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件事,在某些人看來是大大的壞事,在另一個群體看來,卻是天大的好事。
就比如上山下鄉,在那個特殊年代,如果得到控製,其實真是好事。後世搞的三支一扶,也可以說是上山下鄉的改革版。
那個年代,中國人口不僅多,文盲更多。
為了消滅文盲,政府用了各種辦法,上山下鄉就是其中的一種。
有許多知青在鄉村過的痛苦不堪,可同樣有不少知青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在老少邊窮地區發光發熱,他們燃燒自己,照亮孩子們的人生。
這些都是可敬的一群人!
胡為民覺得與其沉浸於傷痛中,不如讚頌那些可敬的人。
這就是他創作《孩子王》的初衷。
在他的計劃裡,這部還未正式創作的小說依然是中篇。
不是不能寫長篇,而是長篇未免過於囉嗦。在《孩子王》裡,鄉村教師這條線足夠。要是在展開寫,反而會顯得多餘。
不過,還不等他開始,一件事便將他的創作狀態打斷。
……
這天,胡為民正在圖書館二樓整理圖書,突然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胡老師,胡老師,有人找你!”
他尋聲望去,隻見圖書館一樓的管理員,趙秀敏,趙老師氣喘籲籲跑了上來。
胡為民放下最後一本書後,好整以暇地問道:“趙老師慢點說,是誰找我?”
“不知道,他說他是北影廠的。”趙老師喘了口氣後,回答道。
“北影廠?”
胡為民眉頭一挑,心裡有了猜測。
八成是看中他的《甜蜜蜜》了。
自己的作品是什麼成色,胡為民這個作者最清楚。
《甜蜜蜜》除了是一部非常具有特色的愛情小說外,更是一部非常適合改編成電影的作品。
心下有了猜測後,胡為民頗為從容道:“趙老師,咱們下去吧,不能讓客人等急了。”
趙老師見狀,連忙跟在胡為民身後。
她得知胡為民的事跡後,心裡其實挺佩服他的,現在見他得知北影廠的人要見他,也是如此自信從容,對他的感官又上升一層。
下樓後,胡為民見到一道穿著中山裝的身影。
許是被身後的動靜驚動,那人轉過身,看到胡為民後,先是有些驚訝,接著才笑著道:
“你就是胡為民,胡老師吧。我是北影廠的導演,謝鐵麗。”
謝鐵麗是淮陰人,現年54歲。
謝鐵麗13歲便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5歲參軍成為文藝戰士,同年,進入淮海軍政乾部學校學習。31歲調入北影廠,三年後獨立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
後世比較出名的《智取威虎山》《紅樓夢》《包氏父子》等都是謝鐵麗執導的電影。
在這個年代,他同樣是國內第一線的導演,和謝天、謝縉並稱“三謝”。
胡為民臉上露出喜色,伸出雙手,握著謝鐵麗的手,不停上下擺動,“謝導您好,我可是您的影迷呐。”
“哦,胡老師也喜歡我的電影?”謝鐵麗高興道。
“謝導叫我小胡或者為民就行,至於胡老師的稱呼,我是萬萬不敢當的。”
胡為民連連搖頭,接著又道:“您拍的《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還有《大河奔流》我非常喜歡。”
他倒也不是在拍馬屁,謝鐵麗的這幾部作品在他當時居住的鄉村非常有市場,他也是一部不落的都看過。
謝鐵麗確認胡為民是真喜歡他的電影後,笑容越發燦爛。
他又認真打量一番胡為民,隻覺得對方容貌俊朗,身姿挺拔,卓爾不凡,不是一般的城市青年可比。
“也罷,那我就叫你為民吧。”謝鐵麗問道:“為民,你看著非常年輕,不知道今年多大?”
胡為民答道:“虛歲二十二了。”
“這麼年輕?”謝鐵麗的驚訝不是裝的。
他看過關於胡為民的報紙,知道對方年紀不大,但沒想到虛歲不過二十二。
如此年紀,卻能寫出《甜蜜蜜》這樣的作品……
不簡單,太不簡單了!
胡為民問道:“不知道謝導來燕大找我,是有什麼指教嗎?”
說到正事,謝鐵麗按下心中的感慨,答道:“為民,你的那部《甜蜜蜜》我機緣巧合下看了,覺得寫得很好,有改編成劇本,並且拍成電影的潛力。”
胡為民心裡已經慶祝起來,表麵卻是一副驚喜與不可置信的神情,他手足無措道:“我的小說,改編成劇本,還要拍成電影?謝導,您莫不是在說笑?”
“不是開玩笑,我覺得《甜蜜蜜》很有潛力。不過,想要拍成電影,還是需要改編成電影的。就是不知道為民願不願意授權給我們北影廠。”謝鐵麗神色鄭重,接著他又想到什麼,補充道:“當然,稿酬方麵,肯定少不了你的。”
“《甜蜜蜜》能被改編成電影劇本,最後拍成電影,是我的榮幸。”
“哈哈,我就知道為民不會拒絕的。”
“不過,謝導,我有個條件。”
“嗯?”謝鐵麗神情一怔,沒想到剛才還一副很好說話樣子的胡為民會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