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趙使鹹陽_長平長平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長平長平 > 第24章 趙使鹹陽

第24章 趙使鹹陽(1 / 1)

長平長平!

在武安發現了王城,這讓王齕心驚肉跳,同時也充滿了希冀。驚恐的是,這裡如果有王城,那麼駐守的兵力一定雄厚,必須要認真對待;希冀的是,如果攻破了易陽城……

王齕沒有急於向武安的幾座大城午汲、武安、易陽……發動進攻,對午汲和武安,他采取包圍的態勢,對易陽及其周圍的幾座城池,則僅僅派兵監視,隻要他們不出來,自己也不過去。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清剿從皮牢撤下來的趙軍身上。但這很不容易,因為從皮牢撤退的趙軍,其實就是武安邑民,他們一旦放下武器,就和一般邑民毫無區彆。但如此龐大的力量,如果不加以摧毀,總如鋒芒在背,令人不安。

一連十天,清剿工作毫無進展。最後還是上黨尉李冰提醒道“彼既無兵,則無兵矣,又何害焉?但安其民可也。”王齕遂留下李冰在武安安民,讓王陵回上黨,代理上黨守,主持上黨的政務,直到新的上黨守到來。

李冰以王齕的名義,發布安民令“秦之入武安也,蓋吊民伐罪。凡吾邑民,勿助趙虐者,可儘歸之,必無傷也。”令軍中通趙音者,以及少數未跑出去的武安邑民四處宣布,陸陸續續,那些藏在野外、猥集於大城之下的邑民,開始回家。

回家的手續很簡單隻要本城中有邑民證明,這人是這家的,而且家中沒有藏武器,或交出武器,就可以回來。當然,必須負責邑中所屯秦兵的餐飲、住宿。經過十幾天野地凍餓,不少老弱橫死,能夠回家,大家都有劫後餘生之感。

李冰的這一著看上去十分有效。不過十來天,野外、城外的邑民幾乎一空,散在各家的邑民也幾乎對秦軍構不成威脅,反而成為秦軍的勞力。當然,最精壯的勞力目前都在武安的幾座大城裡,秦軍暫時還隻能將他們包圍起來,無力殺傷。無論如何,武安的局麵算是控製住了,王齕隻要對付那幾座大城就可以了。

初步在武安立住腳後,王齕開始思考下一步行動。他派軍使飛報鹹陽,表示秦軍已經完全占領武安,請示進一步指示。在等待鹹陽的指令時,王齕跑遍了武安的山山水水,對武安的地形、交通、人力、物力等項有了全盤的了解,並加固了武安的防線。但對那幾座大城,依然采取圍而不打的策略。他覺得,秦趙之間很快就會有和議達成,保障部隊能依和議安全撤回關中才是當務之急。

趙使正月十五從邯鄲出發,一程程行來,到達鹹陽時已經是二月初了。他按常規於早朝後進入鹹陽宮,向典客府行人通報了自己到達的消息,呈上趙王的節符和玉帛。

日晡時,有典客府行人前來拜訪,歸還了節符和玉帛,詢問他的來意,以及希望會見的人員,答應儘力安排。

過了兩天,行人乘車來到館驛,請使臣前往相府,但說,由於秦相應侯張祿忙於政務,一時脫不開身,如有所言,可與門下無名交流。使臣見此情形,便知自己的使命恐怕是難於完成了。但行人來請,又不能拒絕,隻得上車,前往相府,回邯鄲時便可報稱拜訪了相府。

稱名無名的芒未將使臣請入塾房,分賓主而坐,行人就在芒未的下首坐下。

芒未自然是先回顧了兩國友好交往的曆史,以及由於趙國背信棄義,而招致戰火的現實,最後道“今秦無他,願以十萬之師,申其請於趙王,王其聽之!”

使臣也依據常規,回顧了兩國友好曆史,著重指出秦屢屢無幫犯趙的事實“昔者無故而伐閼與,遂至邯鄲城下。韓獻上黨諸城於趙,而秦強取之。今乃複陳重兵於邯鄲,以挾敝王。敝邑曾不知何所得罪於大國?何以贖之?”

芒未道“初者,平原君入於鹹陽,願獻六城以和。今平原君歸於邯鄲矣,而秦之六城安在耶?是以討之!”

使臣道“臣之出邯鄲也,未聞敝王有獻城之詔。趙雖偏僻,所有城池或承之於先王,或得之於戰伐,未敢輕棄。上黨十七城,大國儘收之,而猶不足耶,而欲複得小城?”

芒未道“臣聞,若夫君子,駟不及舌,信也。平原君麵諾敝邑之王,王故索之,非無故也。與上黨何乾?”

兩人唇槍舌劍,鬥了大半天,不過就是軲轆話來回說。最後兩人都說累了,芒未道“貴使之入秦也,敢未遊曆。臣無狀,敢為東道,而為君牽馬。”

使臣也有些累了,茫然而應道“豈敢勞累先生!”

