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子曰_完美側福晉_思兔 

133子曰(1 / 1)

完美側福晉!

()

“你說在各地免費辦學堂?”康熙看著胤禛遞上來的折子,很是驚訝的問道“這就是你前頭說的文治第一?”麵上,倒是看不出康熙有什麼想法。百度搜索看

“是,汗阿瑪。”胤禛恭敬的答道,康熙皺眉,將折子放到桌子上“你怎麼會有這個想法的?”

“當日兒臣聽您說要重建國子監,所以模模糊糊的就有這個想法了。百姓種田,除了養家糊口,很多人都是將所得留下來供養兒孫讀書的,若是汗阿瑪讓朝廷出麵辦了學堂,不管他們有沒有錢,都可以進去讀書,那將來天下所有讀書人,都是要敬重汗阿瑪的。”

胤禛很是認真的說道,天下文人若是都尊敬仰慕康熙,那就相當於這天下文人都是康熙的門人了,到時候也不用害怕這朝堂之上再有黨派,對於康熙來說,這也是能流傳千古的事情。

但是,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他們滿人本來就很害怕漢人光複江山,這會兒若是讓朝廷出錢辦學堂,進去讀書的有九成會是漢人。所謂文人造反,十年不成,但若是天下所有人都成了文人呢?

現在的老百姓多好,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隻要能滿足這兩個條件,那當皇上的就絕對是明君,若是滿足不了這兩個條件,那就是昏君。可是在這兩條之外,你讓所有的人都明理了,那滿人和漢人的爭鬥,肯定也就掩蓋不下去了。

一邊自詡是中華大地的主人,是熟知孔孟道德規範的文人,一邊是真實的中華大地的主人,最看不起酸腐窮儒的武夫,這兩邊可能會好好相處嗎?

而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能驅使民眾,卻不能讓他們知道太多,連孔子都讚成不讓百姓們知道太多,他若是提出在全天下免費開學堂,不光是滿人這邊難以搞定吧?

但是這個事情若是成功了,那可是千古功勞,這大餡餅放到康熙麵前,康熙倒是想吃,隻是沒有那麼的大肚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撐死。但是不吃,他現在又覺得有點兒餓。

“這件事情朕知道了,明天是大朝會,正好拿出來說說。”想了一會兒,康熙對胤禛說道,胤禛也並沒有想著康熙能立馬就答應,他已經做好了長期抗戰的打算,當即行禮說道“是,兒臣知道了。”

“朕這兒今天剛收到了另外一個折子,你看看。”說著,康熙看了眼梁九功,梁九功趕緊將折子遞給了胤禛,胤禛翻開快速的瀏覽了一遍,隨即臉上起了一層怒色“這傳教士未免也欺人太甚了一些,都說客隨主便,他這倒好,直接客人替主人做了決定!我大清乃是禮儀之邦,怎可不祀祖敬孔?”

康熙也讚同的點點頭“正是這樣,這事情和你說的辦學堂也有幾分關係,所以朕才想聽聽你的意見。閔明我倒是有點兒小聰明,說是要將中國禮儀和宗教分開,這樣就能避免禮儀之爭,不過在朕看來,他的小心思也不少。”

“汗阿瑪,這事情是萬萬不能答應的。”胤禛皺眉說道,若是信教之人以後都不祀祖敬孔,那大家起不都成了茹毛飲血的蠻夷?那些英吉利等地的人,自己沒有禮儀就算了,怎麼能將大清百姓也變成那樣的人?

父子兩個研究了一會兒,都堅決認定,是不能同意閔明我的想法的,另外福建那邊下命令的顏當,看起來也不能留了,羅馬教廷實在是管的太多了。大清允許他們來傳教已經是格外開恩了,他們倒好,居然得寸進尺!

“汗阿瑪,兒臣覺得,既然羅馬教廷能派人到我大清傳教,我們也可以派人到歐洲那邊去傳教,不光是道教,還有佛教,唐朝的時候不是有玄奘法師東渡取經嗎?”

胤禛看過那珠子,自然是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康熙是索性在大清禁教了,隨後又有了海禁,雖然那雍正即位之後又開放過海岸,但他隻在位十三年,並沒有徹底解決隱患,於是乾隆那不孝子一登基,就直接關了海岸,從此整個中華大地就開始了閉關鎖國的落後生活。

他自然是不願意這種事情發生的,所以,在康熙決定禁教之前,他得另外想辦法穩住康熙,然後和羅馬教廷進行扯皮。順便做兩手準備,就算羅馬教廷在這邊禁教了,大清那邊派出去的人也不會停,這樣大清和外麵的聯係也就不會斷了。

“佛教和道教?”康熙沉吟了一下,隨即點點頭“這個想法倒是獨特,若是我大清能重現盛唐之風,屆時萬國來朝也不是問題。”

康熙登基之後,處理最多的就是國內的紛爭和各種事情,對外除了收複台灣,還真沒發生過彆的戰爭,所以對於萬國來朝這種事情,還是挺期待的。

當然,康熙想的萬國來朝,和乾隆那敗家子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會兒已經有世界地圖了,康熙的野心更大,他想的萬國來朝,是諸如英吉利等大國家。乾隆那會兒所謂的萬國來朝,就隻是指西藏等屬地,朝鮮等屬國。一個是君王的雄心,一個是小孩子的自誇,完全不能比。

