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獻上黨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24章 獻上黨

第24章 獻上黨(1 / 1)

長平長平!

一朝天子一朝臣,所有人都希望新楚王的即位能是一個新的開始。

楚王元年的第一個外交動作是主動把雲夢東岸、介於雲夢和長江的土地州獻給秦王……

州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隻不過是當時長江中遊不多的可以供人居住的大片土地之一,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州國,後被楚所滅。這個地方雖然不重要,但象征意義明顯楚願意與秦交好;楚對自己的故都郢絕無覬覦之心。

野王就像瓜熟蒂落一樣落入秦的手中在堅持了近一年後,野王開城投降。

一年的時間,韓國獨處麵對秦人的進攻,沒有任何人相助,韓國四處求援,沒有人答應。無奈之下,韓國隻得頻頻遣使向秦國請和。但韓使到達鹹陽後,竟不得其門而入,見不到秦國的任何官員。

韓平終於想起一個人平陽守陽成君。他所據守的平陽,至今並未陷落,應該與秦國官員有些默契。於是韓平遣人潛入平陽,請陽成君出山,入使秦國,表達韓國求和之意。由於平陽與鄭國的交通斷絕,與秦的和議,完全由陽成君主持,不必報告韓王。但韓平不知道,在平陽戰事平息後,陽成君秘密與秦達成協議秦不攻平陽,而平陽將每年上繳韓國的貢品全都轉交秦國。去年秋收後,陽成君其實已經去了鹹陽一趟,並得到張祿的接見。韓平讓陽成君為韓向秦求和,其實是把韓國的命運交到了賣國者手中!

韓使馮亭喬裝改扮,曆儘艱辛,終於到達平陽,見到陽成君。當陽成君從馮亭一行那裡看到韓王的節符和文書,他問馮亭道“與秦交好,王當遣親貴、行人,自鄭而出。臣雖韓氏,已放外官,不宜介也。”

馮亭道“王數遣使往秦,皆不得其門。意君上守平陽,或與秦有交,乃命臣等秘傳使命,願君上勿辭勞苦,親往鹹陽。若得韓秦結盟,實利家國天下!”

陽成君道“非臣不敢往也。平陽與鄭,道路阻絕,使命難通,縱有其議,焉得報王?”

馮亭道“王托命君上,凡有所議,皆以君上之意是從,王不與也!”

陽成君得到這番言語,才勉強同意道“臣但奉王命可也!”

安排馮亭住下,陽成君找來幾名心腹商議。大家都認為,出使鹹陽吃力不討好!秦已斷太行道,韓國太行以西必不能保,平陽首當其衝。

陽成君道“但得結盟,必欲何為?”

一名隨從道“若不戰而獻山西,或得盟也!”

陽成君道“何如獻之?”

隨從道“君其獻平陽乎?君將何以自處?”

陽成君道“若獻上黨,其可乎?”

一名隨從驚道“獻上黨?若無王命……”

陽成君道“王命,凡與秦議,一聽寡人。是則王命也。先生其計之,與秦盟利多,與秦戰利多?與秦盟猶得保平陽,與秦戰則山西皆不保。吾意盟則利多也。先生複計之,韓將何獻而得盟?必也山西也。若獻一上黨而得盟,其利不亦多乎!”

眾隨從明知是狡辯,但也無法反駁,更為重要的是,基本上大家都提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

這時,各縣的貢品已經逐漸集中到平陽。陽成君也不與馮亭商議,甚至不再理他,自顧自地打點貢品,準備入秦。馮亭感到有些疑惑,出使哪裡需要這麼多禮物?跑去問陽成君,陽成君道“必欲與秦結盟,豈惜物哉?”

馮亭張了張嘴,想說“那也不能不顧代價地求和啊”,但一想到韓平焦慮的神情,知道目前要與秦求和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走常規外交可能沒有出路,韓平選陽成君,也許是看中了這一點吧!也就不再多言。

陽成君遣使向河東守報告,自己將往鹹陽,同時把留給河東的一份由使者押送到河東,隻字不提出使的事。白起不知有韓使到達平陽,隻當是依去年故事,發了節符放行。

這時,野王已經失陷。

陽成君今年的貢品足有千乘,平陽和河東各出一半車乘和士卒押運,共得四千人。陽成君乘車而往,並不帶馮亭同往。馮亭見秦人也參與到押運的行列,以為陽成君外交成功,心裡還有些暗暗的希望。

但留在平陽的馮亭漸漸發現情形有些不對。平陽地處對秦作戰的一線,未免太過平靜!在他旁敲側擊、迂回周折地打聽下,馮亭終於了解到,平陽已經與秦國達成年年納貢的協議,而且去年的貢品已經運出,而陽成君現在運往鹹陽的,乃是今年的貢品。這些貢品早在年初就已經定下來,秋收後向平陽集中,由平陽統一轉運。馮亭了解到這些後,渾身冰涼!

