著手裡的卡片,問已經成為跟班兼司機的阿泰。
“她說之前跟九姑娘碰過麵,想找您合作。”
“嗯,去叫進來吧,之後去把芷萱推過來”,趙有福心裡有了個猜測。
這個女人應該就是之前拿著許家號牌,參與將軍澳地塊競拍的那個人。
但從最近他收集到的情況來看,許家最近的重心都在礦產上。
相應的,船運業務也是以貨運為主,重點也是礦產遠洋。
而且,現在許家一切良好,雖然也有擴張,但並沒有任何拓展在港商業資產的意圖。
反而是在東南亞和更遠的地方,在加大投資力度。
所以,他並不認為這個黃錦雲是在代表許家做事,更可能是在挑許家的大旗。
他正想著,就見一個頗為美豔的女子,走了進來。
“一直聽說趙先生年輕有為,沒想到這麼年輕啊”,對方見趙有福看過來,立刻誇讚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