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招商_完美側福晉_思兔 

102招商(1 / 1)

完美側福晉!

()

胤禛也瞬間跟著想起來了,這麼一小塊兒,單獨看是很稀奇的,但是在路上鋪成一片,不就完全是他從珠子裡看見的路了嗎?之所以昨天沒想起來,是因為那珠子播放的時間太短,他不是完全經曆了那三百年,而是大致瀏覽了一遍那三百年,心裡最深刻的記憶,也隻是火燒圓明園,以及後來的各種戰爭。百度搜索看

在那麼短的時間裡,讓他單獨去記憶一個水泥廠,或者柏油路大馬路,那完全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隻是瞟過一眼,卻沒放在心上。而現在一旦確定了這東西就是後世見過的,就算是質量比不上,胤禛也決定將它完全給弄出來了,之前的猶豫完全消失了。

將這一塊兒水泥包起來,胤禛找地方小心的放好,這件事情,他可沒打算拱手讓出來。太子那邊已經吃下了一塊兒,就算是想要這個,也得考慮一下胃裡能不能裝得下。而除了太子,他也不需要賣給誰好處,所以,這事情當然是要留下來給自己貼金子了。

李中炳說的話雖然不好聽,但還是很有道理的,自己既然已經決定了,那就得做出點兒成績來,要不然,就一個碌碌無為的皇子,誰願意跟著你賣命?

“爺,太子殿派人過來了。”胤禛剛將裝著水泥塊的盒子放好,就聽外麵蘇培盛彙報了一句,拉開門就瞧見昨天見過的小太監這會兒正低著頭弓著腰的等在外麵。

胤禛抬頭瞧了瞧外麵的太陽,這會兒已經到了上朝的時候了,隻是康熙不在京城,大朝會就取消了,變成了三天一次的小朝會,而太子若是有事情,就會隨時通知某個大臣入宮。

不過,這麼早的,倒是比較少見。胤禛轉頭看那小太監“太子可有說了是什麼重要事情?這麼一大早的,太子可吃好了?可有人打擾太子用早膳?”

蘇培盛很有眼色的上前塞了一個荷包,那小太監更加恭謹了“回雍王爺的話,太子殿下並未說是什麼事情,隻是奴才瞧著,太子今兒早上的心情好像不錯,早飯還多吃了一碗粥。太子殿下吩咐奴才來的時候,奴才並未見到其他大人,不過,這會兒大人們應該是上朝了。”

多吃了一碗飯,那就不是壞事。也沒召見彆人,那就可能是為了昨天的那件事情,難道太子一個晚上就想明白了?胤禛心裡一邊判斷著,一邊讓蘇培盛拿了朝服過來,就在書房裡換了,派人去和李巧慧說了一聲,就徑自出門進宮去了。

太子正坐在上首和幾個大臣們討論事情,朝鮮的事情,雖然最後是要看康熙的決定的,但是太子是要先處理一遍,然後將自己的處理結果和各種考量寫下來,送到康熙麵前讓康熙批閱的。

這事情胤禛也摻和了一腳,進了門行了禮之後,就坐在一邊認真的聽著,大臣們基本上是分為兩派的,一派認為是自己這邊的大臣貪汙了,要讓他們儘早回來接受調查,丟人不能丟到朝鮮去,自己國內的事情,還是要在自己國內解決比較好。

而另外一派,則是認為朝鮮那邊說謊了,應該拍另外的欽差大臣去調查,一方麵算是給前麵的那些欽差撐腰,一方麵也能及時對朝鮮進行鎮壓,讓他們日後再也不敢有糊弄大清的心思。

太子的師父,包括張英熊賜履等人,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話,隻將眾人的言論記下來。胤禛是知道的,等小朝會之後,胤礽是要和他的老師們重新商量這件事情的,並且還要看各個大臣們的立場,推測他們的目的之類的。

“眾位大人說的都很有道理,隻是這求援是一回事,朝鮮對大清有不臣之心卻也是屬實的,你們隻顧著說那糧食該不該給,卻忘記說咱們應該怎麼處置朝鮮了。”胤礽在大臣們快要吵完的時候,再次扔下一個話題,然後兩邊就接著開始吵了。