陽成君整整一個月後才回來,這時已經是臘月了。平陽各處歡欣喜慶,民眾都在準備過年。

陽成君告訴馮亭,經過再三努力,秦王同意以接收上黨十七城為條件,與韓結盟。

馮亭大驚,道“若失上黨,和秦何益?”

陽成君道“猶存平陽、三川及鄭也。”馮亭張口結舌,不知如何應答。

陽成君對馮亭道“汝可報王,或獻上黨與秦和,或與秦戰。臣幸不辱使命,惟王命是從!”

馮亭哪裡敢回去。陽成君的話有幾分真實,馮亭還有知道;就這麼冒冒失失地回鄭國,怎麼向韓王複命?他隻得硬著頭皮道“王以使命付諸君上,君上但與王盟,臣乃歸也!”

陽成君道“既如此,吾當遣使於上黨也。”

從平陽到上黨道路並不近,加之崎嶇難行,使者來回竟然花了兩個多月時間還沒有回來。在這期間,秦軍在一名五大夫的率領下,渡過黃河,一連奪取了十座城邑,直逼滎陽。韓平再派一名使者韓陽秘密入平陽,詢問外交進展,催促儘快媾和,否則滎陽不保,鄭國也就成了一座孤城!

馮亭把陽成君使秦的事告訴了韓陽,說秦必欲割上黨而後能和。韓陽倒和馮亭不同,他不認為割讓上黨有多麼了不起,比起鄭國的安危,遠在山間的十來座山城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就一名五大夫不就占領了滎陽十座城池嗎?

馮亭帶著韓陽一起來見陽成君。陽成君道“既有王命,願使親往說之。”

韓陽走後沒幾天,前一名使者回來了,報告說,上黨守靳黈拒不承認和議,必得王命乃從。陽成君隻是冷笑,道“王命已至,王使往矣!”

韓陽比前一名使者動作迅速多了,隻用了不到一個月就回到平陽,氣急敗壞道“靳黈無禮,不從王命。”

陽成君道“靳黈何言?”

韓陽道“彼曰,人有言挈瓶之知,不失守器。王縱有令,而臣太守,雖王與子,亦其猜焉。臣請悉發守以應秦,若不能卒,則死之。臣再三說之而不可得,奈何?”

馮亭道“吾觀時近春暖,河田漸開,秦卒將儘歸於畝。鄭國可無慮矣。慎其城守,修備器具,秦必不敢攻。”

韓陽道“非所言也。秦絕滎陽,則殽西不複韓有;秦絕太行之道,則山西不複韓有。韓土三分失其二,猶可存耶?方今之計,乃速與秦盟,他則不計矣!今失上黨,隻失其一,雖殘破,猶可自保!”

馮亭十分痛苦地道“奈何韓之境一至如此也?”

陽成君道“寡人已許應侯獻上黨,今春河將開,而地不進,吾恐應侯將以背也。”

馮亭忽道“臣觀上黨之不入秦也,惟在靳守一人。臣願入上黨,召回靳守,則事必諧矣!”

陽成君道“善!汝與韓陽可持王節入上黨,靳黈聽令則罷,否則汝等乃假上黨守!”便將馮亭帶來的王節交給馮亭。又對韓陽道“鄭之危,汝儘知之,當告靳黈,慎勿誤也。”馮亭領了節符,與韓陽辭去。韓陽以為馮亭真的要去替回靳黈,還有些擔心,出來後,悄悄問道“上黨既險且困,非常人所能守也,卿其為之?”

馮亭不願說出自己的真實意圖,道“若歸上黨於秦,蓋三數月耳!”韓陽聽了聽也在理,反正代理上黨守也隻是為了獻給秦國,又不是真的要在那裡當官!

經過一番準備,就在春耕大忙時節,馮亭和韓陽帶著幾名隨從離開平陽,前往上黨。由於山地乘車不便,他們各騎一頭毛驢代步,一應輜重也都由毛驢馱著,跟隨著一隊商隊,離開平陽,前往上黨。從平陽到上黨,要途經若乾險要地段,人煙稀少,如果不是結伴而行,強盜、野獸,甚至惡劣的氣候,都可能讓人送命!由熟悉道路的商旅領路,是最好的進山之策。

不過春天商旅較少,為了湊集人數,一行人等候了一段時間。在商隊首領的帶領下,經過十來天的風餐露宿,一行人雖然吃了些苦,倒也順利到達上黨長平,這裡是上黨郡守的官司所在。



最新小说: 夏殿青葛石 宇宙大逃殺從地球開始 穿越之聖女王妃雲遲 緝愛上癮:淩少情深蝕骨 鬥羅之武魂太攀蛇 放學等我 氣運召喚,打造武俠無敵人物! 星海萬主 黃金山林 重生魔道仙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