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楚王完即位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23章 楚王完即位

第23章 楚王完即位(1 / 1)

長平長平!

聽張祿說,哪怕太子逃亡,秦也打算繼續與楚國結盟,黃歇道“此臣之願也。雖死而無所憾也。”

張祿道“王教令楚左徒黃歇,奉太子入秦。今楚王病,太子入侍,人之常也。太子之歸也,歇其歸之!”

黃歇雖然早有預感,但親耳聽到仍然十分震撼,當即滾出兩行熱淚,聲音哽咽地伏拜道“秦王之恩,臣何以報!但得歇一身在,楚誓不以乾戈向秦也!”

張祿道“太子之歸也,左徒自當之。公主及世子複當何如?”

黃歇道“楚得王之恩厚矣,公主及世子,一任王意。”

張祿道“王令公主自為也。”

黃歇道“容臣谘之。”黃歇起身,換好衣裳,整好冠服,來到後宅門前,恭敬施禮道“臣歇謹拜見公主!”

結果隻出來一名女官,道“公主待罪在宅,不敢見客!”

黃歇道“臣蒙秦王厚恩,得保首級,敢以此身,以奉秦王及太子。臣願保公主直入陳城,秦王已允矣!”

女官領了言語,進入門內,關了門。少時出來,道“公主告左徒,太子棄妾而去,今無命,不敢徙耳,恐太子有命!”

黃歇道“歇之罪也。太子之敬公主,拱如日月。歇慮事不周,致有今日之禍。願公主容臣護公主入楚,以贖臣罪。”

女官又進去傳言,少時出來道“公主言,但得太子之命,妾不敢不行。未得其教,妾不敢行也。”

黃歇於階前再拜,道“臣將入楚,請太子之教。公主安心稍待!”

黃歇的表現,張祿都看在眼裡;公主的回答,張祿也都聽在耳裡。他不禁佩服黃歇的演技,以及公主的冰雪聰明。黃歇其實是不想把公主帶回去,儘管公主和太子相親相愛,但在楚臣眼中,太子與公主的這段婚姻無疑是奇恥大辱,這自然會給楚的朝政埋下不穩定因素。而公主則巧妙地以太子棄之而去為名,拒絕歸楚。公主自然知道太子不是棄之而去,她這麼說是給自己,也是給太子一個台階如果日後楚國對秦國的敵意減輕了,那太子自然會來迎公主;反之,分居兩地,反而對雙方都好。

張祿對黃歇道“公主必待太子之命,而後入楚,亦婦之道也。臣當報王,以善其後。”

黃歇道“公主雖自言棄,而楚必時時朝貢,如太子在時,不敢稍缺!”

次日朝畢,黃歇肉袒跪於章台宮前,大聲宣告著自己的罪過,與秦王的恩典,表示自己決不敢忘秦王之恩,決不敢背與秦國之盟!秦王並未出來,隻有太子和張祿出來,張祿為黃歇披上衣裳,太子囑咐了幾句,打發他走了。

黃歇於楚宮中吃過早餐,帶著剩下的家臣、楚士,一乘革車,兩乘輜車,出藍田,取武關、南陽,往陳而去。想著自己在秦國渡過了近十年的人質生活,日日如履薄冰;又想著離開楚國已經十年,楚國的朝政隻從使臣的嘴裡聽到,那些世家大戶、高門貴戚現在情況如何,楚國內部政治勢力如何分布,這些都有待他進一步探尋。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太子能否順利即位!

想到太子孤身回國,黃歇心中一陣緊縮離開楚國還是少年的太子,到達楚國後,能夠駕馭住楚國的局勢嗎?

出了南陽,就是韓國境界。似乎是算好了,一進入韓國,就遇上前來迎接的韓相韓平。韓平將黃歇請到館驛,設宴款待,兩人密談了一夜。

到了隱陽,又秘密會見了芒氏一家。芒卯已經病得走不動了,看來不久就會死去。黃歇留下芒申和車、虎二先生,為芒卯送終。自己帶著剩下的人返回陳城。

楚王生病,令尹子蘭也顯得衰老,看上去精神頭還不如黃歇,其實子蘭比黃歇歲數小。為著黃歇歸國,子蘭親自帶著剛到不久的太子迎出城外。看見子蘭和太子在一起,黃歇的心放下了一大半政局並未脫離控製。同時迎接的,還有新晉的大司馬景陽。景陽其人,好酒好色,而且最愛酒後亂性,黃歇對他沒有什麼好感,但既然已經被提到如此高位,自然要禮敬。

入城後,黃歇首先拜謁了楚王。楚王的確病得不輕,無力行走,吃得也少。但他見到黃歇十分高興,就命設宴。楚王、黃歇和子蘭兄弟三人聚在一起,楚王許多天來第一次喝了一整碗粥,還吃了些果品魚肉;在席間侍候的隻有太子。席間,楚王讓子蘭向黃歇仔細介紹朝內的政局,以及各種勢力分配。目前,從故郢出來的老勢力大致集中在景陽周圍,而陳地的新勢力,則以項氏為代表。

經過近十年的休養生息,楚國的國力得到很大恢複,十年生聚的目標基本實現。車庫也日漸充實。

黃歇則介紹了秦國的形勢。秦國雖然經曆了更換相國、太子喪命和太後去世等一係列變動,但在秦王的控製下,朝局始終不亂。

子蘭問道“聞太後專權,穰侯等各自營私,其狀若何?”