“太子殿下,臣有本奏。”等胤礽宣布這兩件事日後再議,就有戶部的大臣拿著折子上來了。呈上去之後,就接著說道“五日前,房縣大雨,形成澇災,房縣及周邊鄉縣俱受其害,禾苗被毀,請朝廷許知府救災。”

這知府救災,就需要動用官糧,通常情況下是有兩種途徑的,一是朝廷撥下救災款,二是朝廷平調周圍的官糧,順便免除周邊以及受災區的稅收。

太子皺眉看了看折子,點頭應道“不用派欽差過去了,平調南陽府德安負兩邊的官糧過去。”房縣隸屬襄陽府,襄陽受災,隻能從周邊平調了。

大臣應下,又有說蘇州出現風災的,胤礽一一說了處置結果,並且在折子上批上自己的處置結果。等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已經差不多是快要中午了。

胤礽很是隨意的擺擺手,讓張英等人也先回去,下午再過來議事,然後就很是高興的過來和胤禛說話“四弟,咱們兄弟也很長時間沒坐在一起喝酒了,過幾日是中秋,孤想著,不如咱們兄弟聚一聚?隻可惜了,大哥他們跟著汗阿瑪出去了,要不然,咱們也能熱鬨熱鬨。”

“太子殿下……”胤禛給太子行禮,太子不等他行完就趕緊托住他的胳膊,打斷他的話說道“咱們兄弟,不用太見外,朝堂上是另外一回事,私底下相處,就不用行禮了。”

胤禛眼裡閃過感動,但還是堅持行了禮“太子殿□諒兄弟,但臣弟不能太沒規矩,兄弟之間是不用行禮的,但君臣之間,是一定要行禮的。”

太子更是滿意了,硬是要留胤禛吃午飯,胤禛也不多推辭,跟著胤礽去了隔壁房間,小太監已經擺上了午膳,另有小太監站在胤礽身後,胤礽想吃什麼,都是這小太監先嘗一口,胤礽才能吃的。

這種待遇,原本是隻能皇上有的,但康熙寵溺太子,除了沒給太子龍袍和玉璽之外,其他的生活條件,是完全按照最高規格來的,所以胤礽有試毒太監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皇家最是講究食不言寢不語,胤禛也沒什麼好和胤礽說的,兩個人很是安靜的吃了一頓午飯。胤礽讓人送來了茶水,這才開始和胤禛說正事“你昨天說的事情,孤想了一晚上,覺得這事情十分有可為。做成了,就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孤是很願意做這事情的,但是你也聽到了,早朝上他們說這個說那個,目的就一個,無非就是伸手問朝廷要錢,或者是想方設法的讓朝廷免稅。”

胤禛點點頭,胤礽歎氣“孤也不瞞你,這國庫,前段時間就沒多少剩餘了,汗阿瑪東巡原本是沒多少預算的,隻是昨天孤剛收到汗阿瑪的傳信,說是要賞賜端敬公主以及其額駙葛爾臧金幣,還有皇瑪嬤要去發庫山祭奠科爾沁的親王卓爾濟,另外賞賜端敏公主和她的額駙達爾罕親王班第金幣,這幾個,哪個都是不能薄待的,孤隻是大略的算了算,這給出去之後,國庫就差不多空了。”

“太子殿下辛苦了,這朝中,真是什麼事情都要花錢。”胤禛想了一下那珠子裡雍正皇帝繼位之後因為缺錢而艱難無比的執政道路,瞬間就同情起胤礽了。

那珠子裡其他的東西他就隻是看看,可是這雍正皇帝的生活,就像是他親自經曆了一樣,印象十分深刻,甚至不用回想就能知道的特彆詳細。所以,這同情,很是到位,至少胤礽就覺得,完全沒摻假。