父子兩個又說了一會兒話,胤禛自己回府,康熙則是開始研究各個折子。等到了第二天的大早朝,康熙首先說出來的,是羅馬教廷的事情,讓大家討論這禮儀能不能不要,宗教和禮儀能不能分開。

自然,朝堂上所有的人都是說禮儀不能丟,祖宗不能忘的。隨後,康熙就拿出了胤禛的折子,討論免費學堂的事情,國庫裡的銀子很充足,康熙完全不擔心沒銀子辦這件事情。

這下子,就有人出來反對了,說是百姓知道太多不好,隻要君主聖明,能讓他們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知道太多,他們更容易造反。讚同這個理由的,有一大半的人。

胤禛自然是早早的做了準備了,張廷玉前段時間升官了,這會兒也是在朝堂上說話了,當即往前一步說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往大家都說這話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對此微臣有另外的想法。”

康熙點頭,張廷玉才接著說道“這句話還可以這麼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微臣認為,這樣才符合孔子所提出的仁義之意。前麵那樣理解,雖然是讓百姓們更安心種田了,但也更容易被人煽動。若是後者,就能讓百姓多思考,天地君親師裡麵,除去天地,君排第一。忠孝禮義裡麵,忠排第一,一個君王是明君還是昏君,史書上說的,都是一麵之詞,而百姓口口相傳,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

張廷玉說的很明白,大家心裡也都知道,所謂的曆史,記載下來的都是勝利者一方的一麵之詞,並不可信。但若是一個君王連種地的百姓都交口稱讚,天下文人也全部尊為明君,那才是真正的明君。

這話說出來,自然是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的,大家又開始吵成一團。連滿人都沒有避免,這十來年,康熙的統治又是十分清明的,大清很是繁榮昌盛,連滿人都出了不少讀書人。

所以,這引經據典也不光是漢官的事情了,不少滿人官員也參與到其中,各個說的口沫橫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互不相讓,差點兒都打起來了。

這事情也確實不是小事,每個人說的,也都貌似是很有道理的,吵的康熙頭疼,卻也並沒有阻止。眼看著都快中午了,原本精神抖擻像是打了雞血的人,現在也開始精神萎縮了,畢竟,他們都是一大早隻吃了點心過來的,這從早上吵到中午,不渴也會餓的。

“眾位愛卿說的都很有道理。”康熙最後做出總結“這件事情,稍後再議,羅馬教廷的事情,眾位愛卿有什麼想法,也都回去寫個折子,這件事情已經拖了幾年了,也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

羅馬教廷大約就是看著清朝朝廷總是不采取強硬措施,這才得寸進尺的。康熙已經決定,再也不容忍他們了,羅馬教廷的手伸得太長,再這樣下去,說不定他們都要開始乾涉大清的內政了。

大臣們一個個又渴又餓,自然是很聽從康熙的命令,一個個趕緊的下朝回家去了。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張廷玉在朝堂說的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居然以飛一般的速度傳遍了整個翰林院,甚至是傳遍了整個京城。不光是翰林院開始翻書考據了,就是京城裡隨隨便便找一個茶館,都能聽見討論這句話的出處以及聯係上下文推斷孔子本來意思的的專場。

各種爭辯,各種討論,將這句話推廣的更快。很快,這種討論就不局限在京城之內了,開始往周邊府縣擴散。而京城裡,就是剛開始上學讀書的小孩子,也能念叨幾句論語了。

這也算是,從側麵推動了文化的宣傳?按照胤禛的打算,等這些討論擴散到整個大清,那會兒康熙就能做出決定了。

胤禛很是得意的回府向李巧慧展示自己的戰果,得了和小兒子一樣的待遇——中午能多吃一個炸魚丸,吃多了會積食,然後引發腸胃毛病。

胤禛不知道的是,隨著這場討論的擴散,他的兄弟們,心裡各種滋味也跟著擴散開了。就算是胤禛沒有繼承皇位的權力,但是胤禛這會兒實在是太耀眼了,他已經站在了所有人的頭頂。

將來,就算是有新君繼位了,恐怕也得看胤禛的臉色。不是皇上,卻能比皇上有更多的權力和尊榮,這是誰都不能忍受的。

太子眼裡閃過陰狠,伸手將桌子上的東西都揮到地上,猛喘了幾口氣,叫來一個小太監“孤前幾日讓你準備的人,你可準備好了?”

“回太子的話,已經準備好了,奴才特意從京城外麵帶進來的,現在已經安置到莊子上去了。”小太監恭恭敬敬的答道,胤礽點點頭,冷笑了一聲“趕緊調~教好,然後送到我那好四弟那兒!”

小太監應了一聲,胤礽沉默了一下,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哈哈大笑著將小太監拽到自己跟前,伸手摟在懷裡,一手探到小太監的衣服內揉捏,一手去掐小太監的下巴“今兒爺就好好疼你。”

作者有話要說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及“輿論所可者則使共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這兩句話首先做出不同解釋的,我查到的資料是清朝後期的道光那會兒的宦懋庸提出來的,距離康熙還有一百多年。

完美側福晉133完美側福晉全文免費閱讀更新完畢!



最新小说: 一個異能者拯救世界的故事 新神雕俠侶之過芙戀 失序之日:請叫我主祭大人! 報告京少你家少奶奶又野又撩顧傾城 秦天命 半城風月半城雪 有個叫劉豐的男人 奧特曼之背不好劇本的貝利亞 文娛:穿越八歲,開局負債三個億 男尊女貴之萬人迷在雲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