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淼的敘述讓陳立內心震撼,他突然意識到,在這整個案子裡,一直忽視了一個點。
哪怕是之前請心理專家對洪先生葉小瑤的經曆進行分析中,他們都忽略了一個關鍵的點。
拐賣人口案子背後,隱藏的以洪先生為主線嫌疑人的連環母女詐騙案,這個橫跨二十年之久,令人發指的案子,卻幾乎沒有曝出過任何蛛絲馬跡。
直到最近這個案子慢慢揭開,一環扣一環剝洋蔥般的顯現出來,才發現,這背後隱藏的是一個多麼令人心碎的道德倫理連環詐騙案。
這案子警方雖然研究過,可重點一直是放在洪先生和受害小女孩身上,因為加害者的變態行徑,作案嚴密,因為小女孩未成年,導致多起自殺的嚴重後果。
但實際上驚天連環詐騙案裡,最關鍵的點,是那個母親啊。
洪先生盯上的最初都是母親,在俘獲母親後,引誘母親犯罪,使其意誌崩塌,有些將女兒親手奉上,有些則被洪先生騙的將女兒帶去受罪。
這些母親最初,都不愛女兒嗎?
並不是,調查到的幾個案子裡的母女,也許母親有些是虛榮自私的,但她們和女兒都有好的時候,如果從小母親對女兒就不好,那就不會成為洪先生的作案目標了。
洪先生享受的就是小女孩被最愛的人背叛的快感。
那些女兒之所以走不出來,也是無法接受自己母親的出賣。
最初也是幸福的一家三口,可後來呢,母親為什麼會那般瘋狂,被洪先生利用?
從頭到尾丈夫都是無辜的嗎?
還是,在強烈的惡劣對比下,就顯得生活中的細節微不足道了?
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圍在家庭丈夫孩子中間,那些被隱形暴力冷落的瞬間,那些心理因素,陳立沒結過婚他不明白,但看過太多案子,或許一個人犯錯來源於她的私心,但絕對不能一概而論。
就算一個兩個,那麼多婦女都是因為自私利己嗎?如果都足夠自私,也許就不會有最後這樣的結果。
她們也都曾對婚姻愛情抱有過幻想,這世間誰對誰錯說不清楚的,但丈夫不可能在整個案子中隱形,母親曾對家庭和女兒的愛,也不該被完全抹殺。
這世上不是非黑即白,人是複雜的,人性更是複雜的,你不能因為一件事去評判一個人是壞人,更不能因一件事評判這個人是好人。
錯是錯,對是對。
此時聽了白淼說她殺了母親,是想母親也解脫的話,審訊室裡一片靜默。
白淼則沙啞著聲音,目光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在碼頭的時候我就想明白了,我又能逃到哪去呢?我這一輩子,活得也算是自在了,享受這麼多年自由,若說唯一遺憾。”
她眼淚下來,卻帶著微笑,“就是沒有和我的兒子一起,沒有陪著他長大,沒有在他最孤單無助的時候安慰他。
人就是這樣,在有大把的時間機會時,總是計較那一點恨意。錯過後,卻又在記憶中找存在的愛意。
所以我又能逃到哪去,人心裡有座牢籠,走的再遠,也無法找到解脫的辦法,不如都說出來,希望這個故事最後有個好結局。
畢竟,我們這些故事裡的人,都太苦了。
陳警官你說,我們這些人,又能說誰對誰錯呢?要怨,就怨這宿命吧。”
“你還是沒有回答,你究竟怎麼知道警方發現你身份的?如果能這麼快逃跑,說明有內部人給你消息,是不是警方內部有奸細?”
陳立直接說了出來,調查組的人都皺眉看向他,後麵的副局更是心都顫抖了,誰都沒想到陳立膽子會這麼大。
白淼卻搖頭,“沒有人告訴我。”
“你說謊。”
“你知道我說謊,還問我乾嘛?我是不會說的。”
陳立皺眉,“你和洪先生應該是敵對方,他不可能利用自己的人脈和手段給你報信的,可你也不可能在警隊有內線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