果然四弟是個好弟弟啊,多麼的體諒他這個很為難的哥哥啊。

“可是孤又想單獨做成這件事情,也好讓汗阿瑪知道,孤這個太子沒有辜負他老人家的教育。”胤礽再次感歎,胤禛算是明白了,這是來找他出主意了。不想自己掏錢,也不想讓人分功勞,那就得找個辦法弄錢。胤禛是個很好的選擇,一來這功勞胤禛已經明確表示過不會要了,二來,胤禛做點兒什麼,也是不會太引人注意的。

想了想,胤禛說道“太子殿下若是實在為難,臣弟倒是有個辦法,或許可以為太子殿下分憂。”

“你說。”胤礽的眼睛瞬間就亮了,目光炯炯的盯著胤禛。胤禛打好了底稿,這才說道“汗阿瑪經常說,咱們是皇子貴胄,很是尊貴,不應該爭利於民。這事情太子若是要做,要麼是內務府出麵,要麼是戶部出麵。無論如何,是不能用太子殿下的名義的,隻能說這辦法是太子想出來的,而整個過程,也是太子讓人去辦的,那些人隻是聽命於太子。”

胤礽點頭,這些他是很明白的,但是這和籌錢有什麼關係?

胤禛示意胤礽不要著急,繼續說道“雖然前期的投入很大,但後期的收入也是不小的,既然現在國庫沒錢,那內務府和戶部必定是不願意接這個差事的,就算是接了,勉強讓他們掏錢了,最後這收入,他們也可肯定不會說是太子的功勞的。”

胤礽再次表示讚同,他太了解內務府的那群蛀蟲了,因為八旗的聯係和宗室的各種乾涉,如果不是什麼大罪,內務府的人也是輕易動不得的。

“既然這樣,咱們索性不讓他們插手,咱們在民間招商,前期的投入,讓招來的商人自己們解決,他們想要拿到這個差事,就先要給銀子,這銀子太子殿下放在國庫裡,可不就太子殿下一個人的功勞?後期的收入,咱們不能要,也不便宜了內務府,用後期的收入換太子殿下您一個人的功勞,還是很劃算的。”

胤禛一口氣說完,隻是胤礽有些迷茫“招商?這事情可是朝廷上的事情,商人低賤……”

“太子殿下,這交通規則製定好了,路上的馬車是不是也要準備好?一條街上至少得準備二十輛馬車吧?京城大大小小的街道,總共有多少?”

胤禛打斷胤礽的話,給了一個數字讓胤礽自己算。其實若是可以,他倒是情願寫個詳細的折子給胤礽,但現在這事情已經歸胤礽了,那他就隻能做個參考,不能寫任何的折子。

商人低賤是世人普遍的看法,甚至從商的人三代之內都不能科舉,這是個比較殘酷的規定。但幾千年的規矩,不是誰說改就能改的,胤禛也隻能慢慢的給商人找出路,讓朝廷和商人結合起來。

有了第一次,那必定會有第二次,慢慢的,商人就會依賴朝廷,朝廷則是能當商人的靠山,再往後,商人納稅的標準就能提高,到時候何愁國庫沒錢?

而有了朝廷的保護,商人有大好的發展前途,還會怕經濟發展不起來嗎?經濟發展起來了,還會怕這社會製度不出現動搖嗎?社會製度出現動搖了,還會怕日後的改革沒辦法進行嗎?

胤禛是很讚同那個珠子裡的某個人說的一句話的——經濟決定社會基礎,他現在沒辦法做彆的事情,那就找點兒商機出來,或者是在背後推朝廷往前走一步,不站在幕前,照樣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上輩子背上了各種罵名的雍正帝尚且能說出這樣的話,自己還沒被人怎麼褒貶呢,不更應該勇往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都去軍訓了嗎?要開學的或者是已經開學了的親們,祝你們軍訓順利啊~~~~

完美側福晉102完美側福晉全文免費閱讀更新完畢!



最新小说: 抗戰之超級戰將 前夫勿近:我現在隻愛年下小乖乖 蘇辭月的三個萌寶 直播:開局拐個熊貓祖宗 超級係統每秒給我十個朋友 重生之琴音渺渺 從天而降了三個萌寶讓秦墨寒不知所措 我在沙漠種樹 花開猶落,時間逝歌 突如其來的三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