黃歇道“秦王即位四十載,以純孝聞於天下。方其為質於燕也,孤身在外,何有他助。及其歸也,乃有穰侯、華陽、向壽之輩,皆太後之弟,複有涇陽、高陵之輩,皆太後之子。此諸子雖曰貴戚,其實乾才,非但以親顯於國也。穰侯等皆四方征伐,戰無不勝;涇陽、高陵,鎮壓戎狄,未曾少懈。穰侯三免相,而三複。至張祿出,皆服其善。穰侯卒,涇陽代為陶守,亦任其事於外臣。蓋天明則日月不明,是故君在內主其運,臣在外主其事,一本之於秦法,事簡而備,吏不勞而成。是故雖屢戰,而力愈完也。其勢不可敵。今伐韓,其勢必能成。”

子蘭道“楚人多有勸助韓者……”

黃歇道“不可。小助之則無益,空與秦絕。大助之則楚亦傷矣。惟當坐觀而已。”

楚王道“十年生聚,得之不易,未可一旦而棄之。但謹守其機,以待時也。”

子蘭道“十年生聚,臣已辦矣。心力憔悴,華發早生。十年教訓,其力有不逮。左徒歸,臣當退矣!”

黃歇道“兄弟同心,子蘭焉得退也!”

楚王道“吾命不久矣!即吾在時,子蘭主之,黃歇善佐之。吾往矣,願子歇善輔子完。”

黃歇還要推辭,楚王即呼太子近前,道“左徒輔汝十年,令汝日進。吾死之後,汝當父事左徒,未可怠也!”

太子當即伏拜道“謹奉教!”

又轉向伏拜黃歇道“願歇父勿以完不肖而棄之,早晚誨之訓之!”

黃歇知到大事已成,太子即位已無障礙,但絲毫沒有輕鬆的感覺複興楚國的重任依然沉重。

第二天,楚王宣召隨侍的姬妾中,就沒有了那些兒子已經成年的姬妾,一般都是年輕尚未生育的女孩。以前經常侍候的陽文君沒有再被召入,她的兩個兒子,則被命於室外侍奉太子。

太子就居住在室外,寸步不離。子蘭和黃歇輪流住在殿外偏間。楚王有命,由太子傳子蘭或黃歇,再曲他們傳達給各有司。各地的報告也由各有司彙總後,報給子蘭或黃歇,再和太子、楚王商議後,擬出意見,下發各司。開始,子蘭和黃歇共同參議;漸漸的,子蘭自稱老病,黃歇值班的時間越來越多,許多重大朝政,主要就由黃歇斟酌辦理。

黃歇密切關注著白起圍攻野王的戰事,從每天返回的報告中,他發現白起的攻勢並不順利。這讓他放了心。至少,今年可以平安渡過了!

僅僅隻過了三個月,還未到秋收的時候,楚王薨,諡頃襄,諡襄,是褒揚他“甲胄有勞”,加個頃字,顯然是批評他“墮覆社稷”。太子完毫無爭議地即位。新即位的楚王立即任黃歇為令尹,封春申君,淮北十二縣都作為他的封地。

淮北曆史上是宋、楚、齊交界區,宋國與楚國曾經在這裡發生過多次拉鋸戰,宋國還曾一度將國都臨時遷到這裡。齊滅宋後,引發“五國伐齊”,楚是當時齊國惟一的盟友。但這位盟友不僅沒有與伐齊的諸侯國交戰,反而殘忍地殺死了齊王,兼並了淮北。在秦滅楚郢最危急的時刻,從淮北趕到的援軍是楚軍建立對秦國防線的重要力量之一。而在楚定都陳後,四百裡外的淮北就是楚國東邊的屏障。

將淮北十二縣都交給黃歇打理,自然是一份信任和重托!

白起沒有強攻野王,他隻留部分部隊抑留韓軍於城內,其餘部隊則由皮綰率領,去占領四周的鄉邑,重分土地,推行秦法。所以,野王雖然沒有攻下,但並不妨礙南陽各地的春耕。在堅守月餘仍然沒有盼到韓國援軍後,野王守軍士氣低落,眼睜睜看著周圍的城邑都被秦人一一奪取,也無能為力。

各諸侯國的態度似乎也很冷淡,仿佛南陽的得失都與自己無關。他們對楚王悼唁的興趣似乎還更大一些,各國都派使臣前往陳致哀、送葬。

然而,新即位的楚王沒有派人來迎公主,秦人也沒有送公主入楚的意思,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僵持著……



最新小说: 團寵郡主她又搶了女主劇本 通靈秘境 開局綁定萬界買菜APP搞玄學 天行九劍 我不信命 無敵開掛係統 末世青瞳 時空盜賊 玄幻:開局冥婚,沒練氣就死了? 芙蓉帳:權相的掌心嬌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