芒未於是讓西廄中備車。行人見會談結束,也就與兩人辭彆。芒未駕上車,與使臣一同沿渭水河邊,緩緩而行。

趙使隨口問道“先生之音,非秦也,敢問其處?”

芒未笑道“臣幼在大梁,曾曆於楚,複歸於秦,是以非秦音也。”

趙使道“先生之遊廣矣。若至邯鄲,臣當為前導。”

芒未道“秦軍見在邯鄲,君其導乎?”趙使大驚,不敢作聲。

芒未道“敢問貴使,秦軍之出於邯鄲也,邯鄲田園荒蕪,所失不愈於六城耶?奈何固守六城,而欲棄邯鄲耶?”

趙使道“臣亦聞,一夫不耕,或受之饑;ー女不織,或受之寒。今秦以十萬之眾出邯鄲,關中受饑者幾何?又豈六城之所償耶?”

芒未道“山東諸侯皆望秦趙相爭,於中取利。秦固不與趙爭也,但得其諾,無不可也。”

趙使道“趙王豈不知山東諸侯皆望秦趙爭耶?然割地求和,非所願也。若不割地,他者猶可。”

芒未道“非敢固求其地,蓋趙之諾也,焉得失信?”

趙使道“平原君為王所禁,君上為脫困厄,應口許之,蓋保其性命,焉得為憑?秦王以君上為友而召之,至而禁之,能為信乎?”

芒未道“臣敢秘語與子,應侯與武安君不睦。秦軍在外,武安君無所措力,必為應侯所滅;若秦軍早歸,武安君則安矣!”

趙使道“武安君之安與滅,孰利於諸侯?”

芒未道“兩虎相爭,與諸侯利也。願趙早獻六城,秦軍早歸,應侯與武安君不相能,不相下,秦政必亂,必有可乘也。”

趙使有些詫異地望向芒未道“應侯非汝君乎?奈何為不君謀,而欲其敗也?”

芒未道“武安君無罪而不得其死,雖臣亦心驚也!故願吾主之謀不成。”

趙使道“武安君,世號人屠。所屠山東之卒,曾以百萬。山東諸侯,無不願武安君早亡!若應侯能殺之,吾等皆願助之。”

芒未長歎一聲,道“淺識之徒,未足與謀也!”

其實,趙使未必不知道,讓應侯與武安君內鬥,對諸侯更有利。但這事乃從芒未口中道出,未必不是秦人一計。作為趙使,他隻能一口咬定,獻城的事絕對不能做。至於武安君是死是活,等他回去報告趙王,另行定奪。

芒未沿渭水河邊直馳到渭水橋頭,下車過了橋,就是趙使住宿的館驛。芒未將趙使送進館驛,自己獨自駕車回相府。

鄭安平、陳四、芒未三人都在鹹陽郊外有自己的府邸,還娶了妻,生了子。但那裡距離鹹陽太遠,來回一趟乘車也要花一個時辰。張祿拜相封應侯後,就在鹹陽城內擁有一座寬敞的府邸,張祿又沒有多少家人,鄭安平、陳四、芒未三人就在相府中,各自占據了一個小院,把家眷接到鹹陽居住。婦人們在鄉裡的親眷,多有借著這層關係,在相府裡當上家臣、僮仆、妾婦的。張祿身體殘疾,雖然當上秦相,被封應侯,卻也未再娶妻。鄭安平、陳四、芒未三個男人協助張祿處理政事,而他們的夫人則為張祿處理家務,算是半個當家的。小奴尤其展現出理家的才能,把張祿的府邸打點得整整齊齊。張祿暗暗稱奇,覺得這一女人必有隱情。

蓋聶早已成人。長平之戰時,蓋聶曾為秦王的貼身侍衛,曾經參與挫敗過幾起刺殺事件,敘功晉爵為不更,再往上一步就能成為大夫。目前,他被派往劍士營中,管理著十名劍士。蓋聶天生習武的料子,又等名師指點,武藝超群,營中劍士沒有不服的。

回到相府,芒未向張祿報告了與趙使會談的情況。聽說趙使沒有絲毫鬆口的意思,張祿感歎道“邯鄲戰事,未能定也。”

芒未有些困惑地問道“邯鄲之戰,久則為利歟,暫則為利歟?”

張祿道“久則有道,暫亦有道,惟道不同耳。今知其久,當出久之道也!”

芒未道“久之道奈何?”

張祿道“必也掠於邯鄲之野,而絕其收。外聯諸侯,令其勿救也。”

芒未道“秦軍十萬,久困堅城之下,得勿危乎?”

張祿道“邯鄲糧多,十萬之眾,若無大戰,其勿危也!”

芒未道“若無大戰,屯兵邯鄲何謂也?”

張祿道“但掠之而令無獲耳!”



最新小说: 李大開修仙記 誰窺視著你 一胎四寶:轉走爹地十個億 我到底算不算重生了 末日覺醒X 在仙界被當高人簽到 邂逅之再次相遇 火影之最強血脈 無恥宗主係統 紅染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