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鹹陽求援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128章 鹹陽求援

第128章 鹹陽求援(1 / 2)

長平長平!

熱乎乎地喝了頓雜糧粥,帶隊的大夫清點了人數,共是七千多人。雖說並沒有人明確說要將誰複出來,但誰家都知道,保住勞力就是保住了一個家庭的希望,所以複出來的無一例外都是家中最壯的勞力。在蒲阪城外休息一天,喝了三頓粥,大家都來了精神,帶著剩下不多的糧食往風陵而來。

七八千人的大隊不同於五百人的小隊,可以一天走完六七十裡路。他們很認真地在涑水河口建了營地,休息了一夜,這才到達風陵渡口。而這時,道路已經快修到風陵了。

兩邊彙合見麵,從解縣運來的糧食也所剩無幾,魏縣還可以再供應十來天糧食,但隻是以現在的規模,如果加大運糧數量,魏縣可能難以支撐。

張祿向鹹陽發出一封文書,請求鹹陽能夠資助自己五萬石糧食。為了加強說服力,張祿決定由鄭安平親自送這封信。

從風陵渡河,對岸就是渭水。由於有節符,渡船可以直入渭水,開到驛站裡。驛站派出自己的驛船,一程程把鄭安平送到鹹陽。由於不是加急,近三百裡的水路,用了五天才到。船到鹹陽時已是日落;鄭安平到鹹陽宮報了到,說明自己的事由,負責登記的侍郎道“郡守密封,臣等不敢擅留。當報於相國,旦日聽令。”鄭安平出來,仍舊在鹹陽宮旁邊的驛館中歇下。

辦理好入住手續,鄭安平請求謁見黃歇。驛吏過去通報,黃歇派芒申出來相請。芒申和鄭安平相見甚是親切,禮敬不已。

黃歇帶著鄭安平拜見了太子。自從黃歇從洛陽回來後,太子就離開發甘泉宮,重新住回館驛中,每天重複著上朝、學習和各種訓練。雖然被秦王賜婚,但也絲毫不敢怠慢。夜間是太子習武的時間。雖然不是個習武的好料子,但在嚴師的督導下,武藝上也頗見造詣。見黃歇帶了鄭安平過來,太子恭謙地見過禮,太子傅讓太子更衣,接待客人,今天的武學課程暫停。

在太子的堂中,黃歇和太子、太子傅為東道,擺上果品、乾肉等物。黃歇道“河東丞來歸,必有要事!”

鄭安平介紹了河東修路的情況,指出河東目前的困難“河東得上郡之助,有卒萬人。而河東道平,夯築稍易。今已通汾陰、皮氏、安邑、吳、魏諸城,以及茅、風陵二津。今臣歸已五日,或當通於蒲阪。然蒲阪糧少,而上郡人眾,守欲鹹陽征糧五萬石,以應其急。”

黃歇道“河東九縣,今已通其五,蒲阪、解、猗氏、曲沃,皆故魏安邑地,魏侯昔日賴之以霸天下。夫天下之可霸也,豈萬人月餘之糧而不支?”

鄭安平道“昔魏於安邑,有眾十萬餘戶,今皆退關東,安邑舊地但有秦移民萬餘戶。田畝荒蕪,溝渠不修,城池頹傾,是以難支也。”

黃歇道“上郡饑饉,郡守日報災,死者相藉。但移上郡之民於河東,不亦可乎?”

鄭安平道“上郡以卒萬人入河東,築道也。守君願上郡募民實河東,上郡但發四千餘戶,且多老弱。又複築道有功者各一人助役,才得八千眾。皆助役者,未得業農也。”

黃歇道“上郡之丁二萬已役河東,守君留之,豈非二萬戶!計其餘者,亦得三萬餘戶矣!複以皮氏、汾陰、吳及魏四縣,不下十萬戶矣!頗征流民以實之,複故魏舊事,非為難也。”

鄭安平道“實所願也,然未得其計。”

黃歇道“秦招賢之令樹之要道,寧毋得通耶?”

鄭安平道“上郡之卒,皆士也,精華所在,寧能奪乎?”

黃歇道“昔楚王有寶弓,於獵時失之。左右請求之,王曰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上郡之民,秦民也。今歸於安邑,秦令也。上郡焉能間焉!”

鄭安平雖然覺得黃歇的主意有些缺德,但也沒法說什麼,就詢問了另一個問題“安邑久荒,倉廩見底,縱有其民,何以養之?”

黃歇道“秦法寧養民乎?時方初夏,萬物榮焉。野間可食者正充。於其時也,播種育苗,三月必見其獲,而倉廩實也。”

鄭安平道“未得上郡守之允,而奪其民,奈何?”

黃歇道“河東招賢,秦令也,上郡得無從乎?亦秦王之令不行於上郡耶?上郡之民,聞秦王教令而歸於河東,上郡守焉得與焉!”

鄭安平道“臣秦守命,欲求糧五萬石,他者則未聞也。”

黃歇笑道“大夫既為河東丞,當勤思為河東募民,早積糧秣,多備戎器,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此河東守及秦王所望於丞也。上郡守,秦之重臣,亦必然丞之所為也。若但求資糧,王固願也,而諸臣得無側目於張卿?主守一郡,不能為王分憂,反為國累,誠失眾望!”

鄭安平本來是想向黃歇請教,明天怎麼說服秦庭上下,同意儘早運糧,不料被黃歇一通說,好像連求糧的事都是在推卸責任,不儘臣職,心情立即沉重起來。他不能不說,黃歇的話準確拿捏住了秦臣的心意。張祿到鹹陽求糧,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若不是各縣都發生糧食困難,他也決不會出此下策。鄭安平也不是沒有顧慮,但總還有一些僥幸,萬一被順利地批準了呢?被黃歇如此一說,鄭安平的氣勢衰了一半。



最新小说: 開局小捕快,目標大夏第一神捕! 我愛羅的超能力老父親 林夕慕南軒 星戰師之執戟問天 誅仙台上永失所愛(斷三生) 遙遠的星星 三少爺要逆天改命 小雪山 仙台有樹 北辰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