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吳國與楚國的戰爭:權力的角逐與恩怨的糾葛_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 第190章 吳國與楚國的戰爭:權力的角逐與恩怨的糾葛

第190章 吳國與楚國的戰爭:權力的角逐與恩怨的糾葛(1 / 1)

433、吳國與楚國的戰爭權力的角逐與恩怨的糾葛

四年,吳國攻打楚國,占領了六地和灊地。五年,吳國攻打越國,打了敗仗。六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率兵攻打吳國。吳國派伍子胥迎擊,在豫章大敗楚軍,奪取了楚國的居巢。

九年,吳王闔廬對子胥、孫武說“開始你們說郢城不能攻入,現在怎麼樣了?”二人回答說“楚將囊瓦貪財,唐國和蔡國都怨恨他。大王一定要大舉進攻楚國,必須先打敗唐、蔡兩國的軍隊才行。”闔廬采納了他們的建議,出動全部軍隊與唐、蔡兩國軍隊一起攻打楚國,與楚軍在漢水兩岸列兵對陣。吳王的弟弟夫概帶領軍隊請求參戰,吳王沒有答應,夫概就率領他的部下五千人攻擊楚將子常。子常戰敗逃往鄭國。於是吳軍乘勝前進,一連打了五個勝仗,一直打到郢城。己卯日,楚昭王出逃。庚辰日,吳王進入郢城。

楚昭王出逃後進入雲夢澤;強盜襲擊昭王,昭王便逃到鄖地。鄖公的弟弟懷說“平王殺死了我的父親,我殺死他的兒子,不也是可以的嗎!”鄖公很害怕他的弟弟殺死昭王,便與昭王一起逃到隨國。吳軍包圍了隨國,吳人跟隨國人說“周朝的子孫封地在漢水一帶的,楚國全部消滅他們。”隨國人想殺掉昭王,王子綦隱姓埋名藏起昭王,自己假扮成昭王來頂替。隨國人占卜了一下吉凶,結果不吉利,就謝絕了吳國沒有交出昭王。

當初伍員與申包胥是朋友。伍員出逃吳國時,對包胥說“我一定要顛覆楚國。”包胥說“我一定要保存楚國。”等到吳兵攻進郢城時,伍子胥求得昭王卻沒找到,於是挖開楚平王的墳墓,拖出他的屍體,抽打了三百下才住手。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去對伍子胥說“您這樣報仇,真是太過分了!我聽說‘人多能戰勝天命,但天道也有能戰勝人的時候。’現在您隻是老朋友的部下罷了,雖然報了仇,這難道還算是天道嗎!”伍子胥對來人說“替我向申包胥表示歉意我像迷路的人還要趕路一樣,所以隻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了。”於是申包胥跑到秦國請求援兵,秦國不答應。申包胥站在秦國的朝廷上,晝夜痛哭,哭了七天七夜聲音不曾中斷。秦哀公同情他並憐憫他,說“楚國雖然無道,但有這樣的臣子,怎麼能不保存它呢?”於是派出五百輛兵車去救助楚國攻擊吳軍。六月裡在稷地打敗了吳軍。正趕上吳王長時間地留在楚國尋找昭王的下落,闔廬的弟弟夫概竟然自己稱王。闔廬聽到這個消息後才從楚國撤軍回來攻打他的弟弟夫概。夫概兵敗逃走,就奔向楚國。楚昭王見吳國內部發生變亂又進入郢城。封夫概為堂谿氏。楚國再次與吳國開戰,打敗吳軍。於是吳王才回軍。

曆史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尤其是在國家間的戰爭與和平中。這篇文字詳細地描述了吳國與楚國之間一係列的戰爭,以及其中涉及的恩怨情仇。讀完之後,不禁讓人感慨萬千,對於權力、複仇和人性的探討也更加深入。

吳國和楚國之間的恩怨,其實早在闔廬攻打楚國之前就已經埋下了伏筆。伍子胥與楚平王的矛盾更是這段曆史中的一大看點。當吳軍攻入郢城,伍子胥為了複仇,不惜掘墓鞭屍,這無疑是對楚平王的一種極大羞辱。這種行為雖令人咋舌,但也反映出伍子胥內心的痛苦和對於權力的渴望。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申包胥。作為伍子胥的老朋友,他選擇了另一種道路——保存楚國。申包胥的堅定信念和對於國家的忠誠,最終感動了秦哀公,使其派出兵車救助楚國攻擊吳軍。這一事件不僅凸顯了申包胥的個人英雄主義,更展現了一個國家在危機時刻所應有的團結和力量。

此外,文中還涉及到了闔廬的弟弟夫概的叛亂。這一事件無疑加劇了吳國內部的混亂,也使得楚昭王有機可乘,重新奪回了郢城。這一係列的事件其實都說明了權力的無常和脆弱。在權力的誘惑麵前,人們的信仰、忠誠和情感往往會受到嚴峻的考驗。

在這場吳國與楚國的戰爭中,我們看到了權力的角逐、複仇的決心、英雄的崛起以及國家的命運。曆史的進程就是這樣,充滿了無數的變數和未知。但正是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人類曆史豐富多彩的一麵。

434、吳越之爭曆史的輪回與智者的警示

過了兩年,吳王闔廬派太子夫差領兵攻打楚國,奪取番邑。楚國害怕吳國軍隊再次大舉進攻,所以就離開郢城,遷移到鄀城。在這個時候,吳國憑借伍子胥和孫武的謀劃,向西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向北威震齊國和晉國,向南製服了越國人民。

又過了四年,孔子在魯國當政。

又過了五年,吳王討伐越國。越王勾踐率兵迎擊,在姑蘇打敗吳軍,擊傷了吳王闔廬的腳趾,吳軍退卻。闔廬創傷發作,病情嚴重,快要死去,臨死前對太子夫差說“你能忘掉勾踐殺你父親嗎?”夫差回答說“不敢忘記。”當天晚上,闔廬就死了。夫差繼位為吳王後,任用伯嚭做太宰,操練士兵。過了兩年,吳王討伐越國,在夫湫打敗越國的軍隊。越王勾踐帶領殘兵五千人退守在會稽山上,派大夫文種通過吳國太宰嚭向吳王求和,請求把國家托付給吳王,做吳王的臣下和女婿。吳王打算答應越國的請求。伍子胥勸諫說“越王為人能含辛茹苦。現在大王如果不消滅越國,日後必定後悔。”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告,卻采納伯嚭的計策,答應了越國的求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過了五年,吳王聽說齊景公死了,大臣們爭權奪利,新立的國君軟弱無能,於是出兵北伐齊國。伍子胥勸諫說“勾踐食不甘味,吊唁死者、慰問病者,是打算有所作為。這個人如果死了不除掉他,必定成為吳國的禍患。現在吳國有越國就象一個人有腹心之疾一樣。大王不先鏟除越國卻去對付齊國,不是很荒謬嗎!”吳王不聽信伍子胥的意見,出兵討伐齊國,在艾陵大敗齊軍,於是威懾鄒魯兩地的諸侯國君而回國。從此更加疏遠伍子胥的計策了。

又過了四年,吳王準備北伐齊國。越王勾踐采用子貢的計謀,就率領他的士兵來幫助吳國作戰,並且獻上貴重的珠寶財物給太宰嚭。太宰嚭一再接受了越國的賄賂,十分寵愛、信任越王勾踐,日夜為他在吳王麵前說好話。這樣吳王就十分信任越王勾踐的話,伍子胥勸諫說“越國是心腹大患,現在相信他們的虛浮之詞和偽善之行而貪圖齊國的好處。攻破齊國好比得到一塊沒有用的石田一樣(無用)。況且《盤庚之誥》說‘對於顛覆叛亂不恭敬、殺死賢良鋤除壞人的人要全部誅殺他們,不留後代繁衍下去’,這就是商朝興旺的原因所在。我希望大王放棄齊國而先攻打越國;如果不去攻打越國;以後一定會後悔的!”但是吳王還是不聽伍子胥的勸告。他還派伍子胥出使齊國。伍子胥在離開吳國時對他的兒子說“我多次勸諫大王,大王不采納我的意見;現在我看吳國的末日就要到了。你和吳國一起滅亡沒有好處啊!”於是伍子胥就把他的兒子托付給齊國的鮑牧,然後回到吳國向吳王報告。

曆史,總是充滿了驚人的相似性。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吳越之間的爭鬥成為了那一時期的重要篇章。從吳王闔廬的雄心壯誌,到伍子胥的深謀遠慮,再到越王勾踐的隱忍與計謀,這一係列的故事不僅展現了曆史的波詭雲譎,更是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矛盾。

闔廬的英明決策和強大的執行力是吳國崛起的關鍵。他不僅打敗了楚國,還威震齊國和晉國。然而,過於自負和短視使得他在處理與越國的關係時顯得草率。他沒有聽從伍子胥的警告,而是被越王勾踐的表麵示弱所迷惑,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悲劇結局。

與闔廬相比,勾踐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智慧。他不僅在戰爭中巧妙地利用了吳國的弱點,更是在和平時期精心策劃,通過賄賂吳國重臣和軍事援助,逐漸削弱了吳國的實力。勾踐深知,要想真正實現國家的強大,必須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執行力。

而在這場吳越之爭中,最令人感慨的莫過於伍子胥的遭遇。他忠心耿耿地為吳國出謀劃策,卻因直言進諫觸犯了權貴,最終被迫害致死。他的智慧和忠誠令人欽佩,但他的悲劇命運也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殘酷與無情。

讀完這段曆史,不禁讓人思考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轍?曆史的教訓是否真的讓我們變得更加明智?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並不簡單,但至少我們可以從這些故事中汲取一些寶貴的經驗教訓。

首先,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隻有製定出長遠的目標並為之努力,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其次,要善於識人用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應該能夠識彆並重用那些有才華、有品德的人才,而不是被表麵的東西所迷惑。最後,要敢於麵對現實。在遇到困難和挑戰時,不能逃避或抱有僥幸心理,而應該勇敢地麵對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另外,這個故事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國家或個人在麵對外部壓力和誘惑時,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尊嚴。吳王闔廬在稱霸之後,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對越王勾踐的示弱和賄賂毫無防備,最終導致了國家的衰敗。相反,越王勾踐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沒有被外部的壓力和誘惑所動搖,最終實現了自己複國的夢想。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國家或個人要想在曆史的舞台上長久地立足,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和信念,不能輕易地被外部的力量所左右。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成功和失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隻有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才能夠在曆史的洪流中保持不敗。

最後,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伍子胥雖然被冤枉致死,但他的忠誠和智慧卻永遠地留在了人們的心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個真理隻有堅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則,才能在曆史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綜上所述,《吳越之爭》不僅是一部曆史小說,更是一部關於人性、智慧、權力和命運的哲學思考。它告訴我們,隻有擁有長遠的眼光、善於識人和用人、勇於麵對現實並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才能夠在曆史的洪流中立於不敗之地。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頂級大佬的小可憐 重建文明序列 種田在武俠世界 穿書後偏執男配上位了 沙雕團藏的火影大業 七個時空都愛你 你是我的冷少爺 成為了大魔王怎麼辦 芸芸少年 誰給大明續命了?